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好還是夜跑好?這個獲諾貝爾獎的正確答案,你未必知道

運動圈裡,晨跑好還是夜跑好,是經久不息的話題,這一次,咚妞先提出結論——其實這兩者沒有確切的高下之分。

但是,近年來有一項獲得了諾貝爾獎的生物鐘研究,給出了不一樣的建議,來跟咚妞一起來了解下最科學、符合人體生物學的運動時間吧!

晨跑和夜跑,差別在哪兒?

除了霧霾地區和秋冬季節外,一般來說,晨跑的清晨空氣質量都會稍好一些;有許多人擔心晨跑會導致低血糖,這個問題咚妞之前討論過,也是不存在的:

一整夜的休息耗能極低,壓根就不存在糖原消耗殆盡的情況,即使晨起空腹跑步,也至少可以維持2小時左右的運動而不發生低血糖。

而夜跑,是消除一天工作疲勞的最佳方式,有人說,下午下班時,我感覺自己已經很累了,沒有力氣再跑步。此言差矣,伏案工作一天,身體幾乎沒有活動,怎麼會感覺身體很累呢?

大家所說的累其實就是指的大腦疲勞、心理疲勞,俗稱“心累”。這時你不妨夜跑個三五公里,跑步使人身體疲憊時,能讓大腦得到休息,這在專業術語上稱為“交互抑制”。

可以看到,晨跑和夜跑,都有自己的好處,不過,隨著諾貝爾生物和醫學獎的揭曉,“生物鐘”的概念有了科學的支持,研究成果中更是清楚指明瞭一天當中,什麼時候最適合跑步!

價值740萬的生物鐘研究

3位美國遺傳學家:傑弗理·霍爾、邁克爾·羅斯巴希、邁克爾·楊。把玄乎的生物鐘,給研究透了,拿到了價值740萬人民幣的獎金。

什麼是生物鐘?

地球自轉一週24小時,生物接收到的光照變化有固定週期。因此地球上的幾乎所有生命,為了適應晝夜變化,都發展出了自己的一套調節自身生理和行為活動的模式,人體自然也不會例外。

簡單說就是你體內有個機制,會在最合適的時間給各個器官發信號,告訴它們到點了,起來嗨。

下面是全球公認最健康的作息時間表

絕對價值無窮!

7:00 起床的最佳時刻

打開臺燈,告訴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儘快從睡眠中醒來,調整好生物鐘。醒來後需要一杯溫開水,水是身體內成千上萬化學反應得以進行的必需物質,飲水幫助每一個缺水的細胞都重新活力四射。

7:20-8:00 吃早飯

一上午專注的工作學習,需要正常的血糖來維持,因此為自己準備一份豐盛的早餐是必須的。

8:30-9:00 避免運動

清晨並不是運動的最佳時間,因為此時免疫系統功能最弱,你可以選擇步行上班,或者低強度的瑜伽,都是很健康的。

9:00-10:30 安排最困難的工作

學習工作的最佳時間,頭腦最清醒,思路最清晰的時間段。千萬不要把寶貴的時間用來看電影、逛淘寶。

上午吃水果是金,水果的營養可以充分的被身體採納。而且此時血糖可能會有一些下降,讓身體無法專心工作,水果是最佳的加餐食物。

午後,是思維最活躍的時間

非常適合做一些創意性的工作。想一想工作中的創新,即使是微小的改善,日積月累也會有巨大的成就。

19:00 最佳鍛鍊時間

晚餐後稍作休息,這是人體最適合運動的時刻。你可以選擇相對溫和的快步走,也可以慢跑或游泳,根據個人需求進行體育鍛煉,既可以消耗晚餐熱量,也能夠輕鬆瘦身!

以上就是提煉出的作息建議,夜跑的朋友們偷著樂吧~

試圖顛倒生物鐘的作息,會為身體留下抹不掉的痕跡,健康作息才是身體能量源源不盡的保證。

不過覺得,晨跑夜跑,都是大家在百忙之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時間,來進行鍛鍊,這種堅持,早就遠遠超越了不願鍛鍊的人們。所以,能調整就改進,不能調整,堅持跑步的你,也早已是一位人生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