从王阳明做的几件慈善事来观其心念

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此文据记载来谈谈王阳明做的几件慈善事,探索其心念知与格局息息相关。


从王阳明做的几件慈善事来观其心念


《瘗旅文》记载: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 不二日他人后见坡下积尸三焉(官吏一子一仆)。若为多数人遇到这样际事大多会事不关己,不予理会;稍微多些善心的人也会告知官府了事。

但是:王阳明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可知王阳明慈悲之心自然而起,即使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 “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

很好的处理了此事,表征王阳明慈悲知行合一,慈善之事自然完备,由心而发,吾等不得不佩服。


从王阳明做的几件慈善事来观其心念


《庐陵县为乞蠲免以苏民困事》一段描述:某月初七日,复蒙镇守府纸牌催督前事,并提当该官吏,看得前项事件,既已与民相约,岂容复肆科敛?非惟心所不忍,兼亦势有难行。参照本职自到任以来,即以多病不出,未免有妨职务。坐视民困而不能救,心切时弊而不敢言,至于物情忿激,拥众呼号,始以权辞慰谕,又复擅行蠲免,论情虽亦纾一时之急,据理则亦非万全之谋。既不能善事上官,又何以安处下位?苟欲全信于民,其能免祸于己。除将原发银两解府转解外,合关本县当道垂怜小民之穷苦,俯念时势之难为,特赐宽容,悉与蠲免。其有迟违等罪,止坐本职一人,即行罢归田里,以为不职之戒。中心所甘,死且不朽等因。备关到县,准此,理合就行。

到任的王阳明迅速精准调查研究,很快发现乱摊派的葛布捐(税),就因为有“垂怜小民之穷苦”,快刀斩乱麻向上级呈了一封《庐陵县为乞蠲免以苏民困事》成功为庐陵百姓减免了“葛布捐”这项乱摊派,赢得民心。

当王阳明庐陵县执政时期会逢旱灾肆虐、瘟疫流行,王阳明唤醒百姓的向善之心,发起孝心和仁心,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恢复了设立于明代早期的申明亭和旌善亭“两亭”制度。旌善亭是光荣榜,申明亭是黑榜,表彰贤良,警戒丑恶,又通过乡俗民约等制度去激发百姓心中的向善之心,官府管理与民约共同治理。引领大众的心向善,善其大焉!

执政七个月内很快解决政事积弊,把庐陵县治理得井然有序,与其前瞻性息息相关。


从王阳明做的几件慈善事来观其心念


现谈立志,古语“预则立,不预则废”,王阳明年少时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的回答是“读书登第”。他却说:“恐未是,当读书做圣人耳。后来,他真成了圣人。可证心念力量如何奇妙而不可思议。这是如何之大善啊!

那么后来之路是怎样呢?大家知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格竹” 七天后病倒了。格不下之后,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类似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但王阳明清楚明白是“颠弄精神,不能成圣”。之后“龙场悟道”,《年谱》有记载: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


从王阳明做的几件慈善事来观其心念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悟后记录有一句话)

“知行合一”开始了。

心学: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稷山书院讲开讲“致良知”学说。

最后“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从王阳明做的几件慈善事来观其心念


成圣之心之变化,有渐变有质变,但不忘初心,正如王阳明自己说的那样“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并成体系,理学大师名不虚传。

这是发了何等的慈悲慈善之心念,使多少人受益啊!当下只有感恩!最后小编对各位看官说:在下才疏学浅,妄念纷飞,以抛砖引玉之心,请大家多多指教指点,同时欢迎大家在评论中发表自己不同观点,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