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你應該瞭解的兩種基本定位與路線

在上一篇短文中小編簡要分享了電商運營的基本邏輯公式:曝光率X點擊率X(詢盤)轉化率=成交量,這是在告訴大家現階段的電商運營是一個專業化、規範化、系統化的過程,強調的是“運營的重要性”,不能再有“開1店+配1人+投廣告=出訂單”的簡單粗暴的邏輯定位。

今天小編繼續簡要分享,做跨境電商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市場以及確定定位模式。這裡強調的是“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希望給計劃開拓跨境電商銷售渠道的企業朋友們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方向。

第一:“根據產品選平臺市場”

參考對象:個體/工廠企業—精品路線

這一取向強調的是從自己擁有的產品貨源入手,分析哪些產品品類自己具有明顯的產品優勢,以及該品類的延伸產品自己是否擁有可組織貨源的優勢渠道?跨境電商2C零售,對產品的款式多樣性、規格大小、價格等......具有較明顯的要求;

無論前期我們做了多麼充足的“選品工作”,也不能保證每一款產品都能做成爆款,需要有一個“試運作”的過程。這時候就需要有“產品多樣性”來做保障。這是目前所有電商運營都存在的基本方式(平臺市場不同,賣家的定位模式不同,所採取的的具體方式也會不同)。

工廠計劃開拓自己的跨境電商銷售渠道,培養自己的跨境品牌出海,那麼就得清楚的知道自己所擁有的優勢和劣勢;如就個體工廠而言,產品品類單一,產品鏈短是其明顯的劣勢;但產品價格優勢、產品質量把控、產品優化升級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主動性優勢(這是絕大部分貿易公司無法比擬的)

跨境電商:你應該瞭解的兩種基本定位與路線

從產品貨源出發

第二“根據平臺市場選產品”

參考對象:純貿易公司—鋪貨路線

這一取向強調的是“平臺市場”即分析哪些平臺可以做,對應的國家市場的空間大小,競爭情況如何…等問題。它更適合純貿易型賣家,市場上已有的大型跨境電商貿易公司基本走的都是“廣鋪貨-國內自發貨”路線,當然有實力的賣家會建立自己的海外倉走“廣鋪貨-當地自發貨”的路線,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定位“做寬不做深”(當然市場上還有極小部分的研發型賣家,也走“精品路線”)。

只要你稍微瞭解一下深圳、廣州的跨境電子商務公司,你就會發現他們基本涵蓋全球主流的跨境電商平臺(Amazon、eBay、Wish、Shopee、Lazada等),每一個平臺會有多個店鋪,每一個店鋪會有成百、成千的SKU(一個SKU=一款產品),每年會產生幾億、數十億的銷售額。

跨境電商:你應該瞭解的兩種基本定位與路線

從平臺市場出發

這是個體/工廠企業不能相比的,可現實中小編就發現很多工廠企業老闆說起做跨境電商,就會很自然的盲目的與這些大型純貿易賣家學習,導致在不擅長運營的情況下,盲目選品、盲目備貨、盲目上架SKU,最終基本都已失敗告終。

小編最後再提一點:個體工廠企業做的是“產品”,追求的是“利潤”,然後“賺錢”;純貿易跨境電子商務型企業做的是“模式”,追求的是“現金流”,然後是“分錢”。跨境電商對於傳統工廠企業而言是大有可為的,能明白這一點,才能清楚自己的定位與走向!

跨境電商:你應該瞭解的兩種基本定位與路線

定位不同-模式不同

下一篇預告:《大數據外貿營銷-管理,告別低效、無效工作》

歡迎關注、分享、互相交流~!

【校企合作-外貿&跨境電商-共建生態】倡導者—Nick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