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小眾景點?

看看雲南


雲南還🈶️很多美麗的,原生態的小眾景點。

❤️1、東川紅土地:攝影家的天堂。“東川紅土地”位於昆明市以北偏東方向,屬昆明市東川區管轄下的紅土地鎮。都說“東川是老天打翻了的調色板”只有到過東川的人,才知道這裡有多美。

❤️2、元陽梯田:元陽梯田位於雲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國內比較出名的梯田,一是廣西的龍脊梯田,一是雲南的元陽梯田。1300多年的元陽梯田被錄入“世界文化遺產”。這裡也是攝影家的天堂。

❤️3、建水古城:位於昆明以南220公里。這是一座千年古城,我個人認為,建水古城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厚重感,超過大理麗江。建水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築,被譽為“古建築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主要景點有:朱家花園 孔廟。可坐滇越線米軌火車前往。

❤️4、大理諾鄧古鎮:大理諾鄧古鎮是一個原生態的古鎮 位於大理雲龍縣。其實大理的小眾景點比較多,無量山櫻花谷,大理賓川雞足山,大理巍山古城,大理石寶山....


❤️5、麗江老君山: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的八大片區之一。這裡有獨特的丹霞地貌景區,以及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海。

❤️6、雨崩村:“不到天堂 就到梅里”雨崩村位於,梅里雪山東麓德欽縣雲嶺鄉境內,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它遺世獨立,是香格里拉的縮影。

❤️7、滄源:在這裡你可以親身尋覓神秘的原始部落。百年的村寨,滄桑的老人,原始的叢林,這塊土地的每一寸都訴說著它未經雕琢的質樸。


❤️8、怒江:怒江大峽谷被稱為雲南最後一塊淨土。但是因為交通不便,去的遊客比較少。目前只能是包車或🚌前往。但是這裡的景色優美 風情獨特、神秘。怒江大峽谷分佈有十幾種少數民族。主要有:獨龍族(紋面女),傈僳族(出名的有登埂河澡塘會和瑪布河澡塘會)、怒族、白族、普米族等

雲南還🈶️很多美麗的景點…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雲南旅遊肖玲


雲南最值得去的小眾景點就是貢山縣獨龍江(鄉),整個鄉沿獨龍江90公里全是美景,這裡的原始森林比迪慶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裡的森林還原始;這裡的偏僻比稻城亞丁還偏僻,獨龍江鄉在2016年高黎貢山獨龍江隧道沒修通以前一年十二個月中有八個月因為高黎貢山大雪封山與世隔絕!這裡的水就像九寨、黃龍一樣清一樣美(非雨季),想象一下像九寨一樣美的水有90公里之長是啥景象(下游流進緬甸的長度不算)?

大名鼎鼎的丙察察線起點丙中洛就在貢山縣,出貢山縣城左拐翻越高黎貢山才能到獨龍江。目前去獨龍江遊玩後要原路返回到貢山縣,未來可逆獨龍江北上到西藏察隅縣,這條路就是沿大名鼎鼎的麥克馬洪線修的(目前未見公佈在修此路)。

如果你在7-10月去運氣好的話可以不過隧道走老路翻越高黎貢山,山頂風景很美。最關鍵的一點是怒江州所有景點不收門票!

遊玩路線攻略:自駕去梅里雪山的可以從德欽縣開車走德貢線(土路)翻越碧羅雪山過來,沿怒江到瀘水市也是一路美景,過怒江州府瀘水市以後可以上高速到保山、騰衝或者到大理,也可以從大理過來到瀘水市再沿怒江到貢山縣。但目前瀘水到貢山縣在修路,路很難走。

最遺憾的是,從2017年國慶節開始獨龍江關閉了,不許外地車輛進入,啥時開放不知。











雲南楊工


雲南最小眾!原始、古樸、自然的邊境小鎮整董

把每一次的行走看成一場修行,不遺餘力的成長探索,後來你告訴我這便是一場有意義的旅行。

整董潑水廣場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當我從風寒感冒帶來的連日頭暈中清醒過來,關於跨年的江城之行又清晰了起來,這是一次不虛此行的旅行,我想說給你聽,因為我覺得我也找到了你口中所說的旅行的意義。

廣場邊榕樹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飛抵普洱機場已是夜晚,走出到達大廳就已經是在市區裡面了,很快的我就打到了去酒店的車,我很驚奇於普洱機場的便捷。為了儘快的趕到江城縣,我們一行起來的都很早,我是最後一個下樓的人,因為沒有見到太陽公公無法對氣溫作出較為準確的判斷,我穿了不同的衣服走出房間試探,真的實在不知道到底該如何穿衣服!後來我還是打算只穿一件襯衣。上車後看見大家穿的比我還多,暗自心想這次恐怕是出了洋相。

枝繁葉茂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在去江城縣的路上要經過整董,盤山路上我一點睡意都沒有,一直看著車窗外面。雲霧在山澗裡被鎖住了一樣,一動不動。公路兩旁居然開滿了花,最好看的要數冬櫻花了。只有在雲南才能在冬天看見這麼多花吧,真是一個躲避嚴冬的好地方,紅色的冬櫻花有著血一樣的色彩,沒有那麼火紅,還透著一些粉嫩。冬櫻花要是能說話的話,肯定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這個名字,畢竟這裡已經是春天了。你們從冬季裡來的人,就非要給我強加上去一個冬字嗎?

樹根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汽車翻過一個山頭,好一片陽光明媚的風景。有山的地方天氣總是不準確,雲南更是這樣,好在一路上除了陰天就是晴天,並沒有雨天。汽車開始頻繁地駛過一個又一個芭蕉種植園,嚮導說整董鎮就快要到了。再得到嚮導的呼號之後,車內開始回覆了歡聲笑語。同行的記者之中又來過這裡好幾次的,並給我們展示這裡的野生亞洲象有多生猛,手機屏幕上一頭大水牛四腳朝天地倒在路邊的荊棘裡面。估計是這頭水牛覺得自己也很生猛,想要保護一下自己的領地,於是和野生的亞洲象展開了一番搏鬥,也不想想牛角和象牙哪一個更鋒利一些。記者同志還配起了畫外音,很有動物世界的味道。車終於抵達了整董小鎮,時間已經是中午了。

樹下小路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我們的車就停在整董整的勐桑洛廣場,從車上走下來被陽光包圍著感覺還不錯。勐桑洛廣場具有濃厚傣族特色,勐桑洛意為寬闊平整的壩子。廣場內有四棵形態各異年代古遠的千年古榕,傳說,這裡曾經發生過水災,當地的人們紛紛來到大榕樹下避難,逃過了一劫。從傳說之中可見古榕樹的高、古榕樹的大。廣場整體造型為開屏的孔雀,孔雀為神鳥,榕樹為神樹,神鳥依神樹,可所謂相得宜彰。中間圓形部分是一個水池,當潑水節到來時,這裡是人們潑水狂歡的場所。

未名花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整董原來的名字就叫勐桑洛,是與西雙版納同時期出現的。西雙版納是傣語“十二個部落”的意思,舊時的整董就屬十二版納之一,是以傣族為世居民族的小鎮。這裡還是經典傣劇《娥並與桑洛》中高富帥王子桑洛的故鄉。

“年輕的桑洛已經長成一道亮麗風景,桑洛太漂亮了,用年輕女孩的話來講,她們簡直後悔自己早生了那麼多年,人人都想和他說話,人人都想聽他彈琴。桑洛來到勐根經商,姑娘們打扮得漂漂亮亮到集市上去看他,桑洛見到了同樣貌若天仙的娥並,他們一見鍾情,墜入愛河……”

這對情人死後變成一對孔雀,在大青樹下翩翩起舞。這巨大榕樹枝繁葉茂,彷彿就是這段悽美愛情的見證。有情人不能成眷屬,真是莫大的哀情!

村中婦女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來到整董除了遊覽勐桑洛廣場之外,小鎮之內雨林起舞,小河歡歌,風情魅惑,最適宜放空自己。大河邊瀑布、城子三塔、熱水潭、一碗聖水等等美景還等著撲風者去探訪,相信不斷去發現會沉醉不知歸路。非來非去,遇見勐桑洛,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烤肉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漫步在傣家寨子內,耳邊依舊響起的是那首《讓我聽懂你的語言》。也許我是不能輕輕踏上這傣家竹樓了,不過傣家美食我肯定是能吃個夠。香味飄來,牽著我的鼻子就來到了一個牆根,只見一位大嬸正蹲在地上翻烤著肉片。我一看這不就是粉蒸肉嘛,好像哪裡不對,這應該是粉烤肉。只是改變了一下烹飪工藝就香味大增!實在是奇妙。

解饞了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大嬸看我拍起了照片,有點不好意思,就夾給我一塊肉讓我吃。肯定心想,吃肉就不拍照了吧,我是一邊吃肉一邊拍照。大嬸見我吃完了,又給了我一塊肉,這次是一塊純肥肉。大嬸說,這個烤肉肥的吃起來更香。因為是肥肉所以更燙了,我終於不拍照了。不過真的好香好香!

肉絲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區區幾塊肉是不解饞的,被這烤肉勾引的不停給嚮導嘀咕要吃傣味。原來中午的伙食安排果然沒有讓人失望,你想啊來了傣家寨子不吃傣味那多可惜!

烤魚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傣家烤肉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烤雞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傣家的食物以酸辣為主,舂雞腳配以酸木瓜,水香菜蘸上剁生,青菜煮米粉湯,炸牛皮蘸蘸水,包燒芭蕉花,撒撇,炸青苔,竹蟲,烤雞,烤魚,考五花肉,一頓正宗的傣味比然不能少了糯米飯。

豐盛傣味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除了竹筒飯、菠蘿飯,傣家的手抓飯也是一道特色。無色的米飯,幾瓣水果,幾碟醃菜,幾盤傣味,鮮豔的色彩令人食指大動。入口間既有糯米飯的香滑可口,又有烤魚的焦香,若再加上一口清甜鹹香的剁生,那就再美不過了。

傣家寨子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整董鎮境內有十個傣族自然村落,其中的曼灘村民小組幾百年來仍保持著自然生態、原始古樸的傣家建築。從美食的誘惑之中來到眼前的曼灘,感受到的傣家竹樓風味不一般,尤其是去過版納傣族園的人更會覺得這裡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這裡的民居雖然也是杆欄式建築,房頂卻用一種由黑泥製作的黑色掛瓦鉤掛鋪就。民居分兩層:上層用來生活起居,下層用來飼養牲畜或堆放雜物。整棟房屋用無數根圓木支撐,有些柱子差不多和村寨同齡,上面依稀還有當年大刀加工留下的印記。

傣家樓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翠竹半掩稻花香,竹樓古樸人如花”說的就是曼灘——一個以傣族為主、多民族聚居的村落。村寨歷經百年滄桑,融合多元文化,民風民俗獨特,充滿無限生機;村寨依山而建,背靠青山,面向平壩;寨內溪水穿流,村前田地平闊,後山林茂竹密,是一塊典型的風水寶地。

傣園曼灘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曼灘古村落既保留著村寨、田園、河流、雨林相映襯的原色傣族聚居格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這兒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在這裡除了景美更美的是人,每當身著五顏六色的的傣族婦女走過田間地頭,走過村中寨旁,就像一幅幅流動的畫,一首首飄揚的歌。

傣族阿婆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走在村寨裡,每當你路過一戶人家,他們都會招呼你吃飯喝茶。走進竹樓,一眼可見紡車、織布機比比皆是。在斜陽的映襯下,織布的老人和嬉鬧的小孩構成了一副多麼和睦的幸福畫卷。

手工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在曼灘走進了精緻古雅的傣家幹欄式竹樓,欣賞了傣族古老的文字,聆聽了他們的語言,觀賞了美麗的傣家服飾,還邂逅了一位敢歌敢舞的小卜少。同行的年輕人幾乎都統一了曼灘旅行感悟:以後還是養個女兒吧!

傣家小卜少 攝影 / 撰稿: 胡文凱

當我感冒最嚴重的時候,真是難受!因為吃啥都沒有味道,不知道來一頓傣味會怎麼樣?想必會快活的飛起來吧。

其實我心裡知道這是萬千的思緒再一次被拉回到了邊境小鎮整董的傣家。


地理影像志


雲南地理環境複雜,自然氣候多變,民族文化豐富,形成了最多樣的旅遊文化資源,除了現在已經聲名在外的各大著名景點以外,還有很多鮮為人知卻景色絕美的地方。當然,由於交通的限制,這裡給大家推薦的只是目前普通旅行者能夠到達的地方,而一些至今仍然藏於深山,旅途過於艱辛的世外桃源,都暫時不提。

01 無量山櫻花谷——傳說中神仙姐姐出沒的地方。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是因為這兩天正是冬櫻花盛開的季節,而且很快就要過季了,今年不看就只有等待來年了。02 不過,個人以為,外地朋友如果專門來只是看個櫻花,未免單調了,所以,看完櫻花沿祥臨公路轉鳳慶,詩禮鄉古墨村,光聽名字就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



穿越深山,清澈的溪水邊,石頭壘成的古磨坊至今仍在運作。看似與世隔絕的古村,誰又能想到曾是一個詩禮傳鄉,文人輩出的地方……

途經的史魯古鎮,遊人罕至,卻曾經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交通要道……



03 繼續往臨滄方向,一直到達雲南的邊境小城——滄源縣,這裡是佤族人民世代生活的地方,除了高山雲霧美景,還能看到中國最後的原始古村落——翁丁古村

04 巍山古城——真正的南詔古都。世人皆知大理國,卻鮮有人知唐朝時期的南詔國由彝族統治,其強盛連大唐都引以為患。

05 諾鄧古村 。千年鹽井、古道重鎮、再加上舌尖上的美食——火腿。鄧諾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06 沙溪古鎮。 沙溪被譽為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有人說它很像20年前的麗江,浪漫而古樸。

07 老君山。老君山位於大理劍川,麗江玉龍和怒江維西、蘭坪交界的地方,是三江並流的核心區域,這裡自然景觀壯麗秀美,目前開發比較成熟的是麗江黎明景區,有著令人驚歎的高原丹霞地貌。


08 滇東南地區。

紅河州 有人們日漸關注的蒙自、建水、元陽,還有不為人知的雲上之城——紅河迤薩古鎮。

文山州 除了熱門的普者黑,還有世外桃源——壩美村,高原小桂林——八寶。




09 滇東方向。羅平的萬畝油菜花、九龍瀑布群,又是不一樣的風景。

10 滇東北。昭通大包山;會澤念湖、大海草山,壯觀的高山草場,你一定想不到這也是雲南的美景。

11 至於滇中,祿勸轎子雪山和東川紅土地,不知還算不算得上鮮為人知。

12 怒江、獨龍江流域。這裡被稱為雲南最後的秘境,人神共居的地方。只不過現在道路正在建設之中,預計明年年底才能建成通車。





唉喲!寫得好累呀!總之,雲南的美景數不勝數,除了像梅里的雨崩村;香格里拉千湖山、尼汝村;麗江的石頭城;蘭坪碧羅雪山,這些是駕車還無法直接到達,但已經在逐步開發的地方外,還有很多等待您發現的美……


古道驛馬行江湖


大理的雙廊風情島,雞足山,無量山,沙溪古鎮……

麗江的束河古鎮,白沙鄉,黑龍潭,觀音峽,拉市海,瀘沽湖,玉湖石頭村……

香格里拉的上虎跳峽,中虎跳峽,唯西,巴拉格宗,石鼓,巨甸……

迪慶的梅里雪山,雨崩村……

騰衝的銀杏村……

昆明的普者黑,文山洲……

玉溪的撫仙湖……


甩手大洋


雲南待開發的小眾線路很多啊!迪慶州除了香格里拉,梅里雪山,雨崩這些被人熟悉的外,還有幾個很少人知道的小眾線路,比如:丙中洛,南姐洛,洛通社,滇金絲猴保護基地。這些地方風景漂亮,生態環境保存原始。人又少,消費又底。喜歡去小眾線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

別說我瞎說,請看下圖








玩走戶外


雖沒去過雲南,但混圖書館時看過介紹雲南的書籍:雲南地處雲貴高原南沿地形複雜歷史悠久民族眾多氣候宜人,肯定小眾景點也多。

讀過《鬼吹燈》,小說裡的雲南景色風物,令人流連不忍放書。

雲南是個好地方,景點多景色也不錯。


殘陽餘暉3


雲南的小眾景點很多,也很值得一去:會澤大海草山、昆明轎子雪山、玉溪星雲湖…………還有好多特色村寨都特別好玩。


大象管家


你是傻瓜呀,到外面去玩,不做功課的?難怪外面說什麼的,算了吧,不想對你說什麼了?


西部流浪老馬


維西:葉枝鎮新樂生生洞,傈僳族原始古村落同樂古寨,查布朵嘎,碧羅雪山秘境,南姐洛,九湖一山,(僅僅一兩個鄉鎮範圍隱藏著世界級的夢幻般神秘仙境),雲南就無法數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