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 古人怎样吃饭

中国人聚会,不论是在家中或是在餐馆,如果是享用中餐,一般都是采用围桌会食的方式,隆重热烈的气氛会深深感染每一个与宴者。这种亲密接触的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


然而,这样的一种饮食方法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那就是不卫生,很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染。于是,分餐制成了“舌尖上的新风尚”,即用餐器具分开,大家坐在一起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很多人觉得,分餐制是从西方学来的,用吃西餐的规矩来吃中餐,很别扭。其实不然,分餐制从来都不是舶来品,咱中国人几千年前就开始这么吃了。不信?那我来给你说道说道。


吃饭,大体不外乎餐具跟桌子。


据考古发现,从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殷墟出土的大量陶鬲,一般是用来煮粥的,但其容量只够一人一餐食用。


《后汉书·逸民传》记隐士梁鸿受业于太学,还乡娶妻孟光,夫妻二人后来转徙吴郡(今苏州),为人帮工。梁鸿每当打工回来,孟光便为他准备好食物,并将食案举至额前,捧到丈夫面前,以示敬重。孟光的举案齐眉,成了夫妻相敬如宾的千古佳传。又据《汉书·外戚传》说:“许后朝皇太后,亲奉案上食。”可见食案不大不重,一般只限一人使用,所以妇人也能轻而易举。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长约1米,宽约30厘米的食案也证明了这一点。


涨知识 古人怎样吃饭


目前,考古学家已经发掘到公元前2500年的木案实物,由此可见,分餐制早在大约4500年前就开始实行了。


在原始氏族公社制社会里,人类遵循一条共同的原则:对财物共同占有,平均分配。在一些开化较晚的原始部族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氏族内食物是公有的,食物烹调好了以后,按人数平分,没有饭桌,各人拿到饭食后都是站着或坐着吃。饭菜的分配,先是男人,然后是妇女和儿童,多余的就存起来。这是最原始的分餐制。


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从唐后期开始,分餐制逐渐被会餐制所取代,但分餐制作为老祖宗留下的优秀传统,有许多会餐制无法替代的优点,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干净卫生。


那么,什么是分餐制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在餐厅

分餐位、分餐公勺、分餐自取


在家中

添一双公筷,宝宝专用餐具


涨知识 古人怎样吃饭


餐具分一分,健康加十分。

提倡分餐制,保障您和家人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