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给人生留白,才能活出高级感

懂得给人生留白,才能活出高级感


懂得给人生留白,才能活出高级感

东晋时,太尉庚亮因朝中发生叛乱而逃出京都,打算联合陶侃征讨叛军。

见面之后,陶侃见庚亮风流儒雅、气度不凡,颇有好感,于是邀他一同吃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气氛渐渐融洽,忽然上来一盘薤头,庚亮吃的时候顺手留下薤头根部的薤白。

陶侃问他:“为什么留下薤白呢?”庾亮答曰:“还可以种。”陶侃由此对庾亮大加赞赏。

这就是“留白”这个典故的由来,凡事留有余地,不要穷尽。

庄子也说过:“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虚室生白,意思是,有空余的房间才会显得敞亮,如果房间里堆满了东西,那即使有阳光也无法透进来。

吉祥止止,就是美好的事情不断出现。

人的生活也是一样,如果整日疲于奔命,为了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将自己活成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落得一身的焦灼和疲惫,就无暇欣赏生命中本来的美,也无法拥有真正有效率的生活。

懂得给人生留白,才能活出高级感


懂得给人生留白,才能活出高级感

在热映的电影《你好,之华》中,胡歌演绎的一个小配角收获了无数好评。

虽然胡歌的角色仅仅是客串,但他炸裂的演技,令很多人为之赞叹:

“演技不断在突破!”

“又前进了一步!演技炸裂!”

可以说,在娱乐圈里,胡歌算是稍有的“一股清流”。

在这个流量就是金钱的大背景下,绝大多数的明星都会在自己热度高、受欢迎的时候拼命接戏,唯有胡歌,他在最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了息影。

很多粉丝为之不解:“这么好的时候不多拍戏多可惜!”

但胡歌永远一脸的云淡风轻:“永远都有比我片酬更高的人。”

与其为了赚更多的钱去接一些烂片,不如用这个时间,好好沉淀自我,去读书,去摄影,去思考,去旅游,去感受更广阔的生活。因为,浓墨重彩的辉煌固然是值得羡慕的,但在一切境遇之下保持初心和欢喜,更为难能可贵。

这才是生活的智慧,不被名利和劳碌挤满,而是恰到好处地留出空白,让匆匆赶路的人,能够偶尔停下来修整,然后再次出发,去开拓更辽阔的生活。

懂得给人生留白,才能活出高级感


懂得给人生留白,才能活出高级感

很多爱喝茶的人,都喜欢用那些带有沧桑感的、出自老匠人之手的器具。

而老匠人制作的茶器,通常都是去了器物本身的复杂,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自然,所以那样的壶或者杯子放在那里,会透出一种令人心震撼的简洁和美。

梭罗曾在瓦尔登湖边上,搭建了一个小木屋,独居了2年2个月。他说: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精髓,过得扎实,简单。

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而乔布斯一生在信仰“less is more”,从20多岁时起,他的家居物品少得出奇。一张木桌子、一盏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就是他的整个家。

这些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一生都在做减法,但他们得到了我们羡慕的一切。

懂得给人生留白,才能活出高级感

真正会生活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对物欲控制自如,而不是被物欲所捆绑。

无止境的物欲会让生活变得混乱,自己迷失其中,偏偏忘记了最珍贵的东西。

当我们懂得留白的智慧,就懂得拒绝过分的占有和打扰,我们的五官会变得更敏锐,也更能体会到生活的力量。

懂得给人生留白,才能活出高级感


懂得给人生留白,才能活出高级感

小说《三体》里有一句话:“百忙之中,下一步闲棋是很有必要的。”

在台湾的一个僻静山郊里,有一座隐匿在山水之间的园林精舍,叫春余园子。

它的主人唐白余,曾经是台湾爆火的餐馆“丰华小馆”的老板。在经营“丰华小馆”时,别人艳羡他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他却觉得“日日爆满”的热闹让他有些害怕。后来,他就跑去远郊,建造了这座春余园子。

园子很是清净,草丛里隐着小路,石头随意地放在各个角落里。房间多是宽敞的,摆设也不多,但是窗开得很大,一抬头就是远处的青山白云。

如今,春余园子虽然也作为餐厅接待食客,但每天接待量极其有限,过了限定的数目,就闭门谢客。更多的时间里,唐白余会闲坐在床边喝茶看书,享受生命中这些时光。

懂得给人生留白,才能活出高级感

“一路走来,我的人生已经过了大半。我渐渐知道很多东西是可以舍弃的,而留下来的,应该就是最重要的那个。”唐白余说道。“春余园子,就是我给自己的留白。”

那些曾经忙碌喧嚣的日子,恍如隔世。唯有当下这份闲适的生活,才是真真切切的。

唐白余是幸运的,因为他懂得为自己留白。可是大多数人总是说世界太拥堵,却没想过其实是我们没有给心灵留白。

懂得给人生留白,才能活出高级感

闲暇处才有生活。

倘若心中被太多琐事填满,便无暇真正去感知一切。

倘若生活被挤得拥堵不堪,又去哪里感知生活的美好?

别把你的人生塞得太满,学会给生命留白,学会适当的时候停下来,等一等你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