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的活期存款紛紛下架,銀行的這類存款還能買嗎?

4%的活期存款紛紛下架,銀行的這類存款還能買嗎?

作者:小斯

2018年初,貨幣政策風向轉變,市場利率迎來拐點,貨幣基金收益率也開啟下跌模式。從年初的4%以上跌至年中的3.5%左右,萬份收益也跌破1元,投資者明顯感覺出收益在不斷縮水。

富民寶高調亮相,掀起民營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發行潮

正是這個時候,富民銀行的“富民寶”高調亮相,50元起存,活期利率4.7%,保本保息,365天隨存隨取,支持大額快速贖回,實時到賬。這類產品被賦予了“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的稱號,似乎全方位碾壓以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熱度迅速上升,吸引了大批年輕的用戶。

實際上,富民寶並非第一個推出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民營銀行,早在2016年,網商銀行就推出了同類產品定活寶,只不過當時利率不算太高,和貨幣基金相比沒有明顯的收益優勢,所以未能引起大眾關注。

為什麼活期存款利率能高達4.7%?

根據富民銀行的解釋,富民寶的底層資產是5年期定期存款,儲戶持有未滿5年提前支取,相當於把存款收益權轉讓給第三方金融機構,比如信託公司,所以既能做到高利率,又能做到高流動性。

富民銀行的這種說法似乎經不起推敲,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儲戶買了這類活期存款,資金進出會非常頻繁,這樣信託公司就需要源源不斷地接手儲戶轉讓來的存款,但信託公司容納的資金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次儲戶提前支取,資金就要轉到信託公司這邊來。

所以,所謂的“存款收益權轉讓”只是個幌子而已,實際上就是民營銀行在高息攬儲。

投資者可不會想那麼多,銀行的存款還能不安全嗎?富民寶很快就成了2018年夏天最火熱的產品,存款規模急速擴張。

就如同當年餘額寶的推出一樣,短時間內吸引了大批的寶粉,其它金融機構也不甘落後,也紛紛推出了同類的寶寶類理財產品。富民寶也起到了餘額寶一樣的帶頭作用,隨後,其它民營銀行也很快推出了同類的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產品說明與富民寶如出一轍,包括眾邦銀行的眾邦寶、藍海銀行的藍寶寶、蘇寧銀行的升級存、百信銀行的智慧存等等,相關產品多達10款左右。

這些產品在金融金融、度小滿理財、小米金融及各大民營銀行的APP可以買到。

除了現金管理類產品之外,民營銀行還推出了靠檔計息的智能存款,利率也非常有吸引力。比如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存滿1個月利率就可以達到4%,存滿1年能達到4.5%。億聯銀行、藍海銀行的5年期智能存款利率甚至能達到5%、6%以上,完全顛覆了老百姓對於存款利率普遍較低的印象。

4%的活期存款紛紛下架,銀行的這類存款還能買嗎?

民營銀行為何能推出利率如此之高的存款?

我國的民營銀行起步時間比較晚,直到2014年銀監會才通過首批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2015年天津金城銀行、深圳微眾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均拿到“通行證”,是我國首批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截至目前,共有17家民營銀行開業運營。

所以,最早的民營銀行現在也不過只運營了4年而已。

民營銀行沒有實體網點,所有的業務都要通過網上辦理,這就給民營銀行吸收存款製造了很大的困難。即使像微眾銀行、網商銀行這樣可以通過微信、QQ和支付寶倒流的民營銀行,吸收存款也不容易,就更別說其它民營銀行了。

通過微信和支付寶買理財的大多是年輕用戶,但是存款的卻大多是中老年用戶,而中老年用戶普遍不願意在網上辦理存款業務,對民營銀行普遍不認可。

所以,對於民營銀行來說,只能依靠高息去拉存款。年輕人對資金的靈活性要求比較高,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再高,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不是很大,但是活期存款利率又不能設置得太高,於是民營銀行才想出來推出“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這個妙招。

此外,民營銀行沒有實體網點,節約了大量的網點和人工成本,而且民營銀行的貸款利率也要更高,所以現實情況允許其發行利率更高的存款。

監管出手,創新型存款受到管制

正當民營銀行的創新型存款風風火火之際,2018年12月,監管突然出手,遏制了民營銀行大肆擴張的局面,認為創新型存款存在流動性風險,要求對此類產品“限價限額”。所謂的限價指的是利率不能過高,限額則指的是要定額髮售,規模不能擴張得太快。

監管的擔心是合理的,活期存款利率竟然能達到4%以上,在經濟繁榮時期或和平時期沒什麼問題,但是在經濟下行期就有問題,如果遇到了金融危機或銀行業系統性危機,儲戶集中擠兌的可能性很大,屆時整個行業都將面臨流動性風險。

監管一出手,民營銀行自然不能不聽,隨即微眾銀行就下架了智能存款+,蘇寧銀行也下架了升級存,其它民營銀行也紛紛下調創新型存款的利率,並且限額髮售,如果每天的額度售罄了,就只能等到第二天再買了。

富民銀行的富民寶利率從最高的4.7%一路下調至4%,其它產品利率也同樣持續下跌。目前該類產品的利率在3.5%-4.1%之間。

即使利率下調,但是仍然要遠高於貨幣基金,因為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已經降至2.5%左右,創新型存款的利率優勢仍然很大。

但進入4月份以來,該類產品越來越難買到,即使定了鬧鈴準點搶購,仍然買不到,有些產品是零點發售,但每次到了零點,一點進去就是“售罄”的狀態。這與當年餘額寶限購的狀況很相似。部分產品開始退出,億聯銀行的用億存於近期下架,京東金融上的當日系列產品也下架了。

這很有可能與監管的態度有關,民營銀行的超高存款利率擾亂了存款利率秩序,抬高了銀行吸儲的成本。雖然我國早已實現了狹義上的利率市場化,2015年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便徹底放開,但實際上銀行的存款利率仍然要受到監管的管制和市場的約束。

4%的活期存款紛紛下架,銀行的這類存款還能買嗎?

民營銀行的創新型存款將如何發展?

現在不好說,主要看監管的態度。從目前狀況來看,監管的態度應該是繼續收緊,不排除未來勒令該類產品退出的可能。

短期來看,民營銀行的創新型存款應該會繼續“限價限額”。一方面,利率會進一步走低,有可能降至3%-3.5%之間,即使這樣,仍然要比貨幣基金要高,投資者的熱情不會因此被澆滅;另一方面,為了控制規模過快增長,創新型存款也仍然會繼續限額髮售。

那麼,現階段對於投資者來說,民營銀行的創新型存款還能不能買?還是那句話:且買且珍惜。產品本身風險不大,未來還能不能買到不確定,無論以後民營銀行是否能發行該類產品,已經買了產品的投資者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還是會按照約定兌付本息。

最後想說的是,產品的低風險、高流動性本來就不可兼得,如果活期存款利率超過定期存款利率,那金融市場就亂了套了。民營銀行發展不能急於求成,應該首先將防範風險的基礎打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