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知道土星有多少颗已命名的卫星吗”?

今天中午刚刚吃完饭,女儿突然跑到我身边问我:“妈妈,你知道土星有多少颗已命名的卫星吗?”

我顿觉茫然,随后诚实地对女儿摇摇头说:“不知道!”

女儿伸出两只小手给我比划了个:“52”!

然后告诉我:“目前我们人类发现并为它们命名的土星卫星总共有52颗。”

随后女儿又问:“妈妈,你能背出那些卫星的名字吗?”

我连土星有多少颗卫星都不知道,又怎么会知道它们的名字呢?所以,只能老实地继续摇头!

女儿得意的一笑,然后掰着她的小手指头开始背诵起来:“土卫一、土卫二、土卫三……”。我看着此刻笑得手舞足蹈的女儿,也跟着她笑了起来。

浅谈儿童阅读|“妈妈,你知道土星有多少颗已命名的卫星吗”?

认真读书的女儿

记得女儿刚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她的识字天赋。起初我并未在意!因为我和爱人,都不太主张孩子过早的学习文化课程,我们更倾向于女儿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我们宁愿带着她四处游玩,让她尽情放飞童年。

但有一天,女儿幼儿园的老师却找到我对我说:“你女儿真厉害,生活中的常见字,她基本都认识了,就连我给她看的较有难度的演讲稿,她也能从头读到尾。”

这时,我才想起,那段时间带女儿出门,女儿看到街上的字或者店铺的招牌,她都会大声读出来。

有时也会读错,闹出笑话。“中国很行、中国工商很行、中国人民很行、中国建设很行……”这样笑话,也曾在女儿的身上发生过。

每次她读错了字,我都会帮她纠正,并教给她那个字的正确的读音以及字词的意思。

“指读”,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识文认字

女儿从一岁半的时候,开始接触各类幼儿读物,大多都是一些彩色的卡片书或者绘本。

我那时候因为工作很忙,白天要上一天的班,只有晚上回来才有一丁点的时间陪陪女儿。所以,我只能把给女儿读书的时间安排在她每晚睡觉之前,每天晚上十分钟,无论多累我都会坚持。有时候是读一本绘本故事,有时候是读上两首诗词或儿歌。

慢慢地就养成了她睡前听书的习惯!那时候女儿还完全不识字,但我每次给她阅读的时候,都会采取指读的方式,一个字一个字的用手指指着给她读。

浅谈儿童阅读|“妈妈,你知道土星有多少颗已命名的卫星吗”?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有一天不到两岁的女儿竟然拿起了绘本,模仿着我的样子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着读完了整本绘本。

对此,我感到十分地惊讶,难道这上面的字她都认识了吗?我尝试着写了一个女儿刚刚读过的字问女儿这个字读什么?女儿却摇摇她的小脑袋说:“不知道”!

原来,女儿竟是在我读的过程中将那些绘本故事都背诵了下来。

发现了这一点后,我更加坚定了每日晚间为女儿指读的习惯!每天10分钟,根据她的喜好,或讲故事,或读诗词、念儿歌。

到女儿三、四岁的时候,家里的二百余本绘本图书,她基本都可以自己阅读了。之后,我就与她对调了身份,要求她每天晚上睡前读10分钟的书给我听,无论读什么书都可以。

能够自己阅读的女儿,对读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经常会要求我们购买新书给她读。

但我并未答应她的要求,而是雷打不动的每月只固定购买几本;不仅如此,我还要求她每次的读书时间最长不许超过20分钟,一旦到了时间,就必须放下书本去玩或者去做一些其它事情。

阅读的兴趣来源于孩子本身的喜好

女儿读小学之后,阅读的好处越发的体现出来!首先是她的读题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往往做习题时,都要依靠老师帮忙读题,有时候还要给孩子解释题目的意思;但女儿却已经能够轻松而游刃有余地独立完成作业了。

她依旧喜欢阅读,而且,因为我对她阅读时间的限制和要求,反而让她提升了阅读的速度。其实我的初衷并非如此,纯粹为了孩子的健康和视力来考虑,才不允许她每次阅读太长的时间。

我一般每个月会为她购买8-10本的新书,她基本在收到新书的一周之内就全部读完了。之后就开始新一轮的反复阅读。我会在她经常反复阅读的一些书本当中,去观察她的兴趣点,作为给她购买图书类别的参照。

记得有位女儿同学的妈妈曾经问我:“你是如何让你家孩子喜欢上阅读的?为何我家孩子就不喜欢呢?”

我问她:“你平时都给孩子买什么书来读呢?”

她说:“最近我家孩子爸爸刚刚给他买了一整套的四书五经让孩子读!但是,他根本就不读啊!”

我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反问她:“这些书您和孩子爸爸都读过了吗?”

她说:“就因为我和他爸爸文化水平都不高,所以才想好好培养一下孩子;现在不是都鼓励让孩子们多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嘛!”

浅谈儿童阅读|“妈妈,你知道土星有多少颗已命名的卫星吗”?

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的是,让孩子读书,兴趣最为重要!让孩子去读那些枯燥晦涩他自己毫无兴趣的书籍,只会增加孩子对阅读的厌恶感。

一年级的孩子,你逼着他去读四书五经,无异于是在毁掉一个孩子对书本的兴趣;以后甚至还可能导致他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家长们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定要从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出发,才能给事半功倍。

引导孩子去思考,与阅读同等重要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的这句话,无疑是告诉我们,读书的过程中,更要学会不断思考。否则你将读过既忘,丝毫不会产生任何的效果和作用。

对孩子亦然,当她读过一本书之后,你要去检验她读书的成果,去尝试着和她聊一聊这本书。当然,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你一定要学会引导她同你聊天的兴趣,切莫摆出父母的架势官方性的问孩子:“你知道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吗?从这本书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

这样的聊天,孩子是不会不会理睬你的!而且,还会因此而增加了孩子对读书这件事情而产生一种无形压力。

浅谈儿童阅读|“妈妈,你知道土星有多少颗已命名的卫星吗”?

你可以试着问她:“这本书里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你又学习到了哪些新知识快来考考爸爸、妈妈吧!”

“我们一起开动脑筋想一想,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呢?”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呢?”

鲁巴金曾说: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对于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聊天氛围下,一点一点帮助孩子学会阅读、学会思考,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帮助孩子增长书本之外的见识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记得有次听一位育儿大咖讲他的育儿经,他说为了增长孩子的见识,他每年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到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或名胜古迹去旅行。每走到一处这样的地方,他就会让孩子背诵出与这个地方相关的诗词,然后他再结合孩子背诵的古诗词给孩子讲解这一城一迹的历史文化。

是啊!如果你带着孩子到了武汉,站在黄鹤楼前,你让孩子背诵崔颢那首《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孩子对这首诗的记忆和理解必然是十分深刻的!但这样的操作我仍旧认为所能够覆盖的知识面太过狭窄了。只能当做偶然,而不能当成培养孩子的必然。

一方面旅游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太高了,一般普通的家庭根本承受不起;另外一方面,历史文化名城古迹,只是孩子所需增长见识的冰山一角,并不能够覆盖全部知识面。

浅谈儿童阅读|“妈妈,你知道土星有多少颗已命名的卫星吗”?

尤其是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足不出户既能够知晓天下事!那么,“行万里路”这一增加阅历增长见识的方式,也当有了新的释义!我认为这句话可以改为:“行万里心路!”

见识其实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感受,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处处都可增长孩子的见识。宏观可以带孩子看世界、观宇宙;微观可以让孩子去观察一只小蚂蚁、一片叶子的脉络。只要是能够引起孩子兴趣的东西,都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只要让孩子去广泛的接触事物,增加孩子的见闻,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感知和感受,就会不断增长孩子的见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