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商制度提升錫期貨交易活躍度

做市商制度提升錫期貨交易活躍度

外匯天眼APP訊 :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持續擴散,全球錫產業鏈供需兩端都受到不小的影響,3月以來錫價波動顯著加大,這給產業鏈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不少企業認為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與套期保值功能在疫情中凸顯。尤其是上期所去年12月在錫期貨上正式引入做市商制度,提升期貨合約價格的連續性,優化縮小合約間的買賣價差,為今年相關錫企的套保避險操作帶來了便利。

企業積極通過套保規避風險

“滬錫做市商制度的推出猶如一場及時雨。在今年宏觀形勢複雜的局面下,滬錫交易的活躍更有利於實體企業進行套期保值及風險對沖。”雲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錫)分析師李泰璋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錫價整體波動加劇。企業不僅面臨疫情下原料端採購困難、採購成本偏高的問題,還面臨著下游銷售訂單驟降、外貿壓力攀升的問題,同時企業還存在常備庫存方面的跌價損失。

他表示,雲錫一直積極運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操作,管理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價格波動風險。“在此次疫情中,除了傳統的賣出保值以外,我們還積極進行買入保值操作降低原料採購風險,以應對疫情危機。”

他告訴記者,滬錫合約引入做市商制度前,只有“1-5-9”三個合約有成交,其餘月份合約基本沒有成交,並且只有主力合約交易活躍,次主力合約交易不活躍,月間合約價差沒有參考性。在滬錫合約引入做市商制度後,滬錫2005、2006、2007、2008合約都出現了連續活躍交易的情況。

同時,隨著做市商制度的推行,當前滬錫的價格發現及套期保值功能得到提升,滬錫沉澱資金從曾經的4億元左右增加到目前的20億元左右,為實體企業參與保值、交割提供了更多的流動性。截至今年4月,滬錫持倉已經達到7.6萬手。

“期貨+升貼水”定價模式被業內認可

在李泰璋看來,隨著滬錫功能逐步發揮,市場參與者逐漸成熟,錫產業鏈上中下游將越來越多地選擇使用滬錫價格作為貿易價格基準。“在上期所錫期貨上市之前,國際錫精礦和精煉錫的貿易定價基本參照LME價格體系,國內現貨報價缺乏一個權威的市場參考價格,國內錫現貨價格走勢和國際錫價的相關性低且存在脫節。”

上期所錫期貨上市之後,期貨點價的模式逐漸被市場接受。生產商、消費商之間的需求差異,包括作價方式的差異,都可以利用期貨市場解決。“現貨買賣價格=期貨價格+升貼水”的定價基準逐漸被整個產業鏈認同,這大大地提升了上游礦山、冶煉廠利用錫期貨套期保值的積極性。

金瑞期貨有色金屬分析師塗禮成表示,隨著錫期貨持倉持續走高,合約連續性不斷增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套期保值有了更多、更靈活的選擇,有助於緩解集中持倉的風險,降低產業客戶的財務成本,並促進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增強中國價格影響力。

“當前全球錫定價有上期所、LME、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市場,其中印尼和馬來西亞市場侷限於當地,在全球的接受度不高。目前市場主要關注滬錫和倫錫價格,滬錫成交量遠超倫錫,定價優勢明顯。同時從行業角度來看,隨著緬礦供應的下滑,我國必然需要從全球其他地區進口錫資源,因此增強中國價格的影響力,對國內進口錫資源是有利的。”他說道。

對於未來,李泰璋表示,滬錫期貨的持倉量和活躍度還有繼續提升的空間。2019年國內精錫產量為14.7萬噸,全球錫產量為33.4萬噸,目前滬錫的持倉量約佔全國產量的一半、全球產量的23%,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塗禮成表示,目前上游減產刺激邊際遞減,供應增加可期。“近段時間的錫價反彈更多是受國內外供應短期收縮的驅動,價格回升到當前位置,印尼錫業龍頭減產積極性已在下降。”他表示,原料方面供應偏緊也有望緩解,剛果比奇礦選廠二季度產量有望增加,國內內蒙古銀漫礦業復產預計貢獻6000金屬噸,部分新項目也預計年內投產。但是反觀實際消費改善並不大,下游消費訂單依舊不樂觀,尤其是傳統消費出口訂單下滑嚴重。此外,雖然短期國內庫存處於低位,但是由於進口窗口持續打開,且下游逐步接受進口錫,進口增量較為可觀,4月預計將超過千噸,將緩解國內偏緊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