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去“拯救”正在老去的农村父辈们

今天,为了陪父亲去医院看病,我先一个人来到医院,父亲从老家赶来,在医院看见父亲身后跟着一对七十多岁老人,步履蹒跚跟在父亲身后。

父亲说这两位老人是在路上遇见的,来医院看病不知道怎么挂号,不知道怎么找医生,什么都不知道,子女又在外打工,只能两老独自来到医院看病,想让父亲帮忙挂号,所以,父亲就带他们一起来了。

现在大医院挂号都用自动挂号机,具备预约挂号、取号、交费等各项功能,就像现在银行自助功能机一样,父亲对这些科技类机器也不懂,因此每次来医院我都陪父亲一起。

拿什么去“拯救”正在老去的农村父辈们

取完父亲预约号后,我给老人预约挂号,发现上午的号没有了,于是问老人意见,他们说那就挂下午的吧。

随后我告诉老人需要挂号费,于是看见老人用颤巍巍的手从裤子上取出一个布袋,慢慢打开,里面的钱有一元、五元、十元的,都是皱巴巴的。

我说这个机器只有一百元的才可以,于是老人又从另一边口袋里拿出一百元,看着老人手上的一百元,我想挂号费也不多,就准备用微信帮他支付了,两老连声说不用,最终我还是给老人付了挂号费,两老一个劲儿说谢谢。

挂完号后,因为他们要看的科室刚好和我们一样,所以就一起来到就诊的地方。由于他们的号是下午一点半左右的,而当时才上午十点半,我让两老先在大厅椅子上休息,等下午才能就诊,两老又一个劲的点头说谢谢。

随后我和父亲就开始排队,做各种检查,一直到中午医生下班了,我们准备去吃午饭,在大厅遇见两老在椅子上等待,我问他们要不要去吃饭,他们摇头说已经吃过了,又一个劲道谢谢,还问父亲姓名,说以后有机会去他家坐坐,父亲说有机会一定去,我们就出去了。

拿什么去“拯救”正在老去的农村父辈们

下午我们回来继续未完成的检查,中途特意去提醒老人注意医生叫号,检查快结束时我有事先离开了,父亲在检查结束后也离开了医院。

晚上回来后,听父亲说他走时两老还没看医生,而那时已经快四点了,我猜想肯定是他们错过叫号了,两老耳朵不太好,医院人多嘈杂,医生叫号时可能没听见,然后就错过了。

我有点后悔,应该走时再提醒他们一下,现在想想,不知他们最后是否就诊了,如果没就诊,那他们又白跑一趟;又或许即使就诊了,医生说需要明天再来检查,那今晚他们住哪儿?宾馆他们找不着,不知道怎么入住,或许会在医院走廊上睡一宿,又或许……。

想着这些,思绪万千。

父辈们很多都来自农村,在家务农,现在农村的很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只留下年迈的父母,而父母一旦生病了,儿女不在身边,能靠的就只有自己了,但问题是,他们拿什么来靠自己?

记得一次和父亲聊天,父亲说道一件事。

有一年夏天中午,老家的一位伯娘突然生病,很严重,要及时到医院就医,而伯伯(伯娘的丈夫)体力不够,背不动伯娘去医院,那时村里只有父亲年龄小点,力气也大点,没办法,伯伯只有给父亲打电话,让父亲帮帮忙,父亲赶紧到伯伯家,和周围几个年老的长辈一起将伯娘送去医院。

回想今天看见的两位老人,让我不仅想到老家正在慢慢老去的父辈们,他们一辈子在农村务农,辛苦一辈子,把儿女养大,而如今年迈,儿女不在身边,生病了却无人照顾,不知道怎么办。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而现实是:不远游,衣食忧。面包和亲情如何权衡,这或许是作为子女的我们该认真考虑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