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被魏國攻破,諸葛亮孫子卻做了大官,為何關羽被滅滿門?

蜀國被魏國攻破,諸葛亮孫子卻做了大官,為何關羽被滅滿門?

蜀國被魏國攻破,諸葛亮孫子卻做了大官,為何關羽被滅滿門?

古往今來多少事,濁酒一杯笑談中。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布衣書生,感謝您的關注和閱讀。今天我們繼續來聊一天三國那些人和事兒。蜀國被魏國攻破,諸葛亮孫子卻做了大官,為何關羽被滅滿門?

蜀國被魏國攻破,諸葛亮孫子卻做了大官,為何關羽被滅滿門?

關羽是三國最傑出的將領,他的人格魅力和輝煌戰績讓他穩穩坐上了"武聖人"的位子,享受世間萬民的膜拜和千秋香火的供奉。然而他的家族命運卻是十分的悲慘,在蜀漢滅亡之後,整個關氏家族遭遇了滅門之禍。晉代史家王隱著《蜀記》:"蜀破 ,盡滅關氏家"。


關羽一共有兩個兒子,長子關平在荊州失陷後被東吳一同殺害,次子關興,深得諸葛亮器重,二十歲時就官至侍中、中監軍,不幸的是年紀輕輕的就病死了。關興至少有兩個兒子,長子關統,娶後主劉禪的女兒,成了蜀漢的駙馬爺,但不知什麼原因沒有子嗣,另外一個兒子關彝繼承的爵位。史書只記載了承襲關羽爵位的子孫,還有沒有其他的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關氏家族在蜀國是頂級的豪門大族。這樣的家族在頃刻之間被殺得乾乾淨淨,不能不讓人感到世事無常。

蜀國被魏國攻破,諸葛亮孫子卻做了大官,為何關羽被滅滿門?

不同的是,與關氏齊名的其他家族卻毫髮無損,除了部分死在戰場上的以外,家眷親族並沒有遭到關家那樣的大禍,有的甚至還得到了優待。例如諸葛亮一生與曹魏交戰,曾經六次率軍北伐,是曹魏最大的敵人。鍾會破蜀後不僅親自到諸葛亮廟祭祀,還嚴格約束手下將士不得在諸葛亮墓附近放牧砍柴,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和孫子諸葛尚在綿竹戰死,另一個孫子諸葛京卻平安無恙,不但受到魏軍優待,而且後來還授予官職,做到了江州刺史的高位。

蜀國被魏國攻破,諸葛亮孫子卻做了大官,為何關羽被滅滿門?

那麼為什麼單單關羽家族被滿門誅殺呢?這就不得不說另外一個名將龐德。此人以驍勇善戰而聞名,原本是馬超的部下,後來歸順曹操並誓死效忠。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龐德和曹仁一起抵禦關羽的進攻。由於龐德的哥哥龐柔和故主馬超都在西蜀,同僚和上司對他的忠誠度心懷疑慮。為了表達自己的忠心,龐德不惜叩頭出血,抬棺出戰,發誓要與關羽拼個你死我活。果然,他用行動踐行了他的諾言,關羽水淹七軍,俘獲了于禁和龐德。于禁主動請降,被關羽送到了後方關押,而龐德面對關羽的威逼利誘,寧死也不選擇投降,最終被關羽斬殺。

蜀國被魏國攻破,諸葛亮孫子卻做了大官,為何關羽被滅滿門?

龐德死的轟轟烈烈,曹操對他進行了隆重的表彰,他的兒子龐會因此受到了優撫。龐會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為父親報這個血海深仇。在苦苦等待了四十年多年後,龐會終於等到了復仇的機會。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命名將鄧艾、鍾會分兩路伐蜀,龐會就跟隨在鍾會的大軍中。史書記載,鄧艾和鍾會不僅有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而且都以治軍嚴謹聞名。滅蜀後,鄧艾"檢御將士,無所虜略,綏納降附,使復舊業,蜀人稱焉",鍾會"禁檢士眾不得鈔略,虛己誘納",都嚴格約束手下人嚴守軍紀,不得侵擾百姓。既然魏軍在蜀國秋毫無犯,得到蜀人一致好評,龐會是哪來的機會下的手呢?

蜀國被魏國攻破,諸葛亮孫子卻做了大官,為何關羽被滅滿門?

我認為後來的一場變故給了龐會可乘之機。鍾會在蜀國滅亡後,便產生了異心,他和姜維相互勾搭在一起,圖謀佔據蜀國原來的地盤以自立為王。鍾會先是誣告鄧艾謀反,司馬昭信以為真,將鄧艾抓捕回京,這樣一來鍾會便大權獨攬,立起了反叛司馬昭的大旗。誰知手下將領並不願跟從,部將胡烈策動兵變,鍾會死在了亂軍之中。如此一來,蜀中群龍無首,亂兵橫行,一片狼籍,龐會趁機誅滅了關羽滿門。

蜀國被魏國攻破,諸葛亮孫子卻做了大官,為何關羽被滅滿門?

平心而論,龐德這樣的做法令人不齒。剛平定不久的蜀地發生重大變故,做為魏國派往蜀國的重要將領,龐會應該想法設法儘快穩定局面,恢復秩序,而不是混水摸魚公報私仇,應該說龐會是一個沒有大局觀的人。再說龐德之死是他自己在生與死、背叛與忠義中做出的選擇,一個久經沙場的戰將能夠死在戰場之上,馬革裹屍而還,是一種宿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榮耀。關羽勸降龐德不成而將其斬殺,在戰場上是一種正常的行為,如果龐會能夠厲兵秣馬,在沙場上擊殺關羽,這樣的報仇會得到世人的讚揚,而他公私不分,對無辜之人進行屠殺,實在是一種殘暴的惡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