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最关注的“成长型思维”提醒:父母怎么做孩子更优秀

你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会遇到什么学习困难?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你会怎么引导他?最近在一次网上微课中又一次看到了那段《小女孩儿背乘法口诀》的视频。小女孩儿背乘法口诀背不出来的时候,父母还在继续用严厉、强迫式的话语要求孩子重复背,孩子越背越哭,逐渐绝望地呼喊:数学太难了,一点也不简单……

看到这里,听到孩子这样的呼喊,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当时背乘法口诀是多么没有信心。我们可以想一想,家长长期用这种教育方式指导孩子学习,孩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孩子会爱上学习吗?孩子很可能因为背乘法口诀这件事讨厌上数学,对自己失去信心。

美国教育最关注的“成长型思维”提醒:父母怎么做孩子更优秀


在学习中,我们的孩子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不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和新老师的教学方式、偏科、考试失败等等,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甚至我们自己也会和背口诀的小女孩儿一样,面对困难退缩,想要回避,害怕出错。但是也会发现有的孩子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勇于挑战,接受失败,这两种思维模式会给孩子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越挫越勇?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赋予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好的力量,让孩子准备好自我成长,孩子就会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2018年,美国教育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教育最关注的趋势是什么?“成长型思维”排第一位!

发展心理学家德韦克教授根据不同的思维模式,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美国教育最关注的“成长型思维”提醒:父母怎么做孩子更优秀


德韦克教授从1978年就发起了一项研究,他找来了一群孩子,给他们出了一系列难度递增的智力拼图,让他们尝试。很快,发现这群孩子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类型。

第一类孩子,尝试失败后开始怪自己,有的甚至还把拼图直接扔到地上。第二类孩子却完全不同,他们拼错了也没啥情绪,甚至感到兴奋,拼图难的时候他们怪的不是自己,而是越挫越勇,还会说:我太喜欢挑战了;我之前成功做出来了,我还可以再成功,加油。

那么这两类孩子面对困难明显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面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方式;后面是成长型思维方式。经过40年来的调查,德韦克教授研究这两种思维模式与成功的关系,发现:思维是决定命运的。

美国教育最关注的“成长型思维”提醒:父母怎么做孩子更优秀


两种思维模式对比,成长性思维更能促使孩子成长和成功

固定型思维:逃避挑战,痛恨变化,老师关注限制,改变现状上无能为力;不接受批评,喜欢呆在舒适区中,有时觉得努力无用,认为年纪大了无需过多的学习。

成长型思维:欢迎挑战,拥抱变化,总是寻找机会,凡事皆有可能,珍视反馈,主动学习,喜欢探索新事物,每次失败都是一堂课,认为学习是终身的事业。

通过两种形式的思维我们不难发现,成长型思维更能激发孩子的潜能,促使孩子取得成功。而固定式思维往往会让孩子遇事退缩逃避。

德韦克教授提醒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人都是混合型思维,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放大成长型思维。”美国教育最关注的“成长型思维”提醒:父母怎么做孩子更优秀


那么,我们家长如何训练孩子具备更多的“成长型”思维,让孩子越来越优秀,取得更大的成功呢?

  1.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努力和不断挑战困难能让他变得越来越聪明。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能力就像肌肉,可以培养,每个人都可以具备能力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卡罗尔德韦克

孩子从小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告诉孩子挑战困难和战胜困难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的话,相信孩子就会初步具备挑战困难的勇气,然后去努力尝试,因为每个孩子都想变得越来越聪明。

美国教育最关注的“成长型思维”提醒:父母怎么做孩子更优秀


2.我们可以用“暂时”这个词来帮助孩子面对失败

我们都知道在大学里的挂科结果显示:“未通过”或“不合格”这样的冷冰冰的话,感觉内心看到了就受伤。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被判断为“失败者”,你已经没有进步空间,通过学习成长的大门被关上了!这时我们就会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没有了信心去再尝试努力。

而在大西洋的彼岸——芝加哥的一所高中,考试不及格的孩子得到的分数不是一个意味着失败的名词。而是“暂未通过”。跟我们的“未通过”和“不合格”是不是感觉自己还有继续努力能达到终点的希望。

看到这里我们我们知道怎么帮助孩子看待失败了吧。

美国教育最关注的“成长型思维”提醒:父母怎么做孩子更优秀


假如你的孩子说:我学不好数学。你可以跟他说:你只是暂时没有学好数学而已;假如你的孩子说:妈。这个题好难啊,我做不了。我们需要说的是:你只是现在暂时还做不了,你已经开始学着做了;如果您的孩子说:爸,这次我考的还是不行。

你可以这么说:宝贝,你只是这一次暂时不行,再努力一点点,下一次就会有进步的。

我们学会运用“暂时”这个词,是不是感觉人生立马充满了希望!

3.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换个说法,换一种思维

  • 消极语言让孩子产生消极情绪,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
如果人一生只能学一门课程,我觉得应该是情绪管理。人生其实我觉得从来都不是外在的困难和障碍,我们99%,甚至99.9%,都源于我们内在各种各样情绪的消耗。——海蓝博士

美国教育最关注的“成长型思维”提醒:父母怎么做孩子更优秀


我们都知道,消极语言和积极语言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我们平时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不注意运用积极语言,天天跟孩子说“你很笨!你很笨!你怎么这么笨呢!”首先是让孩子产生

消极的情绪:自卑、消极、低沉、逃避、痛苦。同时会影响我们和孩子的思维模式,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孩子就算不笨也会被我们说笨的。

  • 积极语言发展孩子积极品质及积极人格,形成成长型思维。

同样,如果我们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利用著名心理学博士陈虹教授的积极语言HAPPY模式中“总说”和“多说”的词汇,换一种说法和孩子交流,就能换一种思维,从而促进孩子向积极成功的方向发展。

比如当孩子想放弃思考的时候,他说:“我要放弃了。”您可以引导他换成说“我得试试学过的其他方法。”当孩子在学习上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时,他说:“我的同桌每次都比我考的好,我是不会和他一样聪明的。”您就可以引导他说:“我可以学习他的方法,认真做到,我可以变得比以前聪明的。”

美国教育最关注的“成长型思维”提醒:父母怎么做孩子更优秀


通过以上我们发现,同一件事情只是换一种说法就可以放大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成长型思维促进孩子完成人生远大的梦想

前不久我看了两部影片,《银河补习班》中的马飞一开始就是天天淹没在妈妈的口头禅中: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呢?你怎么总是打架?我算看出来了,你就是不学好!这种固定型思维的结果,马飞就是永远的班里倒数第一,不好好上课,被同学们看不起。

而爸爸马浩天则是在儿子身边一直说:我相信你能行,你是最棒的!就是这种积极的语言,让孩子有了新的希望,产生了积极的自我认知,最后成就了孩子飞上太空的远大梦想。

美国教育最关注的“成长型思维”提醒:父母怎么做孩子更优秀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当所有人见到哪吒都喊“妖怪”来了赶紧跑的时候,哪吒当时气愤地说“我就做一个妖怪给你们看!”而此时哪吒的父母总是跟儿子说的是:是魔是仙你自己说了算,别人说了不算!正是这句话,让哪吒对自己的未来又充满了希望,最后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父亲马浩天和哪吒的父母都是帮助孩子放大了自己的成长型思维,缩小了固定型思维,让孩子又充满了信心,从而去不断地努力,抗击成长中的挫折,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就了优秀的自己。

美国教育最关注的“成长型思维”提醒:父母怎么做孩子更优秀


据调查,孩子成长受三大环境影响:家庭环境占64%,学校环境占25%,社会环境占11%。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形成积极的家庭教育理念,才能助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美国教育最关注的成长型思维,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放大更多的“成长型”思维,赋予孩子相信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才会不畏挫折,勇往直前,才能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