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米芾主張字不作正局,須有體勢乃佳的觀點?

文舍堂書法


米芾這個字不作正局,須有體勢乃佳的書法觀點是正確的。

為什麼?因為毛筆字作正局、無體勢是實用書寫的佳,也就是好看好認。書法如果這樣寫,也就變成了書寫,就不佳,無活力,不生動。即不合筆法,難出筆鋒,章法如貼牆磚,索然無味。

不作正局,並不是把字個個寫成歪把子,是指不能寫得規正刻板,狀如算子。是要寫出多變的各種奇特驚險形式,寫出獨特個性。

須有體勢,是指書體及章法不能寫得四平八穩,要寫出活力,寫出筆鋒,尤其是要寫出筆勢。因為書法中筆勢是筆法的變化和拓展,無筆勢則無生動的結體,更無開合疏密的章法。所以早期的書法就稱為書勢,由此可知筆勢的重要性。蔡邕還專門寫了《筆勢論》一文。

米芾這個書學觀點並非是他的發明,而是王羲之的書法特色,即似奇反正的藝術形式。王羲之的書法都不作正局,似奇反正,千變萬化,意趣無窮。米芾不過是學了王羲之書法特點而已,而且有點消化不良,過於狼狠了,比起蘇軾、黃庭堅來,差了那麼一小點,因此屈居宋四家之三。











王乃棟說書畫


朋友們好!我是楊志勇!

其實米芾的主張很好理解,因為作行草書跟舞蹈是一樣的。比如人在那裡筆直的站著就僵硬,但跳起舞來左搖右擺,上下翻飛就很美。同理書法走直線就顯的板刻,沒有律動感。

所以行草多走曲線,如風拂楊柳,似落花飛雪。高低錯落,偃仰起舞。大小相間,參差長短。快慢疾徐,乾溼濃淡,相互交融,完美自現…

張旭就是看到公孫大娘舞劍才感悟出草書的筆法,見她舞起來輕盈似燕,沉穩如磐。疾如暴風驟雨,緩似波光瀲灩…

故行草字主張不作正局,正則無生氣無韻味,便興味索然矣!

朋友們平時練習就要注意章法,胸中須有全局,有怎樣布白的潛意識,便逐漸達到隨意揮灑,皆精妙絕倫的藝術境界。


楊志勇68


米芾主張的字不作正局,指的是傾斜取勢,在動態中求平衡。傾斜取勢是行書的一大特徵,在行書創作中常常採用此法來增加動態美。

傾斜取勢在米芾行書作品中有很多的表現。他用欹側的藝術字形打破平正工穩實用的字形,使字形取勢有了新天地。

在字形結構中採取多個方向的傾斜,有的字整體右偏、有的字整體左斜。有的是左偏旁斜、有的是右偏旁斜。整體看是平穩的。像表演武術醉拳一樣,驚險的動作造型不斷,變化多端,似醉非醉,醉而不倒。令人喝采。

米芾還有"大小相稱″、"變態貴和″的觀點,字有大小變化,自然為上,字作變形的改變後,整體要統一和諧。

以斜為正,也反映在米芾行書作品通篇章法中,大章法整篇是正的,小章法每行、每字又是斜的,是局部的不作正局的斜,組成整幅章法的正。

(上圖書法作品為米芾所書,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