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言语攻击总是无力反驳?逻辑学家教你!

我们的成长之路上一定曾经经历过类似这样的良心拷问,包括但不限于:“你作业没带,就是没写。”“他说你就信,他叫你吃XX你怎么不吃?”“如果个个都像你这样,那怎么行?”“为什么他不打别人,就打你?”


而当时我们的内心通常是:“WTF?好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


但如果到现在我们碰到这种问题还只会哭唧唧,或者只能在吃了亏之后捶胸顿足,觉得没有发挥好,那就太可惜了。


然而!若你还想再挣扎一下,这是有办法还击的。以上都属于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了解它们,再学习怎样愉快的怼回去吧。


以下内容都参考自最经典的逻辑学教材《逻辑学导论》哦!


先问,逻辑谬误是什么?


由前提得到结论必然有一个推理过程,如果这个过程看似正确,却经不起检验和推敲,那么就可以说这是一个逻辑谬误。


用老师们常用的“没带作业就是没写”的灵魂拷问来举例。在这个例子中,前提是“没带作业”,而结论是“没写作业。”


其中,老师们使用了一种无耻的逻辑让“没带作业”与“没写作业”划上了等号。


这种行为可以在逻辑上再等价转化:我们假设“没带作业”为“没带考卷”,假设“没写作业”为“没批改考卷”。那么借助老师的逻辑,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反问老师:“您带了我们上学期的考卷了吗?”


这样很大概率会被老师教做人,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应该说明的是,老师们在这里犯的逻辑谬误是过度简单化谬误,将两个不同的东西未经任何论证,就强行划上等号,这种做法与直接说一等于二无异。


轮到我们教对方做人的时候,我们只需想出两个事情,一个是对方身上已经有的特点,一个是我们希望羞辱对方的点。对于说“不加班就是不认真工作”的老板,他的特点可以是加班,能被羞辱的点可以是公司亏损。那么我们可以反驳:“加班变多了,公司最近亏的挺惨吧?”


我们可以发现,这招总是以得出一个羞辱对方的结论为目的,所以慎用。


遇到言语攻击总是无力反驳?逻辑学家教你!

典型的过度简单化谬误


再说一个连环谬误:“我=男,你爸爸=男,我=你爸爸。”一旦承认“我=男”这个前提,就是悲剧的开始。我是个体,男是集合,我是绝对不能代表男的这个集合的,除非只有我一个男的了。这两者之间无法划上等号。


再进一步进展可以变成“滑坡谬误”,其实也有点像我是你爸爸这个例子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很押韵很有道理,可是扫天下的清洁工阿姨还真不一定都把自己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当对方看你一件小事不顺眼时,会故意把这件事往很极端的方向去说,以得出一个很荒诞的结果来吓唬你。这其实是种夸大其词。至于使用方法嘛,尽量往夸张的地方讲就好了。


遇到言语攻击总是无力反驳?逻辑学家教你!

妈妈的滑坡谬误


另外还有很多让人难以注意到的谬误,权威人士也常会犯。在这里我们还是先引入几个逻辑谬误的术语。逻辑谬误可以分为相干谬误(fallacy of relevance)、预设谬误(fallacy of presumption)和含混谬误(fallacy of ambiguity),今天我们讨论的则主要是相干谬误。


预设谬误我们有时在悬疑电影里也见得到。警察有时对未认罪的犯人采用一种诱导式提问,比如“你那天杀了人之后去了医院,你去医院干什么?”如果犯人直接回答自己去医院做了什么,就会被质疑是承认了自己杀了人的前提。


遇到言语攻击总是无力反驳?逻辑学家教你!

女朋友的预设谬误


含混谬误见于句子的语法问题,比如歧义、双关、断章取义等。


回到相关谬误。它除了我们前面大篇幅讨论的那些以外,还有“人身攻击”、“诉诸情感”等,这也是各种杠精,xx婊爱用的。我说几句典型句子你就明白了:“不转不是中国人”“xx国这么好你怎么不移民呢?”“不要对xx太苛刻,他还只是个孩子。”


这种谬误看起来非常没头脑,但却是各路杠精们最爱用的,侧面也反应了这种做法其实是很有效的。因为这些话很容易调动大众情绪。容易引战的地方常常是大家消遣娱乐的地方,大家本身就是为了安抚自身或百无聊赖,或烦闷郁结的情绪,这种情况下会以情绪代替理智也是很正常的。于是后面就可预料的是各种肾上腺素飙升的场面了,至于真相,who care?杠精是来嘴嗨的,不是来听说教的。


最后的最后,我们还要经历“诉诸不当权威”以及“分散注意力谬误”。


“诉诸不当权威”常见于一些没有自我主见,盲目服从专家的人。注意,向心理咨询师请教问题,向理财顾问咨询投资问题时,接受他们的建议都属于诉诸正当权威。


诉诸不当权威则是,向心理咨询师请教理财问题并盲目听信,向科技肥宅请教怎么追女孩子,或者向郭敬明请教增高问题。


分散注意力谬误分为“稻草人谬误”和“红色鲱鱼谬误”。“稻草人谬误”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即把需要论证的目标歪曲为其他更容易攻击的东西,例如站着不动,脆弱的稻草人。


比如“这家伙不想去上班,是因为他很懒。应该先改正他的懒惰行为。”嗯,其实我不想上班单纯是因为我讨厌上班而已,我不懒,真的。因此,要破除我不想上班是因为我懒的谬误,要给论证找出另外的更合理的理由,而不是默默接受给出的“懒”这个理由。我在这里给出的另外的理由就是,我就是单纯讨厌上班。嗯,怎么了吗?


至于“红色鲱鱼谬误”,这个名字是有出处的。在树林里挂满训练猎狗用的深红色熏鲱鱼,熏鱼味道很大,使得猎狗在追捕猎物时被干扰而不知所措。即红色鲱鱼谬误指的是利用一些存在或不存在的事实和观点来扰乱和分散讨论者的注意力,以此来达到“蒙混过关”的效果。


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顾左右而言它。”你说大海很漂亮,她说淹死过很多人。运用得当能达到尬聊的最高境界,解锁“孤独一生”的成就。


看到这里你已经可以分辨生活中许多语言中的谬误了,让我们带着智慧愉快地去怼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