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实验写作小妙招

SCI是对科研经验的最好总结。一篇论文其实就是对课题的探究,而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写作中对实验的写作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SCI论文实验写作小妙招


1.就是实验一定要自己做,这样才有自己的体验,看别人的结果和自己亲手去做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谁知道你把实验交给别人去做,别人给你的结果是不是真的呢?

2.尽可能地多做实验,如果在一个实验里发现了有趣的东西,不要高兴得太早,说不定是因为实验对象的个体差异,再多做两次,确定这个实验是可重复的再高兴。

3.实验步骤描述要完整。

很多人在撰写论文过程中,都认为结果漂亮才是最好的。也很可能因为这个,他们会忽视或者不重视实验研究步骤的描述。审稿人在遇到这类稿件的时候,很容易给出“研究结果是非常好,但是由于实验研究步骤描述不清楚,对他们的结果感到不能让人信服”。如果刚好你又遇到审稿人“太忙”,则稿件可能直接被拒稿。原因很简单,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实验步骤不对,研究结果再完美,也不能够成立。

4.实验结果拒绝过度“加工”。

研究论文之所以能够发表,是因为作者的研究结果中存在很多以前没有做过或者之前没有的发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实验研究都能够得到好的结果。也因此,很多人为了论文能够“发表”,在研究结果中进行过度“加工”。

第一种类型:直接修改研究结果。通过修改后,所有的实验结果都非常的漂亮,以达到骗过审稿人。

第二种类型:直接采用别人的研究结果。有时候,作者没有做出好的结果,但是,发现他人的研究领域与自己相似,也因此直接将他人的研究结果占为“己有”。或者将他人的英文成果修改为其他语言发表,或者将其他语言的论文修改为英文论文发表。

第三种类型:“挑选”结果。在一个实验结果中,存在部分为阳性结果,部分为阴性结果。为了能够发表,只说阳性或者只说阴性部分结果。很显然上述三种情况如果被发现,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

SCI论文实验写作小妙招


实验的写作中会遇到的问题:

一.有时候有可能会遇到提出问题的科学性不高,也就是说在研究领域操作性和专业性不高,或者受到实验材料的局限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寻找实验外包公司。

二.不遵守数据采集原则,专业角度来说数据采用有随机、对照和双盲等原则,错误的数据搜集原则与提出的问题无法吻合。

三.误差数据的累积,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初次出现的误差,导致后面的数据不准确。

四.每一次阶段性的实验结论错误,导致在综合评价中产生有误差的数据。

总结了实验的写作小技巧,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