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 古人怎樣吃飯

中國人聚會,不論是在家中或是在餐館,如果是享用中餐,一般都是採用圍桌會食的方式,隆重熱烈的氣氛會深深感染每一個與宴者。這種親密接觸的會食方式,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傳統。


然而,這樣的一種飲食方法有著不可避免的缺陷,那就是不衛生,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傳染。於是,分餐製成了“舌尖上的新風尚”,即用餐器具分開,大家坐在一起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很多人覺得,分餐制是從西方學來的,用吃西餐的規矩來吃中餐,很彆扭。其實不然,分餐制從來都不是舶來品,咱中國人幾千年前就開始這麼吃了。不信?那我來給你說道說道。


吃飯,大體不外乎餐具跟桌子。


據考古發現,從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殷墟出土的大量陶鬲,一般是用來煮粥的,但其容量只夠一人一餐食用。


《後漢書·逸民傳》記隱士梁鴻受業於太學,還鄉娶妻孟光,夫妻二人後來轉徙吳郡(今蘇州),為人幫工。梁鴻每當打工回來,孟光便為他準備好食物,並將食案舉至額前,捧到丈夫面前,以示敬重。孟光的舉案齊眉,成了夫妻相敬如賓的千古佳傳。又據《漢書·外戚傳》說:“許後朝皇太后,親奉案上食。”可見食案不大不重,一般只限一人使用,所以婦人也能輕而易舉。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的長約1米,寬約30釐米的食案也證明了這一點。


漲知識 古人怎樣吃飯


目前,考古學家已經發掘到公元前2500年的木案實物,由此可見,分餐制早在大約4500年前就開始實行了。


在原始氏族公社制社會里,人類遵循一條共同的原則:對財物共同佔有,平均分配。在一些開化較晚的原始部族中,可以看到這樣的事實:氏族內食物是公有的,食物烹調好了以後,按人數平分,沒有飯桌,各人拿到飯食後都是站著或坐著吃。飯菜的分配,先是男人,然後是婦女和兒童,多餘的就存起來。這是最原始的分餐制。


雖然隨著歷史的發展,從唐後期開始,分餐制逐漸被會餐制所取代,但分餐製作為老祖宗留下的優秀傳統,有許多會餐制無法替代的優點,當然,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乾淨衛生。


那麼,什麼是分餐制的正確打開方式呢?


在餐廳

分餐位、分餐公勺、分餐自取


在家中

添一雙公筷,寶寶專用餐具


漲知識 古人怎樣吃飯


餐具分一分,健康加十分。

提倡分餐制,保障您和家人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