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利率和LPR報價利差的對立與統一

本訂閱號中所涉及的證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編寫,僅面向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用作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觀點的溝通交流。非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光大證券研究所不會因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光大證券的客戶。

MLF利率和LPR報價利差的對立與統一

本文作者

張旭 / 危瑋肖

摘要

自LPR改革以來,MLF利率的下行是推動LPR下降的主要力量。

辯證地看,MLF利率下降與報價利差下降之間的關係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一方面,MLF利率下降不利於LPR報價利差的收縮,所以是對立的;另一方面,MLF利率下降與LPR報價利差下降都可以起到壓低LPR、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的作用,因此是統一的。)

降低MLF利率容易實現短期調控目標,而降低LPR報價利差更側重於實現長期改革目標

我們預計MLF利率於20Q2內進一步下行是“大勢所趨”,但是認為MLF利率降低的速度不宜過快。

MLF利率“不易逆轉的快速降低”與“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並不非常匹配。

數量型工具的“可逆性”較強,即使向銀行體系供給的流動性過多,也可以通過未來MLF縮量續作等方式收回。

事件: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2020年4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以上LPR在下一次發佈LPR之前有效。

1、MLF利率和LPR報價利差的對立與統一

今日(4月20日),1Y LPR下降20bp,創下LPR改革以來最大的單月降幅;5Y LPR下降10bp。5Y以上期限LPR下降幅度低於1Y期限,這體現出對於“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堅持,同時也有利於將資金引導至實體企業,而不是房地產領域。

MLF利率和LPR報價利差的對立與統一

LPR由兩部分組成: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LPR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之間的利差(注:本文將其簡稱為“報價利差”)。今年4月,MLF中標利率下降了20bp,本次LPR下調後,1Y期限的報價利差並沒有下降,5Y以上期限的擴大了10bp。我們注意到,自LPR改革以來,MLF利率的下行是推動LPR下降的主要力量:這段時間內1Y LPR累計下行了46bp,其中超過3/4由MLF利率的下降所貢獻。特別是從19年10月開始,LPR的下降全部來源於MLF利率的變化。

MLF利率和LPR報價利差的對立與統一

辯證地看,MLF利率下降與報價利差下降之間的關係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

一方面,MLF利率下降不利於LPR報價利差的收縮,所以是對立的。另一方面,MLF利率下降與LPR報價利差下降都可以起到壓低LPR、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的作用,因此是統一的。MLF利率的下降與LPR報價利差的下降是對立的。我們在3月20日的報告《銀行具有向實體經濟讓利的空間》中曾提到,在其他因素保持不變的前提下,MLF利率下降反而不利於LPR報價利差的收縮。MLF在金融機構資金來源中的佔比較低,因此MLF降息對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的實際作用也是比較有限的。今年2月人民銀行引導MLF中標利率下降以來,MLF一共操作了三次,共計投放資金5000億元,其為銀行體系直接節約的資金成本只有9億元,但是以此撬動了1年期LPR下降了30bp,5年以上期限LPR下降了15bp。所以對於銀行而言,MLF利率的下降並沒有帶來平均資金成本的明顯下降,但是招致了LPR的下行。鑑於此,在接下來幾期報價中,報價行並沒有特別大的動力快速壓低LPR與MLF利率之間的利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AA級、AA+級、AA級1Y CD的收益率依次為1.64%、1.77%、2.08%,而同期限的1Y MLF中標利率為2.95%,市場利率和基準利率之間形成了較大的利差。而且,
我們預計未來資金市場利率的中樞還會降低,因此MLF利率於20Q2內進一步下行是“大勢所趨”。

MLF利率和LPR報價利差的對立與統一

MLF利率的下降與LPR報價利差的下降又是統一的。MLF中標利率的下行,以及LPR報價利差的下降,都可以起到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作用。應該更多地引導上述哪個變量下降?我們認為,這決定於當時的工作重點,並考慮兩個平衡:短期和長期目標的平衡,調控和改革的平衡。

2、MLF利率和LPR報價利差的“兩個平衡”

降低MLF利率容易實現短期調控目標,降低LPR報價利差更側重於實現長期改革目標。MLF利率可以在短期內根據政策導向做出快速反應。因此,MLF利率的下降更容易實現“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的政策目標,對短期目標的調控效果較好。但正如上文所述,MLF利率的下降又是有礙於LPR報價利差壓縮的。完善LPR形成機制的意義在於用改革的辦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如果單純依賴於政策利率的下調降低LPR,從長期看就會淡化改革的意義。

我們認為MLF利率降低的速度不宜過快。一方面,MLF利率的過快下行會影響上述“短期和長期目標”、“調控和改革”的平衡。另一方面,與之前的歷次降息週期不同,在19年8月LPR改革後,MLF利率不僅會影響金融市場利率,而且也與貸款利率“半掛鉤”。不可否認的是,

這令未來MLF利率的調升面臨明顯更大的阻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MLF利率“不易逆轉的快速降低”與“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並不非常匹配。我們認為,此時可以更多運用一些“可逆的”政策手段。例如,可以多依靠數量型工具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緩解銀行在信貸投放過程中的流動性約束。數量型工具的“可逆性”較強,即使向銀行體系供給的流動性過多,也可以通過未來MLF縮量續作等方式收回。事實上,從現在(4月20日)到年底有3.49萬億的MLF到期,此外本週和7月還將有0.54萬億元的TMLF到期(考慮到利率因素,金融機構要求續作的概率很低),對於過量流動性具有較為充足的吸收能力。

MLF利率和LPR報價利差的對立與統一

3、風險提示

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必然可以打贏。但同時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疫情的發展具有不確定性,要密切監測經濟運行狀況,聚焦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的衝擊和影響。

►利率債(張旭/李樞川)

預期價降價真降,看似量縮並未縮——4月15日MLF點評

預計短端持續寬鬆,但長端觸底早於短端

OMO降息後回購利率上行,這說明了什麼?

基本面復甦的起點、支撐與政策選擇——從基本面看利率債系列之二

OMO降息同時作用於貸款端和債券端

財政戰“疫”,三箭齊發——從財政政策視角看3月2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

銀行具有向實體經濟讓利的空間

隱藏在定向降準中的意蘊

中美經濟金融態勢不同,貨幣政策自然也不同

歐央行為何沒有降息?

為何疫情中的結構性政策居多?

美聯儲跟隨中國央行降息

主要銀行LPR轉換政策的差別

“貨政再貸款+財政再貼息+貨政再降息”即日生效

為何疫情中的結構性政策居多?

1月呈量增質優,2月望合理增長

疫情會如何影響2月的金融數據?

數量降引導資金利率穩健迴歸,利率降引導LPR加快下行

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的首次聯袂

當前環境下看地方債——從政策看利率債系列之四

大漲之後宜減倉利率債

論冠狀病毒與MLF降息的關係

LPR不降,MLF就得降?

如何科學地看待融資需求?

20個重要問題看清專項債——從政策看利率債系列之三

近期貨幣政策的三大猜想—論本輪債市上漲的持續性

如何度量貨幣政策?——兼論降準的意義

中國特色貨幣政策道路上的三個里程碑

財政2020年如何提質增效?——從政策看利率債系列之二

是時候討論下何時降準了

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看?2020年往何處?——從政策看利率債系列之一

LPR不降是否還能實現“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11月信貸為何多增?--兼論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置換

MLF“量升價平”化解貨幣市場“短松長緊”—12月6日MLF操作點評

讀易綱行長《堅守幣值穩定目標 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一文的感觸

難言樂觀——對2019年10月工業利潤點評

《保險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與《理財新規》間的差異

辯證地看待通脹——讀《19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體會

MLF緩解了流動性的約束和“兩部門決策機制”所帶來的問題

如何看待LPR對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作用?

為何9月貸款利率不降反升?

辯證地看待通脹——讀《19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體會

地方債發行全掃描

三維度評價地方政府綜合實力

“殭屍企業”出清,關鍵是打破“休慼與共”!

從流動性傳導的角度理解較低準備金框架

“債務置換”有四種寫法,你知道麼?

上調準備金利率有助於疏通貨幣政策傳導

隱性債務會不會被兜底?

我們如何看待債券置換?

零售行業信用風險展望

中資美元債現狀如何?

“房住不炒”仍將延續,寬鬆的政策環境值得期待

地產投資銷售如期回落,信用利差逆勢收窄

2019年地級區劃單位經濟財政數據全貌

信用債違約的特徵

從政策演變看城投的發展脈絡

債券違約後續跟蹤之破產重整的新變化

房地產企業信用分析框架

當前時點如何看貴州城投債?

2019年城投平臺資產整合特點

刻不容緩!288個地級市政府債務全掃描

解碼同業業務的興衰更替

►可轉債(鄔亮)

利群轉債(113033.SH)新券定價報告:膠東零售巨頭,建議積極申購

【光大固收│轉債】短期仍需謹慎,重視政策方向

2020年3月可轉債投資策略:估值處於高位,重視正股機會

可轉債半月談(第1期):估值高於均值,擇券重視正股

可轉債估值水平圖解(2020-01-10)

光大固收

EBS固收是由光大證券張旭團隊運營的公眾號~非常感謝您的關注~歡迎與我們交流觀點~

張旭(利率)13522568130

微信: ZhangXuFICC

QQ:2624530660

鄔亮(轉債) 139 1042 9848

李樞川(利率) 137 1673 6507

危瑋肖(信用) 188 1065 3183

本訂閱號是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簡稱“光大證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團隊依法設立、獨立運營的官方唯一訂閱號。其他任何以光大證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團隊名義註冊的、或含有“光大證券研究”、與光大證券研究所品牌名稱等相關信息的訂閱號均不是光大證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團隊的官方訂閱號。

本訂閱號所刊載的信息均基於光大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僅供在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研究觀點的及時溝通交流,其中的資料、意見、預測等,均反映相關研究報告初次發佈當日光大證券研究所的判斷,可能需隨時進行調整,本訂閱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義務。如需瞭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光大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投資者不應將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作為投資決策依據,本公司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版權僅歸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轉載、刊登、發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權行為給光大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光大證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