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隨便對孩子開玩笑

本文共2117字

預計閱讀4分鐘 與你分享

請不要隨便對孩子開玩笑


請不要隨便對孩子開玩笑,他們會當真的。

說實在的,我一直不太喜歡成年人對孩子隨便開玩笑。他們自以為那是在逗孩子開心,自以為在活躍交流氣氛,自以為玩笑話過去了,便如輕煙薄霧般隨風而散。殊不知某些不恰當的玩笑話,可能會給孩子的一生埋下不安全的隱患,帶來永久的傷痛。

玩笑1:你不是我親生的

“你不是我親生的,是從XX路邊的垃圾桶裡撿回來的。”這個玩笑,相信絕大多數朋友都中招過,還樂此不彼地在自家孩子身上繼續實驗。

為增加玩笑的可信度,也為了達到更好的反差效果,有些大人還會煞有其事地描述事情發生的細節,比如時間、人證、物證等等,以證明自己所言非虛。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心思細膩,敏感的孩子極有可能信以為真,從此揹負被親生父母拋棄,寄人籬下的重重心事,偷偷摸摸踏上莫須有的尋親之路。文友梅姐姐在《遇見|親生父母》一文裡,就曾寫到這類玩笑給她帶來的無限傷痛。

這真是逗娃一時爽,害娃一生苦。


請不要隨便對孩子開玩笑

玩笑2打死了就不要了

有一次,我與倪在房間裡玩笑打鬧,可愛多上來拉架不成,只好在一旁生氣大喊:“別打啦,等下把我媽媽打死了。”

倪當時正在興頭上,哪捨得停手,便隨口應他一句:“打死了就不要了。”

“打死了,我就沒有媽媽了。”想到以後的日子裡,可能沒有媽媽的陪伴,可愛多立馬嚎啕大哭,“我爸爸把我媽媽打死了!”傷心的淚珠一顆顆從他的臉上滑落,直至將紅撲撲的小臉兒完全淹沒。

可愛多的真心話令我與倪哭笑不得,玩鬧不得不立即終止。

“媽媽沒死,媽媽還活著!”我趕快跑到可愛多的面前晃盪,宣告媽媽還活著的事實。

“剛才我真的以為你要被爸爸打死了。”一說完,可愛多立刻撲到我的懷裡,情不自禁地嚶嚶哭泣。

“謝謝你這麼在意媽媽,不過媽媽真的沒事。”我緊緊地摟著瑟瑟發抖的小人兒,跟他柔聲解釋道,“爸爸媽媽剛才在開玩笑,不是真的在打架。”

“就是在打架,我都看見了!”可愛多不贊同我的說法,也不肯相信我的解釋,堅稱自己所見為真。

後來,隔了好長一段時間,他才慢慢從這種驚恐、失落的情緒中走出來。

請不要隨便對孩子開玩笑


玩笑3:你媽更愛你哥

小時候,親戚、鄰居們經常對我磨耳根,“你媽更愛你哥,你爸才是最寵愛你的那個人。”

因為這句玩笑話,從小到大,我一直與媽媽心有隔閡。心中默認愛我的人只有爸爸,媽媽是屬於哥哥的。

媽媽從小就訓練我洗衣、做飯、擦地,洗碗,我也認為是偏心所致,因為媽媽很少這樣要求哥哥。

直至幾年前,媽媽親口對我解釋,這個天大的誤會才得以化解。“我從小培養你做家務,只是為了讓你早日學會自力更生,成家以後不被旁人說閒話。”

至於偏愛,“你和你哥都是我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說我更愛誰呢?”那不過是旁人開的玩笑而已。

請不要隨便對孩子開玩笑


玩笑4:你是家裡多餘的

前幾天,倪一臉正經地對可愛多宣誓主權,“這個家是我和媽媽的,房產證上只有我和媽媽的名字,沒有你的名字。

可愛多一聽這話,立刻糾正道,“不對,這是我們三個人的家,房產證上有我的名字。“

“我和媽媽還有結婚證,結婚證上也只有我和媽媽的名字,沒有你的名字。” 倪興致勃勃地繼續說,“媽媽是我的,你是多餘的,這個家沒你的份。”

“不對!”可愛多的怒火瞬間被點燃,嘶吼反擊道,“媽媽是我的,這個家有我的份!”

眼見兩人劍拔弩張,我趕緊出來調停,“這個家是我們三個人的家。我是爸爸的老婆,是你的媽媽,但我不屬於你們任何人,我屬於我自己。”

誰知,一波未停,一波又起。倪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挑釁。”

“媽媽說了,明天讓我做菜。明天,我就只做我和媽媽喜歡吃的菜,做魚、蝦、貝殼、海螺、螃蟹……就這五個菜。”

“不行,還要做青菜和雞蛋。” 可愛多一聽菜譜裡全是自己不喜歡吃的菜,立刻發出抗議。

“明天我主廚,我說了算,就這五個菜。”

可愛多見爸爸固執己見,轉而向我求助:“媽媽,明天你做菜,做我喜歡的菜,就只做青菜和雞蛋。”

我還沒來得及答應,倪又火上澆油,“我等會去買麥當勞,跟媽媽一起分享,沒你的份。”

這下,可愛多徹底炸毛了,怒氣衝衝地跺腳道,“哼,我和媽媽也去買麥當勞,沒你的份。媽媽,你陪我去買!”說著,就拽著我的衣角要出門去買。

倪三番五次故意挑釁,令我勃然大怒。“你怎麼能跟孩子開這種玩笑?可愛多分不清玩笑和真話,會把一切都當真的。”

“我在跟他開玩笑,你這麼生氣幹嘛?”倪覺得我這火氣來得莫名其妙,破壞了他的親子互動。

“你這不是開玩笑,是挑釁,是故意找茬,讓人聽著很不舒服,也會讓孩子傷心的。”我要求倪保證,下次不再跟可愛多開這樣的玩笑。

雖萬般不情願,可倪還是答應了我的請求。

歷經這次不恰當的玩笑,倪也最終自食惡果。可愛多記恨了他好幾天,見他就躲,不願親近。

請不要隨便對孩子開玩笑


記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裡,曾就開玩笑有過這樣一段闡述: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逗”孩子是以兒童的快樂為前提,指成年人把自己放到兒童的位置上,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製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其中包含著童心、快樂,甚至幽默和智慧。

“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是羞辱、擔憂和失落。

請不要隨便對孩子開玩笑


因此,請大人們跟孩子開玩笑時,注意掌握分寸,把握尺度,切莫過分。孩子們雖單純可愛,天真善良,但不代表他們可以被“愚弄”,被欺騙,被惡意挑釁。

歡迎大家給我留言,探討這些年你最討厭或最喜歡的玩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