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修養叫“不說”。你對此怎麼看?

老孫遁世無悶


“不說”!第一個人倒底是誰?!我陡然間想起《論語》中孔子說的“予欲無言”,就是“我不想說話了!”可是孔子是教書先生,“述而不作”幾乎是他的為學特點,不想說是怎麼會事呢。查了一下,恢復了我的記憶。可能是他的後期,有一天他突然說了“予欲無言”。這時候學生子貢急了,連忙說:“您不說話,我們怎麼記述你的學術思想呢?”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原來孔子這時已經悟到,不說話是另一種思想境界。

我們知道孔子是一直主張“言必信,行必果”,堅信“有德者必有言”的,並且反對“巧言令色”和“言不及義”。很可能到了晚年,他知道該說的都說了,這時候該“慎言”了,而且他也說過“君子謹於言,而慎於行”的話,在學說思想的連貫性上,從“吾道一以貫之”的角度看,這是可以講得通的。用現在的話來解釋孔子上面所說的那句話,可以理解為:“老天爺講什麼話了嗎?它不講話,一切都很有序,地球照樣地轉!”

這種“謹言”思想,影響了後繼文人,成為一種有修養的表現。晉代陶淵明在《五柳生生傳》中就曽描述過“閒靜少言,不慕榮利”的自己,並且說這是上古先人的素質。

當然,之後有人總結出“言多必失”和“禍從口出”的規律,很多人吃了說話的苦,那也是“不說”的另外原因了。


信敏498


這個事情要這樣看,本來一個人看到社會上或者你周圍的人,有不對勁的,應該說,應該指出,使別人知曉,可及時地糾正解決,是對人有好處的。但是也有些人只要是他看不貫的,總是几几喳喳,不管人家是否接受得了,一鍋兒倒出去,亳無策略;還有一些人,專門挑刺,無中生有亂說,達到洩私憤的目的,這種人是我所反對的。

但也確實有些人,總是對事少說為佳,對不關原則不關自己的事,不去費盡心思地去講,覺得多說無宜,以免給人難堪,生怕無形中得罪對方,甚至親朋好友或者上司,往往是嘿嘿一笑了之,有這種舉止的人也確實是一種修養,我也佩服他們。很多地方,我也是這種態度。

但是,我還是總覺得,該說的還是要說出,完全當個好好先生,有時也會引來壞的結果,既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及公共利益。



用戶陳維仁501


最近重新看了電視劇巜老農民》,女主角燈就是這樣的人,個性鮮明,愛憎分明,她和劉大膽的愛情故事真的是令人感動,那麼多的事呀,燈,從不說,她的所為,劉大膽為她在父親墳前哭說的愛呀:爹,我和燈是走進心裡的人呀,我聽你的話沒有和燈結婚,但是,今天我要說,我要和燈在一起……那是倆個一輩子彼此關心,照應的人呀,燈從沒說什麼,只是關鍵時刻用她的行動維護著劉大膽,終了,劉大膽去求婚,燈說:你去河裡擔擔水,見到人便說:我給燈挑水了,我給燈挑水了。燈的喊言真正的是令人驚歎。永遠亮著的燈,永不言敗的燈!委屈也是通過他人之嘴說出的:我的燈永遠是亮淌的,燈是個好女人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