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順應大眾貶低一個人,說明你已被群體智慧支配,淪為烏合之眾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近日很火的一句歌詞,“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源自於一檔綜藝節目。在節目中一位練習生女選手挑戰rap,結果沒想到整個rap說唱過程,只剩下了說,沒有一丁點唱的痕跡。

魔性的歌詞和唸書似的樂感,在腦海裡無數次盤旋、飄蕩。說唱選手硬生生把唱變成了讀,rapper成了reader,原以為大家笑笑就過了。

但萬萬沒想到,這麼一首歌,簡短的幾句詞,深受網友們的青睞。數不勝數的剪輯視頻,惡搞視頻,還有許多說唱歌手挑戰這首歌,與原版形成鮮明的對比。

當你順應大眾貶低一個人,說明你已被群體智慧支配,淪為烏合之眾

就這樣,“淡黃的長裙”深深的刻在了大家的腦海裡,甚至有網友稱,“凌晨三點失眠不能睡去,沒有任何一條淡黃的長裙是無辜的”。

這位女性練習生唱得並不好,甚至可以說唱有點爛,但是為什麼這個梗如此火呢?

上一個因為唱得太爛而走紅的,是“摩擦摩擦,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當時的龐麥郎是社會底層形象,現在走紅的對象變成了精緻的練習生。

即便形象發生了轉變,但並不妨礙大家的惡趣味。人們還是在嘲諷中尋找到了認同感和愉悅感。

這樣仔細想來,人們對文化評價和獲得快感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但是在嘲諷中收穫優越感這種行為,卻如出一轍。

往小了說,“淡黃的長裙”是人們茶餘飯後的娛樂方式之一,就如同一件好笑的事情給大家帶來的快樂一樣;往大了說,大家只是通過嘲諷他人,獲得優越感和快感。

這樣的情況最常見的情況,是在孩子們身上。

當你順應大眾貶低一個人,說明你已被群體智慧支配,淪為烏合之眾

小時候,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經歷過,又或者是看見過小朋友之間的玩鬧——嘲笑。

班上如果有孩子長得比較胖,那肯定有些調皮的孩子會笑稱這個胖孩子是“豬”。如果有的孩子家境比較貧窮,衣著打扮比較邋遢,那肯定也有小孩跳出來嘲笑這個孩子又窮又臭。更有甚者,會嘲笑他人的長相。

把他人的不足拿來當笑料的行為,其實是心理上認知錯位導致的。

嘲笑他人能夠在貶低他人存在感的同時,拔高我們自身的優越感和自尊心。通過嘲諷他人,來顯示自己的獨特和專業。

例如“淡黃的長裙”這件事,在千萬個嘲笑的人中,有幾個是真正專業的說唱歌手?又有多少人有自信,自己能比這位練習生表現得更好?

當你順應大眾貶低一個人,說明你已被群體智慧支配,淪為烏合之眾

有很多人是沒有看節目的,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身邊所有人都在討論這件事,自己一知半解,就跟著他人說,人云亦云。

還有一部分人,內心是很欣賞的,可是別人都在嘲笑和貶低,就會覺得自己也要參與到這樣的“大眾”當中才可以。

很大一部分人玩這個梗,只是因為人們的從眾心理在作祟。

這位練習生的表現可能不算特別優異,不過也沒有表現得極其的差勁,只能說是個普通人。我們每個人也都是跟這位練習生一樣,都是普通人。

那到底是憑藉著什麼才有勇氣去嘲笑這個練習生——極大規模的統一戰線群體。

當你順應大眾貶低一個人,說明你已被群體智慧支配,淪為烏合之眾

在《烏合之眾》當中,對於何為“烏合之眾”,以及這樣的群體是如何聚集、表現和摧垮社會的,進行了詳細的描繪。現代社會中,烏合之眾其實比比皆是。

每個人都有趨同心理,即想要與他人在某些方面保持一致步調,這是人類特質,幾乎不可能改變。但總有些人會利用他人的趨同心理進行洗腦式的信息輸出。正如本文中的淡黃的長裙。

一開始傳播開來,可能只是因為一些人覺得有趣,有意思。但是越到後面,越是變了味道。

從一開始欣賞這樣的有趣,變成了後來的嘲諷。

“我家狗叫得都比她有樂感和韻律”——網友的這條評論簡直令我大跌眼鏡。

就因為網絡隔著屏幕,所以說話就能夠如此放肆嗎?這可以稱得上是人生攻擊的行為了。

大概是因為,屏幕可以掩蓋一些人醜惡的嘴臉吧。然而更加令人不願意接受和相信的是,隨著一條惡評的出現,底下會隨之爆出更多的惡意評論。

當你順應大眾貶低一個人,說明你已被群體智慧支配,淪為烏合之眾

在傳播學中有個詞叫做“沉默的螺旋”——如果一個人的意見是少數,那麼他會選擇沉默,久而久之這樣的少數意見就被多數意見吞沒。但是一旦這樣的少數意見變成了多數人的意見,那麼就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聲音出現,最後變成多數人的意見。

很多人就是沉默的螺旋中的一員。

雖然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很好看,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數,但也不要假借娛樂之名隨意嘲諷、詆譭他人。

希望這個世界可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Social Skin》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