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頭”魯迅誰都敢罵,為何只見袁世凱一面,就對他高度讚揚?

眾所周知,在近代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以筆為武器,抨擊社會現實,字字狠辣,寫出的東西不帶一個髒字,卻能將人罵地狗血淋頭,沒錯,他就是魯迅先生。

“硬骨頭”魯迅誰都敢罵,為何只見袁世凱一面,就對他高度讚揚?

魯迅先生寫文章,不管你是政府要員,還是文學大家,只要你做的不對,他就敢開罵。曾經偉人評價過他: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魯迅的言論公正性可見一斑。

袁世凱復闢稱帝,很多人對於他的行為痛批,稱其為“竊國賊”。按理說,魯迅這樣的人,對於如此行為的人絕對會痛罵一番,然而魯迅的做法卻令人大跌眼鏡,不僅沒有進行過任何語言攻擊,反而寫下非常多的讚美之言,這究竟是為何?

袁世凱最大的也是根本無法抹去的汙點是大家都熟知的復辟,並且為了復辟出賣國家,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因而眾人對於袁世凱的的評價,主要是受到政治因素與意識形態的影響。

“硬骨頭”魯迅誰都敢罵,為何只見袁世凱一面,就對他高度讚揚?

在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之後,袁世凱竊取了革命的果實,並且妄圖復辟。由於當時的國民政府成立不久,加之內部也存在著派系鬥爭,使得這個新政府在帝國主義截留中國關稅的情況下,財政入不敷出,舉步維艱。

雖然袁世凱表面上冠冕堂皇,但其實是他自己的野心勃勃,對權力認識越透徹,自己也越著迷。袁世凱就抓住了這一機會,開啟了自己的“奪權之路”。由於當時是他勸溥儀退位,所以就在整個政治界獲得了一定的威望。

並且,他的手中掌握著兵力雄厚的北洋軍,這就使他擁有了一定的軍政資本,加之後來孫中山的承諾,國民政府不得不與他妥協,交出勝利成果。

“硬骨頭”魯迅誰都敢罵,為何只見袁世凱一面,就對他高度讚揚?

本以為宋教仁制定的約法可以制衡袁世凱,沒想到宋教仁竟被袁世凱刺殺!刺殺之後,袁世凱居然逆歷史大勢而為之,妄圖復辟帝制,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公憤,“討伐袁世凱”成為了當時的一大熱潮。而且後世的學者對袁世凱“一刀切”,定性為“竊國大盜”,對他全盤否定,口誅筆伐。

但是,這並不代表袁世凱就只是一個貪戀權勢的草包。當年魯迅先生在範源濂的帶領下見到了袁世凱本人,回去之後就寫下了這樣一句評語

“整個民國期間,只有袁世凱略知怎樣對待知識分子,對穩定統治最為有力。”

可見就連魯迅先生這樣革命性最強的筆桿先鋒對他也是充滿了讚歎,甚至上升到“非他不可”的高度上。而如果袁世凱本人僅僅是個舞權弄勢者,袁世凱的遺書中怎麼會寫道:“恨只恨我,讀書時少,歷事時多”?

“硬骨頭”魯迅誰都敢罵,為何只見袁世凱一面,就對他高度讚揚?

那麼在歷史上,他為了彌補遺憾,在文化方面有什麼貢獻呢?

在一九零五年廢除了科舉制之後,他一直反覆強調教育的重要性:國家之繁榮昌盛,實繫於國民之品德、知識和體力之高超,若欲提高此三者之水平,必得強化公民教育。

而且認真踐行,他為了給國家培養新式人才,確立發展師範教育這一戰略,在全國各地一共建立了四十多所師範學校,為各個領域源源不斷地輸送了無數的青年才俊。更令人敬佩的是,袁世凱作為一介軍閥,卻始終將“治國之道在於治學”奉為金玉良言,甚至為了在全國範圍內普及四年制免費初級小學,壓縮自己軍隊的軍費來籌集資金,修建學堂。

力度之大,是很多改革和變法的策略都無法比擬的,也真切的提升了國家的文化水平和整體基礎。

“硬骨頭”魯迅誰都敢罵,為何只見袁世凱一面,就對他高度讚揚?

結合當時全世界的形式,袁世凱不僅要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更加想培養一些有著高素質高文化的精英人才,他想讓各個階層都有精英來發揮更大的作用。由於曾經親眼所見外國人在欺辱中國時所用的高級軍事技術,他在興辦學校之後,就要求教師尋找素質較高的學生,讓他們出國留學,學習外國的先進文化,貫徹“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可能是因為自己讀書較少,所以袁世凱十分敬重讀書人,尤其是教師,更加是以禮相待。他曾經說過“育才莫先於興學,興學莫重與得師。”他對於教育的重視,和人才的培養,一定程度上縮小當時中國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距離,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一向清高不羈的魯迅先生,不計較他的政治過錯,反而另眼相待吧。

“硬骨頭”魯迅誰都敢罵,為何只見袁世凱一面,就對他高度讚揚?

著名學者郭劍林認為(引用較多,用圖片表示):

“硬骨頭”魯迅誰都敢罵,為何只見袁世凱一面,就對他高度讚揚?

而這些文化也在後來開花結果,成就了民國的文人風流。

除了重視教育和文化之外之外,袁世凱其實還有許多的功績,當時的袁世凱自從督軍朝鮮回來時,有感於清朝兵力的傳統和孱弱,曾說道:

“竊查此次軍興,往往易為敵乘,迭見挫敗者,雖由調度之無方,實亦軍制之未善,若不權時度勢,掃除更張,參用西法,認真訓練,則前車之鑑,殊足寒心。”

“硬骨頭”魯迅誰都敢罵,為何只見袁世凱一面,就對他高度讚揚?

而他也不僅是說說而已,掌權後的他立刻開始興練新軍,仿照德國的軍銜制度,改善舊的軍隊制度,提升了中國的軍事實力,促進了中國軍隊的近代化。

他也非常重視中國經濟的發展,公佈許多政策,使得短短几年內民國就多出了若干眾多近代化的工廠······現在人們對他的評價開始趨於客觀化,比如加拿大華人歷史學家陳志讓認為(引用較多,用圖片表示):

“硬骨頭”魯迅誰都敢罵,為何只見袁世凱一面,就對他高度讚揚?

這說明袁世凱其實還是愛國的,並非只是一個貪圖權力的“竊國賊”。

“硬骨頭”魯迅誰都敢罵,為何只見袁世凱一面,就對他高度讚揚?

所以看待任何事物都要避免絕對化,就像袁世凱一樣,如果不是“稱帝”這個汙點讓他晚節不保,也可謂是一代偉人了,也無怪當時魯迅先生如此評價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