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看威寧自治縣實施農村產業革命的精準打法

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看威寧自治縣實施農村產業革命的精準打法


暮春四月,草木勃發。站在海拔2600米的威寧自治縣雙龍鎮高山村觀農臺上俯瞰,只見鋪了地膜的大地“銀裝素裹”,正在搶種蔬菜的群眾就像五線譜上的音符,正在彈奏春耕樂章。
  城郊的五里崗街道,威寧江楠現代農業物流園建設如火如荼,再有不到兩個月時間,一期工程即將建成投入使用,全縣蔬菜將在這裡分揀、包裝、打冷,運往全國各地及東南亞等國際市場。
  火熱的場面正是威寧衝刺90天,堅決摘掉貧困帽的生動縮影。近年來,威寧自治縣全力落實省委主要領導調研指示精神,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抓緊補齊“3+1”短板,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打造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實施易地就業扶貧,破解群眾生存難、發展難、就業難,堅決“啃下”脫貧攻堅最硬的骨頭,書寫了脫貧攻堅精彩答卷。
"三難"阻脫貧——生存難發展難就業難"三難"交織,群眾過著苦日子
  地處烏蒙腹地的威寧,高海拔地區平坦壩子星羅棋佈,群眾脫貧致富路子相對較多。然而在牛欄江、可渡河、洛澤河“一江兩河”流域低海拔地區,切割縱深,溝壑縱橫,生態脆弱,石漠化嚴重,土地破碎貧瘠,“種出來的包穀杆還不得人的腰桿高。”海拉鎮花果村大石頭組村民伍科起抬起手臂,比劃出包穀杆的高度。


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看威寧自治縣實施農村產業革命的精準打法

小海鎮朱嘎村連片種植500畝荷蘭豆,管理員正在為荷蘭豆插竿,打樁,拉線


  “一江兩河”流域是威寧最貧困的地區,生活在這裡的群眾要麼外出務工,要麼守著幾畝薄地苦熬日子。“難啊!”花果村副主任劉述參說,生存難、發展更難,如果不能外出,就業難上加難。
  2015年底,得益於國家易地扶貧搬遷好政策,威寧自治縣決定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的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經過四年奮戰,截至目前,全縣46565人乘著好政策的東風,搬離了生存困境,搬進了美好生活。新增的2萬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將於6月30日前後完成搬遷。


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看威寧自治縣實施農村產業革命的精準打法

石門鄉“一把傘”蔬菜種植基地,農戶正在進行機械化春耕播種

  

對於搬出大山的群眾,縣裡通過實施“五個一批”就業工程,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實現了就業。但是對於50歲以上,沒有文化、沒有就業技能、進不了工廠、無法外出務工的群眾來說,就業增收成了最大的難題。同樣,居住在貧困山區,不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條件,居住的地方沒有條件發展產業,沒有文化、一輩子只會種地的群眾如何增收脫貧也是威寧脫貧攻堅面臨的最大難題。
  “對於這'兩類'人群來說,生存難發展難就業難'三難'交織,是脫貧攻堅最硬的骨頭,他們的日子過得特別艱苦。”威寧自治縣扶貧辦副主任唐勇說。
破解出“妙招”——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啃”硬骨頭,群眾找到好路子
  如何破解“三難”,“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徹底撕掉絕對貧困的標籤?2019年5月,省委主要領導到威寧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結合實際,提出了在交通便利、供水條件較好的壩區打造以“三白”為主的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通過組織貧困群眾到基地易地務工,解決“兩類”人群的發展和就業問題,破解他們的生存難題。


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看威寧自治縣實施農村產業革命的精準打法

威寧現代高效蔬菜育苗中心內,蔬菜苗正在生長,基地內隨時調節蔬菜所需水、溫度、肥料、氣


  發展以“三白”為主的蔬菜產業,最初威寧幹部的信心不足,他們認為,蔬菜產業見效快,但是發展難。難在哪裡?難在水利灌溉、排洪、產業路機耕道等配套基礎設施欠缺,機械化程度不高。另外,由於冷鏈物流設施不足,蔬菜保鮮難,大進大出的交通條件仍然無法助推威寧蔬菜走進更遠更大的市場。


  “困難困難,幹就不難!幹才有希望!幹才有出路!”畢節市委常委、威寧自治縣委書記肖發君鼓起幹部群眾士氣,迅速落實省委主要領導調研指示精神。2019年6月,由威寧農投公司牽頭,拉開了打造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的序幕。
  “我們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短短几個月時間就建起了7萬畝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威寧農投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我們一邊發展蔬菜,一邊整合涉農資金,不斷完善灌溉、排洪、機耕道等配套基礎設施,並在已建成投入運營的28個冷庫的基礎上,完善冷鏈物流體系。


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看威寧自治縣實施農村產業革命的精準打法

威寧現代高效蔬菜育苗中心外觀


  隨著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配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蔬菜銷售市場的不斷拓展,威寧高海拔、低緯度、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的環境氣候優勢逐漸凸顯,種出的夏秋冷涼蔬菜含糖量高、口感好,深受消費者歡迎。
  以打造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為契機,威寧打開了蔬菜產業發展的視野,發展蔬菜產業的信心更足,群眾依託蔬菜產業發展,逐漸找到了增收致富好路子。
成效很顯著——推動蔬菜產業發生革命性提質升級,群眾鼓起錢袋子
  “要做大做強威寧蔬菜產業,不僅需補齊短板,更需要建起從育苗、種植、加工到銷售一體的全產業鏈條。”農投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於是,威寧在恆大集團的援助下建起了現代育苗基地,引進蔬菜加工廠,引進企業投資建設冷鏈物流園,提升附加值。
  威寧蔬菜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理念以及大力推進蔬菜產業發展的決心提振了外來投資經營主體的信心。“正是看到了威寧蔬菜產業發展的潛力,我們決定在威寧打造一個集分揀、包裝、打冷、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江楠現代農業物流園。”江楠集團副總裁李效軍說,項目分三期建設,建成後將是西南最大的蔬菜產地批發市場,能帶動周邊40萬畝以上訂單農業發展。一期工程預計今年六月份建成投入使用。


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看威寧自治縣實施農村產業革命的精準打法

威寧現代高效蔬菜育苗中心內,工人正在採摘蔬菜苗


  在江楠集團的示範帶動下,外面的龍頭企業紛紛進駐威寧。貴陽龍頭公司在雙龍鎮打造了1.1萬畝的高山冷涼蔬菜種植基地。芥菜加工廠、蘿蔔絲加工廠、辣椒加工廠等企業也紛紛在威寧落地。截至目前,全縣共引進13家龍頭企業參與帶動蔬菜產業發展。


  “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通過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的探索實踐,破除了威寧蔬菜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瓶頸。”畢節市政協副主席、威寧自治縣縣長陳波說。今年,蔬菜品種選擇從最初的以“三白”為主增加到了現在28個品種,全縣規劃打造標準化蔬菜基地20萬畝和規模化蔬菜基地20萬畝。


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看威寧自治縣實施農村產業革命的精準打法

小海鎮松山社區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


  蔬菜產業的革命性提質升級,迅速鼓起了群眾錢袋子。“免費包吃包住,一個月還能拿到將近3000塊錢工資,我們一家不擔心生存問題了。”在草海鎮中海社區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裡拔蔥的王會清樂呵呵地說。

  截至4月13日,全縣共組織3423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到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務工,今年的目標是組織10000名以上貧困勞動力到基地務工,讓貧困群眾通過務工增加收入,切實鼓起錢袋子,努力摘掉窮帽子。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謝朝政 彭妲

來源:天眼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