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化隆夯实纪检监察保障以有力举措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增编一期专刊,着重把我县扶贫领域近年来查处的问题通报出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身边人、身边事上吸取教训,让大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随着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纪委常委会通过,该县向各乡镇、部门和单位增印了《清风化隆-扶贫领域典型案例》专刊,对2018年以来发生在本县的20起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集中通报曝光,警醒干部职工从内心深处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位于黄河北岸的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回族自治县,属国家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740㎡的土地上,汉、回、藏、撒拉、土等15个民族人口世代聚居,现共有30.05万人,县辖17个乡镇却有精准识别贫困村144个,占全县行政村的39.8%,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641户36326人,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两年来,化隆县纪委监委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应担之责。全县扶贫领域信访量从2017年的97件下降至2018年的68件,同比下降29%,2019年仅为14件,同比下降79%,信访总量也从全市第一位下降至第四位,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专项监督盯症结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委原副书记、县长罗文祥等人擅自决定将贫困搬迁群众安置到高档小区,以发放购房补贴形式帮助某房地产公司促销商品房…”2017年底,中央纪委公开曝光8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化隆县在易地搬迁工作中失职失责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就是其中一起。

面对扶贫领域信访居高不下、违纪违法问题频发高发等问题,县委、县纪委监委痛定思痛,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制发《关于2018年至2020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关于在扶贫领域开展“三查三确保”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采取专项监督、交叉监督等方式,做实做细扶贫、民生领域监督检查,系统推进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

“近年来,我们采取“1+4”模式,在县扶贫开发局专门派驻1个纪检监察组,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全程监督,并在49个县直单位选配纪检组长(联络员),强化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县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同时,我们开展了2轮扶贫领域专项巡察、1轮工程领域招投标专项巡察和‘回头看’工作,紧盯扶贫领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给予督办和纠正,发现失职失责现象严肃问责。”

“仅2019年,县纪委监委派员参加我局有关大额资金分配、‘三资’处置等重大事项的会议4次,帮助我们发现扶贫领域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6条,有效遏制了分管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县扶贫局长魏廷祥在“清风化隆”发帖点赞。

主题教育重预防

“不能只把警示预防局限在照本宣科上,要开展身临其境的‘感悟式’教育,让干部们通过亲身体验去对照、去检视。”县纪委监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大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一年多来,县纪委监委拓展“清风化隆”廉政品牌,创新开展“以身边案警示身边人”主题活动,提档升级县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接待166个省市县单位8006名干部接受教育,组织436名干部“走进看守所”感受铁窗生活,300余名干部旁听法庭庭审,拍摄服刑人员忏悔录1部,多元性、层次化的主题活动逐步成为干部教育的新途径。

“这是我第一次到法庭接受警示教育,这种零距离、全景式、面对面的教育形式非常有针对性和震慑力。”“今天,县纪委监委班子对我开展了集体约谈,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的问题,着实为我打了一剂预防针。”如今,县乡干部的笔记本上,都能看到这样的感悟。

全县“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氛围日渐浓厚,得益于县委有效发挥主体责任落实,也得益于县纪委监委约谈方式的创新,针对我县部分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滞后、上访缠访突出等问题开展了“班子对班子”警示约谈。与县纪委同步,各乡镇也充分履行职责,对部分村社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工作作风漂浮、执行力不强等问题,由乡党委牵头开展“班子对个人”约谈,及时抓早抓小抓苗头。2018年以来,共约谈乡镇、单位主要负责人139人次,一般干部160人次,有效督促各级党委(组)认真履行“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

严查快办净生态

“海东市化隆县住房和规划建设局原局长尕藏、副局长于海泉、赵忠泰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失职失责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问题…”这是青海省纪委通报的3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之一,也是化隆县纪委监委重点查办的扶贫、民生领域问题线索。

县纪委监委把“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治理作为重点工作,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进行严查严办、快查快办和多轮次、滚动式督办。县委书记领办2件重大疑难问题线索,县纪委监委提级办理谢家滩乡朱家湾村私分低保款案、雄先乡雄先村虚报冒领并私分项目资金案等“微腐败”“蝇贪”现象,2018年以来,全县共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47件,立案42件,给予党纪处分107人,政务处分6人,组织处理130人,移送司法机关11人。

“在查结谢家滩乡朱家湾村私分低保款案后,县纪委信访答复小组对上访人员开展了‘多对一答复’,审理人员现场宣布了对违纪违法人员的处分决定,并及时向我们返还了被私分的低保款,我们公平的享受到了国家的惠民政策,你们的工作做得很接地气。”村民秦占友在收到返还款后,由衷地说道。

信访总量的减少,从侧面反映出了全县“以案促改”工作的成效。去年来,化隆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纪律审查的治本功能,在‘一案三查’的基础上,同步查处监管责任,规范《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的内容和整改方向,组织涉案党委(党组、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以案促改会和现场答复会,举一反三以案促“学”、以案促“改”,实现了案件查办从“治土改水”到“正本清源”的转变。

联点帮扶递温暖

“这些鸡苗大家好好养着,争取卖个好价钱。”说笑间,第一书记孔英明已经把鸡苗分到了贫困户手中。自2016年派驻沙连堡乡以来,他坚持吃住在村,虽然该村已脱贫摘帽,但他却坚持每日走访,及时了解脱贫巩固和生产生活情况,默默地用脚步丈量着对乙什春二村的每一份眷恋,用担当书写着对群众的每一句承诺。

他刚刚分发的鸡苗,也是纪检监察干部们购买的,作为联点帮扶单位,自2016年以来,他们坚持每季度开展1次联点帮扶,目前已累计宣讲惠民政策13次,开展帮扶20余次,送去慰问物资12万余元。

平常唱黑脸、扮包公的反腐铁军,此时露出了柔情的一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谱写着纪检人的助贫脱贫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