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丨愛讀書,找尋精神上的浩瀚故鄉

熱評丨愛讀書,找尋精神上的浩瀚故鄉

今天是第二十五個“世界讀書日”。“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讀書是好事,是美事,是美好的事,也是有意義的事。古往今來,勸讀的詩文不勝枚舉,茲不贅述。

唯有書香最醉人。無論古人手捧卷帙,還是今人手持書本,一提起讀書,人們也許會想到這個詞:書香。時代在變,書籍不僅有香氣,還有聲有色。比如,國家圖書館近日舉行活動邀請讀者一起聽書。由此,牽扯出廣受關注的現實命題,今天我們如何讀書?聽書算不算讀書?是不是隻有讀紙質書才算讀書?

讀屏與讀書。讀屏時代,呼嘯而至。不久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的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保持增長勢頭,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均有所增長。從手不釋卷到手不釋機,越來越多的人適應也習慣了用手機看書。應該說,這也是讀書。從龜甲到竹簡,從帛書到紙張,文字的載體在變,但讀書的傳統沒變,不能說讀紙質書是讀,數字化閱讀就不是讀。

熱評丨愛讀書,找尋精神上的浩瀚故鄉

碎片化與系統化。互聯網時代,碎片化閱讀越來越常見,比如上班乘地鐵路上讀一會,排隊間隙讀一會,工作累了拿起手機讀一會……有人因此感嘆碎片化閱讀弊端明顯,一是讀書時間不完整,二是獲取的信息蕪雜而無甚營養。這種指陳有道理,但不必完全否定碎片化閱讀的意義。歐陽修稱,“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見縫插針瀏覽美文,儘管閱讀不夠系統,但勝過不閱讀。

功利化與去功利化。當前,有識之士倡導讀書去功利化,即別為了讀而讀,別太急功近利。比如一名小學校長曾坦言:“家長總問我們,閱讀有什麼效果?從中能讓孩子認識多少字,能在考試的閱讀題中拿多少分,能對寫作文有多大幫助?”為提高學習水平而閱讀,自然不如為興趣而閱讀,但是,無論為了“充電”還是為了提高成績,乃至應考,只要讀書終究不是壞事。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讀書可滋養心靈,可豐盈精神,可開闊視野,只要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就值得鼓勵和激賞。在這種前提下,無論讀電子書還是讀紙質書,如能從中獲益,就無本質差別。

熱評丨愛讀書,找尋精神上的浩瀚故鄉

如果有時間就慢慢品書,如古人所稱的“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如果工作繁忙,時間緊張,隨便翻翻也無妨。魯迅先生認為:“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換言之,不一定非要正襟危坐地讀才叫讀書,也不一定像大學者那樣窮經皓首地研讀才叫讀書。不以研究為志業的普通人,無須拘泥於嚴謹而莊嚴的讀書之法。

此外,社會上有一種聲音廣為流傳,即讀書要讀經典。林語堂甚至認為不讀“中流的書”。讀經典是對的,人生短暫,不可能讀畢所有的書,把珍貴的時間放在讀經典上是對自己負責。但也不必唯經典馬首是瞻。著名學者陳平原認為,也要讀讀沒有實際功用的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關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連的現當代文學,所有的閱讀都必須有自家的生活體驗作底色,不能讀死書、讀書死。如此建議,值得一聽。

“如果過了若干年,你半夜醒來發現你很久沒有讀書了,而且你沒有什麼負罪感的話,那麼說明你已經墮落了。”無論時代怎麼變遷,無論載體怎麼變化,該讀的書要讀,儘量讀好書,儘量抽時間讀書,擠時間讀書。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而他的閱讀史,則成就了精神上的浩瀚故鄉。閱讀,讓我們的精神發育;閱讀,讓我們更謙卑,也更自信;閱讀,讓我們遇到更好的自己,“看見”更遼闊的人生天空。熱愛閱讀吧,朋友。

(文丨秦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