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記得?歷史上令人動容的5大悲壯瞬間,揭露了中國的成長

誰還記得?歷史上令人動容的5大悲壯瞬間,揭露了中國的成長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塞上曲二首·其二》

任何事物都要經歷從謀生存到求發展的過程,如今我們都在計較著個人的得失,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資源,更高的平臺,更大的眼界……

但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在謀生存的時代,那些英雄豪傑們為了國家大業,民族存亡而捨身取義的英雄氣概。正是那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信念帶領著民族一步步走過苦難,奔赴光明。

前有少年將"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的宏圖壯志宣之於口,後有老將將"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豪傑本色踐之於行。翻開沉重又生動的一頁頁歷史,我們瞭解到的不僅僅是成王敗寇的豪情萬許,更能感受到家國天下的大無畏精神,每一次犧牲都像是在夜空點亮一顆星星,時代更替,留下一道壯美的星河。

崖山之後無中華

公元1273年,襄陽城終於在堅守支撐六年後敗下陣來,三年後臨安而已被元軍一舉拿下,

三百一十六年統治的宋王朝面臨滅亡。但張世傑、陸秀夫和文天祥等一眾宋臣並不甘心願意就此投降,帶著年幼的小皇帝繼續組建朝廷維繫宋朝的統治。

誰還記得?歷史上令人動容的5大悲壯瞬間,揭露了中國的成長

無奈元軍在後死死追殺,終於還是來到了決戰的時刻。這場崖山海戰是南宋統治的最後掙扎,決戰的這一天必將是用盡全力才能爭取到存活的機會。

兩軍開始交戰,無奈勢力卻相距懸殊,面對強大的元軍圍攻,宋軍已看破形勢無法扭轉。陸秀夫知道大勢已去,便揹著小皇帝投海自盡,見此情景,宋朝的忠臣也跟隨其後,自願墜入深海。

無數忠軍沒有選擇獨自苟活,紛紛跳海殉國。據史實記載在戰鬥一日就有十萬軍民為國殉命,海面上都是宋王朝的浮屍,雖然失了戰爭勝利,宋王朝統治也徹底結束,但崖山海戰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卻值得萬世敬畏。

睢陽血戰保國家

在安史之亂爆發之時,朝廷完全依仗於長江淮河流域的賦稅勉強支撐,而綏陽是江淮流域的重鎮,一旦失守對朝廷是致命的打擊。於是張巡帶著幾千人堅守睢陽,兵力最多時不過七千人,在經歷了前後四百戰後,竟然先後殲滅了叛軍十二萬人。

在張巡堅守睢陽的十個月裡,朝廷才得以恢復戰鬥力的機會。

誰還記得?歷史上令人動容的5大悲壯瞬間,揭露了中國的成長

無奈持久的戰爭讓睢陽逐漸陷入被動,還是到了被攻破的一天。在城破的那一刻,只剩下了不到四十人的將士。張巡與剩餘的將士知道怎樣戰鬥也無濟於事了,於是選擇當場殉國,留下悲壯的守城身影。雖然睢陽最後還是失守了,但如果沒有睢陽十個月的堅持,唐朝就沒有機會收復長安洛陽,更沒有辦法保全唐朝的統治,是

張巡一隊人的犧牲保全了整個國家的存在。

李定國客死異鄉

作為南明絕代名將之一,李定國曾在滿清入侵時,帶領八萬將士大敗清軍,一舉攻下湖南廣西,先逼殺了清軍主帥孔有德,又在清朝廷增派十萬大軍後轉移戰爭注意力,避開清軍的猛烈進攻,轉設埋伏包圍殲滅滿清敬謹親王尼堪,接連兩次戰爭使得南明抗清戰爭打開了新局面,實現了萬曆朝以來對外戰爭的空前勝利。

誰還記得?歷史上令人動容的5大悲壯瞬間,揭露了中國的成長

雖李定國戰功赫赫,卻遭奸人設計:同為南明軍事領袖的孫可望懷恨在心叛變滿清封王,迫使得李定國遠離家鄉退下緬甸,在緬甸得知吳三桂絞死南明皇的消息後悲痛交加,病倒床榻,留下給兒子的一句"寧可死於荒野,也絕不可投降"囑託便病逝,一生鞠躬盡瘁卻得到客死他鄉的結果,讓人唏噓不已,但他留下的氣節卻值得我們尊敬。

史可法揚州抗清

弘光元年四月,滿清的軍隊一路入侵中原,兵至揚州遇到史可法率軍前來抗清。

攻城不破等待支援的清軍還試圖招降史可法,遭到史可法的嚴肅拒絕。但李棲鳳、高歧鳳、胡尚友、韓尚良一行人為了榮華富貴,相約一同出門投降清軍。眼看著守城無望,史可法卻堅決不降。

"亡與亡,我意已決,即碎屍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城百萬生靈不可殺戮﹗"這是史可法留下的壯烈言語,隨後便以身殉國。他的做法感動了揚州的百姓,大家都選擇城在人在,寧死不降。清軍為了攻城大規模屠殺揚州百姓,短短十天的時間死亡八十餘萬人,這也是歷史上有名的血流成河的揚州十日。

誰還記得?歷史上令人動容的5大悲壯瞬間,揭露了中國的成長

滿軍佔領揚州後,這裡早已經是屍骨成山,找不到史可法的遺體下落,一年後,史可法的義子只得以衣冠下葬於揚州城天甯門外梅花嶺,留給後世的也只有史可法的衣冠冢。張爾藎為他撰寫的楹聯道出了史可法的凜然正氣:"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

張自忠壯烈殉國

1940年,日本不斷髮動對中國的侵略,這一次為了掌控重慶運輸線,日本集結了三十萬士兵於此準備發動棗宜會戰。五月一號,張自忠帶領部隊應戰,此次戰爭持續了半個月的時候,張自忠的隊伍呈現出疲憊狀態,日軍一夜九次衝鋒進攻實在損害張自忠隊伍的戰鬥力,傷亡人數也急劇上升。

五月十六日張自忠已經左臂中彈,但依然堅持指揮作戰。只可惜不管怎麼堅持,敵我兩方的戰鬥實力懸殊過大,堅持到下午四點張自忠的隊伍全軍覆沒,而張自忠本人身中七彈。

誰還記得?歷史上令人動容的5大悲壯瞬間,揭露了中國的成長

無數將士都在抗戰中壯烈犧牲了,張自忠也是其中之一,在彌留之際說出口的不是家兒囑託,而是"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他對國家的情懷是悲壯又真誠的,日軍在張自忠去世後選擇厚葬表示對這位中國將士的尊重。

有戰爭的存在就必定有犧牲,歷史的車輪需要前進,很多犧牲不分對錯,只在於有沒有人願意去為了大家的立場選擇站出來。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不再需要一個英雄站出來拯救眾生,但我們仍然需要英雄的精神鼓舞著我們,同時那些曾經為了大義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也將永遠在我們心中銘記!

文/南宮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