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商周分别能历经五六百年?

薅羊毛882


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仁义等古代优秀文化,是统治者治理社会的思想武器和治国之道,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林而不倒原因靠的就是这种文明、这种文化。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一种文明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吸收好的东西,不断的完善,肯定是越走越远。

一、夏商周年表

2000年11月9日,国家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6年5月正式启动。该工程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对历史文化遗址的发掘,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的鉴定以及对古天文学记录的整理,于2000年9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并通过国家验收。

夏代年表

公元前2070--前1600年,历经470年;

商前期年表

公元前1600--前1300年

商后期年表

公元前1300年--前1046年

共历经554年

西周年表

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年表

公元前770年--前256年

共历经790年

二、夏商周的更替与发展

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

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落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到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前256年,秦灭周。

三、为什么夏商周分别能历经五六百年?

1、先秦时期,生产力不发达。

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工具极不发达,人口增长缓慢,私有制的产生契合了当时人们生存需求,让少数人成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和统治者,阶级之间的矛盾并不是非常突出。

2、夏商周的政治体系上总体称为分封制,也就是大部落联盟制度。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其直接统治;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土地上的平民、奴隶分给宗亲、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分封制下,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分封制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了疆土,扩大了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诸侯在自己的封土内,又将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所得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士大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义务。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

3、“为政以德,制礼作乐”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主要原因。

以孝悌治天下,以仁治天下

《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周文王以仁慈之心赢得民心。有一次,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挖出了一些白骨放在旁边,周文王看到了之后,对这些白骨非常地恭敬,立即就为这些白骨举行很隆重的祭祀活动,然后再将这些白骨埋好。旁边的人看了很受感动,他们都说连死人文王都不轻慢,都这样恭敬,可想而知,对于活着的人必然会尽心关怀,爱民如子。所以,周朝很快就以仁慈之心统一了天下,而且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享国年代最长的一个盛世。以仁义来治理天下,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以及人的忠恕之道。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先秦时期,推行以德治国,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

西周制礼作乐

“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礼记·明堂位》)

礼乐文化传统源自远古时期祭祀活动的礼乐传统,经周公改良后,被赋予了人文和理性的色彩,是一套制度与文明的建构。西周礼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乐是乐舞、乐曲的统称,却又不单纯地等同于音。因为乐要通伦理,这便和礼追求等级规范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二者必然地结合到一起,乐成为礼的辅助手段,作为表现社会等级和道德伦理的工具。

礼乐文化秉承了“中和”、“中庸“的内涵,“乐”所代表的是和谐,“礼”所代表的是秩序,礼乐互补、秩序与和谐的统一,才是礼乐文化的精华。统治者就是用这种经过严格规范、具有高度等级性和伦理性的礼乐文化传统去教化民众,既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又起到了“润滑剂“作用,使整个社会有序而又和谐,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整合。

成康之治,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而不用!

“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西周成康时期,以礼治国,崇尚道德教育,实施惠民政策,严格执行法治,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逐渐改善,四方少数民族纷纷来朝!

成康之治大约为公元前1043年--约公元前996年。成康之治中的成、康,即周成王和周康王,二王继武王之后行周公之典,明德慎罚,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并加强了奴隶制中央政权。周成王在周公辅佐下,平定三监之乱,开疆拓土,天下安定。周成王驾崩之后,其子康王即位,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史书称其时“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四、孔子道德学说和政治学说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仁”的思想体现了人道精神,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符合人类的共同追求。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辉煌的大家族,但很少有传承过百年的。而有一个家族却流传了千年,长盛不衰,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家族,这就是孔子家族。现存在的后裔是孔子第80代孙,孔佑仁,孔垂长。


“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无论一个家族,还是一个国家,如果骄奢淫逸、贪图享乐,则其亡也忽焉;如果励精图治,为政以德,则其兴也悖焉。我们要好好的继承先人们留下来的智慧,从自己修身、齐家做起,自然而然能治国、平天下,使团体兴旺,国家发达,传承久远。


家庭教育漫谈


导入语:“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这是非常有名的一首朝代歌。它基本总结了我国历史上比较大的朝代。

而在其中,既有历来为人们赞颂的,强大的汉朝,辉煌的唐朝。也有我们非常熟悉,但是很多人却不怎么喜欢的清朝,更有最近几年一直被人们所推崇的明朝和宋朝,强大的秦朝,当然也有让许多人只是知道一半的元朝。这许许多多的朝代,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中国历史朝代画卷。为我们的历史增添许多美丽的色彩。

夏商周文明的代表之一——四羊方尊

相对而言,我们对夏商周的历史可能比较模糊了。毕竟,他们距离我们实在是太久远,太久远了。

辉煌灿烂的夏商周文明

当然,久远并不代表默默无闻,夏商周文明辉煌,灿烂。它们,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我们文明的根基。跟其他朝代比起来,毫不逊色。

一、中华文明之根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根源在于夏商周文明。

它的辉煌,表现在拥有发达的青铜制造技艺。厚重端庄的后母戊鼎,小巧的四羊方尊,将中国的青铜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

它的辉煌,表现在中华独特的方块文字,据说发源于原始社会陶器上面的图案,而真正形成文字的确是商朝的甲骨文,周朝的金文。

他的辉煌,表现在灿烂的文化与思想起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读来仍然脍炙人口。孔孟的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影响深远。

它的辉煌,表现在它的卓有成效的制度建设。分封制在一些朝代大行其道。而宗法制度则影响中国社会的权力继承顺序,直到现在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二、长寿的王朝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很多人会想到的是“其兴亦勃也,其亡亦忽也”的王朝周期律,知道中国的很多的封建王朝,都过不了三百年的大关。

的确,三百年的大关,对很多的封建王朝来说却是非常难过。

比如强大的汉朝,被王莽拦腰斩断,一分为二,西汉享国210年,东汉享国享国195年。

我们非常仰慕的大唐,就仅仅存在290年。

柔弱的大宋,也被一分为二,北宋享国167年,南宋享国149年。

近年来很多人越来越欣赏的“硬明”,享国276年。

而让我们爱恨交加,评价分化的清朝,则是享国267年。

三百年的大关,却是很难逾越。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三个长寿朝代,其寿命远远超过三百年。就是夏商周三朝。

中华文字的起源之一——甲骨文

我们可以来看看它们有多长寿。

夏朝:大约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到公元1600年,大约延续了470年。超过秦汉两朝的总和。

商朝:大约从公元1600年到1047年,延续500多年。几乎等于明清两代的总和。

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享国791年,有“八百年周朝之称”,已经超过唐宋两代的总和。

中华文明五千年,夏商周三代,就占了1800多年,比整个封建时期几十个朝代的总和仅仅少了300多年(按照传统的说法,从前221年秦朝建立,开始算封建时代)。确实够长寿的。

夏商周长寿的原因

那么,夏商周为什么会这么长寿呢?后来的王朝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四个个。

第一、重要原因:划分方法不同。实际上夏商周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那么长寿。

这个我们主要说说夏朝。

在我们很多人看来,夏朝是一个完整的朝代。共四百多年。

其实,夏朝也曾经像汉朝一样,被拦腰斩断过,而且间断的时间更长。这段历史,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国”。

大禹雕像

夏朝是夏部落建立的政权。原始社会末期,夏部落的大禹在治理洪水过程中建立了赫赫功勋。因此,大禹的威望与日俱增。在大禹的有意栽培下,儿子启的势力迅速壮大。

禹死后,启取代了伯益,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父死子继的“家天下”的时代。建立夏朝。启死后,儿子太康即位。

太康是个不理政事,只顾吃喝玩乐的家伙。经常外出打猎。

这个时候,东夷有穷氏在其首领后羿的发展下,迅速壮大起来,并且趁着太康外出打猎的机会。占领夏朝的都城。并却率领军队在太康归路上拦截。

后羿,也就是那个传说中射下九个太阳的神箭手。这样的神箭手,当然不可能让太康逃跑了。他一箭把太康射死了。自己当了国君。虽然后来有条件让位给少康的弟弟仲康,但是夏王朝每年要给有穷国大量财物。最终还是将仲康杀死,自己做了国王。

但是后羿也不是个多好的家伙,他也跟太康一样,只会吃喝玩乐。所以后来被极富心机的寒浞设计杀害了。寒浞自己当上了国君。天下,从“夏氏王朝”,变成“后氏王朝”,又变成“寒氏王朝”了。

按理说,这时候已经没夏朝什么事了。但是,夏朝命不该绝,仲康有一个儿子,叫做“相”。在后羿篡位的时候,逃跑了。后来被寒浞捉住杀死。但是在死的时候,相的妻子已经怀孕了。后来,生下儿子少康。少康长大之后,灭了寒浞,重建夏朝。

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婚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左传.哀公元年》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复国,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了。

夏朝的中兴之主——少康

像这样,一个王朝被拦腰斩断的历史,中国古代王朝上并不少见。但是,很多朝代因此被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比如西周和东周。西汉与东汉。南宋和北宋。当然,还有西晋与东晋。但是,夏朝并没有这样的划分。

在说说周朝,周朝虽然名义上有八百年之久。但是也分为西周与东周。而东周还被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代。周朝实际掌权的时间,也就是西周的276年的时间。

所以,如果是按照后世的划分标准,夏商周并不是仅仅三个朝代,夏周两朝都有两个部分。虽然还是挺长的。但是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长寿。

商朝是这几个朝代中完全没有中断过的王朝,持续了大约600年。这也够厉害的了。

第二、主要原因:国家的体制不同。

一个国家的体制,往往能够左右国家的命运。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国家的体制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原始社会末期,有组织的国家,有组织的政权开始出现。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夏商虽说是两个朝代,准确来说,不过是两个部落联盟。我们看到,夏商都有许许多多的部落。夏商只不过是这些部落联盟的首领。夏商政权对部落的控制能力,可能就相当于宗主国对藩国的控制力。夏朝君主外出打个猎,都能被敌国迅速探知,并且迅速占领都城,阶段归途。可见敌国离夏政权控制地区多近。也说明夏政权控制对地方的控制力有多小。商朝虽然实力加强了。但是周国的实力迅速壮大,一大半的方国投靠了周国,商朝也没有采取多少防御措施。仅仅把周文王给抓了起来。可见商朝对地方的控制力也是比较弱的。

到了周朝,虽说通过分封制,周朝名义上成了天下共主。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

但是,周朝只是把土地分封给诸侯,通过控制诸侯王间接控制地方。对地方,对国家的掌控能力是比较弱的。

夏商周的体制,决定夏商周王国对国家,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国家处于分散状态。只要国王不要没事找事,好大喜功,基本可以与方国或者诸侯国维持平衡稳定的状态。而地方有什么矛盾,诸侯国自己解决。基本上也不会找上国王。

周朝分封的国家

但是,自从战国到秦之后,封建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了。

封建的君主,在中央,通过三公九卿或者三省六部等等机构控制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也通过州县等机构建立对地方的严密控制网。

整个国家再也不是以前的松散的联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对整个国家的控制能力迅速增强。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地方官员的横征暴敛,人们很容易将矛头指向中央政府,迅速成为引发战争的导火索。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变乱,造成王朝的覆灭。

而且,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以前被分散的邦国被彻底统一或者局部统一,各个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一旦发生民变,各个地方很容易被攻破,或者发动响应,从而造成大规模、全国性的战争。

三、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落后

夏商周时期,是我们所称的“青铜文明”时期。铁器尚未大规模应用。而在中国,青铜的产量也不多。这限制了青铜器的用途。

1、它不可能被大量制造成农具。导致农具主要还是石制工具和骨制工具。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夏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极为落后。为了填饱肚子,人们只好将绝大部分精力花费在辛勤劳作上。

石斧

2、它不可能被一般的奴隶所掌控。

你要反抗,总得有武器吧。就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你也要有兵器可以斩木啊。青铜兵器掌握在大奴隶主手里,下层奴隶根本没有多少武器起来反抗。

在封建时代可就不一样了,虽然封建时代对兵器的管制也是比较严的,但是要弄一把刀可就容易多了。毕竟,铁器比较多。

3、它不可能被广泛制成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的落后,使得各个地方的联系困难。这使得某一个地方的变乱往往只是局限在周围地区,很难扩展到全国范围。因而很容易得到镇压。

四、人口原因:人少地多,人地矛盾不突出。

中国的封建社会,每到王朝的末期,往往是土地集中在少数大地主手中,广大平民百姓则无立锥之地。因而人地矛盾突出。如果政府不能很好的解决人地矛盾,就会引发大规模的社会矛盾,乃至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将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彻底埋葬。

农民起义图

但是在夏商周时期,这样的矛盾基本上不存在。

在夏商周的最为鼎盛的周朝时期,最多也就一千多万人。可能还没有现在的一个大城市的人口多。未曾开发的土地多如牛毛。所以根本上不存在人地矛盾。也就减少了全国性民变的一个爆发点。

结束语:人少地多,减少了人们与政府的矛盾。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则使得发动战乱的成本大大增加。夏商周的松散的管理体制,则使得国家与地方达成一定的平衡。维持一定程度上的稳定。这些,都是夏商周比较长寿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条件,我么你才有了辉煌灿烂的夏商周文明!


填哥嗑历史


关于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其一,人们的有史文化刚开始不久,人们之间交流少,沟通少,对于统治剝削压迫反抗少。其二,做为统治者的国君,大夫,由于国家机器产生的时间也短,还不够完善,他们对人民大众的统治剝前压迫相对还比较轻,所以他们的统治就延续的时间长。

尧、舜基本上还是平民国君,他们的生活和普通百姓没有两样,都参加着生产劳动。大禹治水比普通百姓还要辛苦得多。周初的召公,就在一棵棠棣树荫下办公,处理国事与民讼。用今天的话说叫现场办公。

压迫少,反抗就少。但也不都是这样,夏桀王,啇纣王压榨人民,当然人民就要反抗推翻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