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年初以來,疫情對國際國內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尤其是全球產業鏈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未來全球產業鏈將會向兩個方向演變:一是在縱向分工上趨於縮短。二是在橫向分工上趨於區域化集聚。

疫情後全球產業鏈演化可能的結果,第一是形成全球產業鏈集群;第二是形成下述的“雙重嵌入”模式,這與目前沿海地區尤其是長三角嵌入全球價值鏈(GVC)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這將對全球產業競爭和長三角的產業發展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原文 :《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作者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 劉志彪

圖片 |網絡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雙重嵌入”與全球產業鏈集群競爭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長三角地區企業嵌入GVC的方式,是一種“雙重嵌入”模式,即企業既嵌入GVC,也嵌入地方性產業集群,地方經濟和產業鏈格局是“條狀”齧合形態的區域開放型經濟。在中國的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省,可以發現大量密集佈局的這種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產業集群。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中的企業抱團嵌入GVC,與單體企業孤立嵌入GVC相比,在全球產業競爭中具有很多優勢一是集群內大量的民營中小企業,與外資或國資背景的大型企業之間形成發達的生產技術網絡,以此提高效率。二是可與本地高校、科研機構、產業界及其地方政府之間形成根植性的地方創新系統,為集群中的企業提供溢出效應。三是可依託公共機構提供的各種生產性服務,克服在功能升級時面臨的缺乏資源、人才、技術和能力的困難。

疫情後全球產業鏈的演化趨勢,與長三角的“雙重嵌入”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從空間上來看,一個是原本就是以條塊狀經濟形態參與全球競爭,一個是要從縱向外包格局迴歸區域化集中發展,兩者都要發揮集聚經濟的功能。從開放角度看,產業鏈的區域化集聚發展,並不意味著封閉,而是要廣泛吸收全球先進生產要素,吸引外資或接受外包訂單。

這種演化中的全球產業鏈集群,與長三角企業的“雙重嵌入”模式的區別在於,一是後者中的“鏈主”或產業鏈龍頭,往往是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二是在全球垂直分工體系中,目前長三角企業“雙重嵌入”的仍然是加工製造環節,而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處於“微笑曲線”的兩端,從事研發設計等高端環節。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這意味著兩者的區別只是在發展的程度和水平上。

隨著中國產業鏈集群的進一步開放和升級,未來全球產業的分工和競爭態勢,將會從過去的產品內分工為主,轉向集群分工為主。可以預言,這會使長三角地區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狀態出現新變化,由此出現的全球化競爭,也將由過去跨國公司總部與供應商的競爭格局,轉化為產業鏈與產業鏈、產業集群對產業集群的競爭,競爭者對最終市場的爭奪也將更加激烈,這將促使競爭的程度和水平空前提高。對此,長三角地區的企業和政府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迎接全球產業鏈重組的政策行動

未來長三角地區在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必須要重點打造一批空間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緊密協同、供應鏈集約高效、規模從幾千億到上萬億的戰略新興產業鏈集群。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第一,依託國內經濟大循環,來實現市場強鏈。未來中國經濟高水平開放的形式,可能是基於內需的經濟全球化模式。具體思路是要把GVC與國內價值鏈(NVC)銜接起來,通過加強沿海地區與內地和東北地區的互動,沿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倡議的聯動,使國內經濟循環成為促進全球產業鏈集群成長的強大因素。為此,長三角地區一是要利用內需吸引力虹吸全球先進生產要素,發展區域創新經濟;二是要加強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利用全球化城市平臺吸引更多的科技和知識,同時爭取把中國的創新成果與世界分享。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第二,營造專業服務環境,通過加大產業鏈招商等手段,實現引資緊鏈。過去長三角地區在實踐中發明的“產業鏈招商”辦法,為地方製造業產業集群融入經濟全球化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未來,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技術產業發展,不僅需要政府的“放管服”改革和職能轉變,更需要能夠為其提供知識技能密集的專業化服務環境,如很多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提供大學人才培育、IDC服務、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條件。

第三,強化專利戰略,以密集的研發投入等手段,實現技術補鏈。在具體操作上,建議由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中的政府機構牽頭,一方面在產業鏈集群中尋找本集群關鍵技術和環節的缺失和瓶頸,另一方面要用好國家花費巨資建立的全球專利庫數據,查詢該類技術的研發人信息,做到有的放矢地招商引技,或制定有針對性的研發投入策略。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第四,鼓勵併購重組,進行集體行動,實現組織固鏈。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雖然星羅棋佈,但是它們在組織特徵上,往往呈現出產業耦合性和聚合力差,缺少組織、缺少協同,往往在參與全球競爭時壓價和過度競爭。實施組織固鏈戰略,就是要按照集群對集群的競爭思路,一是要對集群內處於同一條產業鏈的企業,進行大規模資產重組或業務整合,用產權聯繫形成緊密的縱向一體化大型企業;或者用外包合約方式,形成業務上具有緊密聯繫但產權上具有縱向非一體化的特徵的企業群體。二是可以多途徑、多渠道、多辦法引進不同類型所有制、不同規模、不同地區和國家的企業來集群集聚,以便相互競爭和相互學習,提升集群的發展水平。三是全面引進世界主要國家的“大買家”或“鏈主”與集群內企業鏈接,使“鏈主”之間產生一定的選擇和競爭供應商效應。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713期第1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點擊社會科學報關注我們


年初以來,疫情對國際國內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尤其是全球產業鏈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未來全球產業鏈將會向兩個方向演變:一是在縱向分工上趨於縮短。二是在橫向分工上趨於區域化集聚。


疫情後全球產業鏈演化可能的結果,第一是形成全球產業鏈集群;第二是形成下述的“雙重嵌入”模式,這與目前沿海地區尤其是長三角嵌入全球價值鏈(GVC)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這將對全球產業競爭和長三角的產業發展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原文 :《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作者 |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 劉志彪

圖片 | 網絡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雙重嵌入”與全球產業鏈集群競爭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長三角地區企業嵌入GVC的方式,是一種“雙重嵌入”模式,即企業既嵌入GVC,也嵌入地方性產業集群,地方經濟和產業鏈格局是“條狀”齧合形態的區域開放型經濟。在中國的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省,可以發現大量密集佈局的這種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產業集群。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中的企業抱團嵌入GVC,與單體企業孤立嵌入GVC相比,在全球產業競爭中具有很多優勢一是集群內大量的民營中小企業,與外資或國資背景的大型企業之間形成發達的生產技術網絡,以此提高效率。二是可與本地高校、科研機構、產業界及其地方政府之間形成根植性的地方創新系統,為集群中的企業提供溢出效應。三是可依託公共機構提供的各種生產性服務,克服在功能升級時面臨的缺乏資源、人才、技術和能力的困難。


疫情後全球產業鏈的演化趨勢,與長三角的“雙重嵌入”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從空間上來看,一個是原本就是以條塊狀經濟形態參與全球競爭,一個是要從縱向外包格局迴歸區域化集中發展,兩者都要發揮集聚經濟的功能。

從開放角度看,產業鏈的區域化集聚發展,並不意味著封閉,而是要廣泛吸收全球先進生產要素,吸引外資或接受外包訂單。


這種演化中的全球產業鏈集群,與長三角企業的“雙重嵌入”模式的區別在於,一是後者中的“鏈主”或產業鏈龍頭,往往是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二是在全球垂直分工體系中,目前長三角企業“雙重嵌入”的仍然是加工製造環節,而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處於“微笑曲線”的兩端,從事研發設計等高端環節。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這意味著兩者的區別只是在發展的程度和水平上。隨著中國產業鏈集群的進一步開放和升級,未來全球產業的分工和競爭態勢,將會從過去的產品內分工為主,轉向集群分工為主。可以預言,這會使長三角地區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狀態出現新變化,由此出現的全球化競爭,也將由過去跨國公司總部與供應商的競爭格局,轉化為產業鏈與產業鏈、產業集群對產業集群的競爭,競爭者對最終市場的爭奪也將更加激烈,這將促使競爭的程度和水平空前提高。對此,長三角地區的企業和政府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迎接全球產業鏈重組的政策行動


未來長三角地區在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必須要重點打造一批空間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緊密協同、供應鏈集約高效、規模從幾千億到上萬億的戰略新興產業鏈集群。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第一,依託國內經濟大循環,來實現市場強鏈。未來中國經濟高水平開放的形式,可能是基於內需的經濟全球化模式。具體思路是要把GVC與國內價值鏈(NVC)銜接起來,通過加強沿海地區與內地和東北地區的互動,沿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倡議的聯動,使國內經濟循環成為促進全球產業鏈集群成長的強大因素。為此,長三角地區一是要利用內需吸引力虹吸全球先進生產要素,發展區域創新經濟;二是要加強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利用全球化城市平臺吸引更多的科技和知識,同時爭取把中國的創新成果與世界分享。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第二,營造專業服務環境,通過加大產業鏈招商等手段,實現引資緊鏈。過去長三角地區在實踐中發明的“產業鏈招商”辦法,為地方製造業產業集群融入經濟全球化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未來,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技術產業發展,不僅需要政府的“放管服”改革和職能轉變,更需要能夠為其提供知識技能密集的專業化服務環境,如很多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提供大學人才培育、IDC服務、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條件。

第三,強化專利戰略,以密集的研發投入等手段,實現技術補鏈。在具體操作上,建議由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中的政府機構牽頭,一方面在產業鏈集群中尋找本集群關鍵技術和環節的缺失和瓶頸,另一方面要用好國家花費巨資建立的全球專利庫數據,查詢該類技術的研發人信息,做到有的放矢地招商引技,或制定有針對性的研發投入策略。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第四,鼓勵併購重組,進行集體行動,實現組織固鏈。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雖然星羅棋佈,但是它們在組織特徵上,往往呈現出產業耦合性和聚合力差,缺少組織、缺少協同,往往在參與全球競爭時壓價和過度競爭。實施組織固鏈戰略,就是要按照集群對集群的競爭思路,一是要對集群內處於同一條產業鏈的企業,進行大規模資產重組或業務整合,用產權聯繫形成緊密的縱向一體化大型企業;或者用外包合約方式,形成業務上具有緊密聯繫但產權上具有縱向非一體化的特徵的企業群體。二是可以多途徑、多渠道、多辦法引進不同類型所有制、不同規模、不同地區和國家的企業來集群集聚,以便相互競爭和相互學習,提升集群的發展水平。三是全面引進世界主要國家的“大買家”或“鏈主”與集群內企業鏈接,使“鏈主”之間產生一定的選擇和競爭供應商效應。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713期第1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拓展閱讀

關注 | 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在全球範圍內贏得“時間差”

借“強鏈固鏈”東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產業協作 | 社會科學報


“雙重嵌入”模式:建設長三角全球產業鏈集群 | 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