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真的是毫无作为,是个彻彻底底的昏君吗?

杨广,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导致隋朝灭亡的皇帝,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公元569年出生在大兴,581年被册封为晋王,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在杨广治国期间,各地民不聊生,频繁暴动,隋朝也就在这位皇帝的手中衰落了下去,最后被大唐取代。那么问题来了,杨广真的是毫无作为的吗?其实不然,下面笔者简要分析一下这位皇帝:

屡立战功

公元588年,隋朝出兵伐陈,当时刚满20岁的杨广成为了统帅,并且率兵攻进了建康城内。陈后主投井自尽,剩下的奸佞之臣都被杀掉了,随后清理了皇宫内部的各种奇珍异宝,便班师回朝了。回朝之后,杨广又被晋升为太尉。

590年,江南发生了叛乱,杨广和杨素一起前往江南平叛,成功了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乱。随后杨广留在了扬州任职,在任职期间,杨广表现的十分朴素、礼贤下士、关心农民,因此赢得了隋文帝杨坚夫妇的欢心,也赢得了朝堂大臣们的赞赏。600年,太子杨勇和隋文帝发生了冲突,杨广趁机而入,使得隋文帝废除了太子之位,立晋王杨广为太子。

隋炀帝杨广真的是毫无作为,是个彻彻底底的昏君吗?


登基称帝

公元604年,隋文帝卧病在床,杨广写信给杨素,询问如何处理隋文帝的后事,岂料这封信落到了隋文帝的手中。恰巧这个时候,宣华夫人入宫向隋文帝哭诉说,杨广在进宫了路上非礼她,这使得隋文帝勃然大怒,大声喊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随后便要废除杨广的太子之位,重立杨勇,岂料杨广先发制人控制了整个皇宫,不久后隋文帝也就去世了,死因我们无从可知,杨广继位。

隋炀帝杨广真的是毫无作为,是个彻彻底底的昏君吗?


为政措施

1.迁都洛阳

杨广继位不久之后,便决定迁都洛阳,但是当时的洛阳已经不适合做为新的都城了,于是杨广决定重建洛阳。隋炀帝杨广迁都洛阳并不是为了享乐的,而是认识到了洛阳的战略和军事地位,于是才决定迁都洛阳的。

<code>《隋书·帝纪第三·炀帝上》载:“(大业元年)三月丁未,诏尙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code>

2.颁布新法

607年,杨广颁布了新的法律:《大业律》。把州改为了郡;改变了度量衡;改官职,也对隋文帝末年的残酷刑罚进行了修改。唐朝的《唐律》就是依照着《开皇律》与《大业律》修订的,由此可见隋炀帝杨广并不是毫无作为的。

<code>“炀帝即位,以高祖禁网深刻,又敕修律令,除十恶之条。凡五百条,为十八篇。五刑之内,降从轻典者,二百余条。诏施行之,谓之《大业律》/<code> 

3.修建运河

隋炀帝杨广下令修建京杭大运河,调用河南、河北和江南等地的民夫高达300万人,累死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后来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对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中央集权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隋炀帝杨广真的是毫无作为,是个彻彻底底的昏君吗?


4.开创科举

杨广继位后,恢复了被杨坚废除的国子监,随后创建了进士科,确定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创建打破了豪门不学无术也可以任职高官的做法,让平民学子也可以有机会当官。

<code>杨广诏令:“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臀力骠壮十科举人。”/<code>

军事方面

公元605年,杨广大败契丹,使得契丹俯首称臣。615年,随着突厥的崛起,隋炀帝被突厥包围在了雁门关,幸好得到了李世民等人的救助。

607年,派遣使者前往琉球岛招安,琉球不从,于是在610年隋炀帝杨广派兵攻打琉球,打败了琉球人,俘虏了大量的男女。

三征高句丽,隋炀帝在位期间曾经三次征讨高句丽。但是三次征讨都以失败告终,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和财力,还征用了大量民夫,造成了隋朝末年土地无人耕种,社会经济受到了巨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隋朝末年爆发的农民起义。

隋炀帝杨广真的是毫无作为,是个彻彻底底的昏君吗?


国灭身死

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随后攻进了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618年,杨广当时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宇文化及发动了叛乱,杨广自缢身亡,终年50岁。

隋炀帝杨广真的是毫无作为,是个彻彻底底的昏君吗?


总结: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制定了新法律,开创了科举制度,从这里来看这位皇帝并不是没有做为的。后期的杨广开始穷兵黩武,不管百姓的死活,只顾着自己享乐,这也是隋朝灭亡的原因。所以笔者认为这位皇帝并不是没有做为的,可以说是功过相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