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怎樣的金融科技人才

我們需要怎樣的金融科技人才

我們需要怎樣的金融科技人才


近幾個月來,各金融機構的招聘信息頻頻可見,金融科技人才成為熱門,包括中國銀行、郵儲銀行、浙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都啟動了相關招聘;各銀行披露的年報也可見其對金融科技人才的重視,平安銀行實現“人才引領”、交通銀行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除了銀行,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也將高科技人才“到位”作為一個宣傳的亮點。

我們需要怎樣的金融科技人才

今年4月,360金融隨四季報高調宣佈,原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員、螞蟻金服人工智能資深算法專家張家興博士加入360金融任首席科學家,負責搭建公司數據AI中臺,打通金融智能全鏈路。對於此次加盟,張家興說是因為該公司數據技術優勢及2.0時代的戰略規劃對其產生的誘惑。360金融則表示,2.0時代規劃的目標,在於實現跨業務、跨金融環節的數據打通和AI能力整合,此舉不僅考驗公司的數據規模和技術積累,更是對專業認識的挑戰和機遇。

按照張家興的說法,他的價值主要來自於其對數據和AI的思考,而他也在尋求能夠實踐思考和創造價值的舞臺。

那麼,對於企業而言,需要怎樣的金融科技人才呢?

為此,《金融時報》記者採訪了一些專家和企業相關負責人。

何為金融科技人才?

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濤認為不能一概而論,現實當中需要對金融科技人才進行更細緻的甄別,就人才特性而言,可分為科研性、教學性、應用性、管理性、技術性、業務性;就人才類型來看,是所有行業通用的技術或業務支撐人才,或是輔助型人才,都是不一樣的;人才分層,中端、高端和普通也不一樣;人才能力,可包括專業性、實戰性、國際性、開放性、敏捷性、可塑性和合作性。就企業的選擇看,百融雲創創始人張韶峰表示,選人他會從硬能力和文化風格兩個角度來考量。

在他看來,金融科技不是簡單的金融與科技嫁接,既通曉金融又熟知技術的兩者兼備人才非常難得;另一方面,金融與科技兩個行當的工作方式、團隊氛圍等也不相同,因此企業希望尋求到能有一定文化認同感或者與企業文化相匹配的人才。

雲南信託總裁助理賈巖認為,就信託公司業務實際而言,最需要的是跨界人才,既懂金融又懂科技,又懂法律,這類複合型人才特別稀缺。還有一些金融科技人士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對人才的需求是隨業務所驅動的。

以金融機構為例,疫情到來,客戶對於線上產品和服務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使得銀行業更加關注線上業務的拓展,相應地,也會激發銀行對金融科技場景、產品、服務以及人才的需求。某銀行業研究員表示,金融企業較以往更加註重用戶,解決用戶的痛點、滿足用戶的需求,提升用戶的體驗,在精細化管理、風控能力和服務水平等方面加大信息化投資。目前其金融科技運用主要聚焦於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方面。以科技企業角度來看,在金融科技1.0時代,包括360金融在內的一些科技企業,依靠互聯網基因,培養了團隊作戰力強、機動性強的“硬核”工作方式,技術的意義更多在於快速、有效的應用。

而伴隨科技手段持續提升,接下來將聚焦數據和人工智能建設,人才需求也會隨之發生改變。據360金融介紹,首席科學家就位後,開始全力打造嶄新的數據智能平臺矩陣,涵蓋實時數據計算平臺、圖數據計算平臺、機器學習計算平臺、智能運營平臺等,全方位推動數據和AI對業務的深度賦能。當前,金融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多方關注。

據瞭解,一些高校已經開始增設金融科技相關學科,或者進行交叉學科的培養,如同時學習經濟與計算機兩個學科。對於推動複合型人才建設,楊濤認為,在金融科技時代,真正複合型人才跨界是很難的,更有效的辦法或許是在原有專業化水平上進行提升,另外,還需強調人才的社會責任、道德倫理、職業精神。“否則正如科技既可以向惡又可以向善一樣,如果我們對金融科技人才的快速培養,更多的引來機會主義人才,引來更多的利用所謂金融科技創新手段來扭曲社會價值的一些創新,這個從根本上不是一個合理化、常態化的現象。”楊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