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大西洲“致敬生命”人類數字化身公益項目,用影像與虔誠,向生命致敬。

客家山歌音樂圈的同仁們稱劉鳴鐘為“客家第一胡”。這位64歲的長者,五十餘年前在一群愛好音樂的鄉鄰的薰陶下長大,在酷愛音樂的父親的指引下與二胡結下了不解之緣。原以為只是一點小興趣,卻貫穿了他的求學與工作之路,譜寫出一曲動人的詩歌。而今,儘管他已入古稀之年,卻依舊走在音樂追夢的道路上。


童年時光 結下不解之緣


劉鳴鐘1955年出生在在廣東興寧水口鎮的一個偏僻山村。“童年時期,由於我的家鄉地處比較貧困、偏僻的山區,我們的生活是比較單調的,除了讀書就沒有什麼娛樂了。那個時候,連收音機也是非常稀罕的。當時我們只能從公社廣播裡欣賞到一點音樂,比如我們客家地區的漢調音樂《過江龍》、《磨豆腐》、《採茶調》,還有當時流行的歌劇選段《洪湖水浪打浪》等等…”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客家第一胡”--劉鳴鐘長者


與此同時,他的家鄉有一群愛好音樂的阿伯、阿叔、阿哥和阿姐們。每當夜幕降臨,一天的勞作過後,他們便會通過音樂來調節自己的身心。這些音樂愛好者會聚集在屋前的禾坪或相約在小溪邊,合奏廣東漢調音樂、哼唱客家山歌。在他們的周圍還常常坐著一群欣賞者,劉鳴鐘就是其中一個忠實的聽眾。

劉鳴鐘的父親是一名教師,非常喜愛音樂,得閒時候,他就會拿起一把二胡或小提琴自拉自唱。劉鳴鐘就常常趁父親不在家時,偷偷地拉起父親的二胡,模仿父親的演奏姿態。父親發現劉鳴鐘的這一喜好後,便手把手教他拉二胡,練習簡單的歌曲。就這樣,在鄉鄰的感染中,在父親的薰陶下,劉鳴鐘從小便漸漸表現出了對音樂的痴迷。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劉鳴鐘長者佩戴VR設備,體驗“時空穿越”之旅


跟著父親練了一年後,劉鳴鐘已經可以跟著家鄉的叔叔伯伯們一起合奏了。那時他才10歲,村裡人對他能拉二胡都很好奇,經常叫他在大隊的文藝匯演中獨奏。“”剛開始我也不太好意思,後來給大家表演得多了膽子也就大了。也讓我愈發有練習的熱情了…“在年少的劉鳴鐘看來,這些表演經驗樹立了他的自信心,催生了他對學習音樂的更多熱情。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抱著對音樂的滿腔熱愛,劉鳴鐘時常獨自一人帶上二胡,在村裡的小禾坪、小溪邊練習,有時還拉至深夜。琴絃伴著他度過了美好的少年時期。 高中畢業後,他參加工作被分配去看管河邊的渡船。“那個時候,雖然處境讓人很孤獨,但二胡是我的朋友。”他會在夜晚拿起二胡,對著那川流不息的江河,練習《江河水》、《賽馬》、《子弟兵和老百姓》、《喜送公糧》、《山村變了樣》等民間樂曲,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著。

“當時正是二胡這位‘朋友’傾聽著我心靈的感應,驅散我的孤獨,伴我度過了許許多多個暴風驟雨、寒風凜冽的夜晚。也正是二胡給了我堅定的信念。我當時就暗下決心,’我必須用琴聲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走音樂專業道路!’”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正在進行表演的梅州地方劇樂團


為此,每當有劇團到水口鎮演出,劉鳴鐘就步行十多里到鎮上,坐在樂隊旁邊聽邊學習,並逮住機會向劇團的演員們請教。時間長了,他發現,要想進一步提高,只靠自己自學有難度。

於是,他又萌生了投考劇團和音樂學校的想法。“在我的少年時代,我做過許多夢,其中最難忘的就是夢見自己成為二胡演奏家,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們演奏他們喜歡聽的樂曲…” 對音樂的熱愛不僅滋養著他的內心,更驅動著他追夢的腳步。“功夫不負有心人”。19歲那年,劉鳴鐘被梅縣地區戲劇學校音樂班板胡專業錄取。


勤奮自學 續寫人生新契機


1977年畢業後,劉鳴鐘被分配到平遠山歌劇團任琴師。“從那時起,我便開始自己琢磨作曲,也就是在那時我試著寫了一首二胡獨奏曲《客家歡歌》…”淡淡的回憶在他的敘述中瀰漫開來。劉鳴鐘彷彿再次回到了四十多年前。彼時,他剛剛完成《客家歡歌》創作便得到了文工團副團長馬廷凱的支持,不僅將他推薦到梅縣地區音協參加音樂作品評選,還被當時時任梅縣地區音協主席的劉天一看好,並被點名參加赴廣東省音樂會的演出工作。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1978年高考恢復,劉鳴鐘(右一)積極報考湖北藝術學院(現湖北音樂學院)並被成功錄取


1978年高考恢復,劉鳴鐘積極報考湖北藝術學院(現湖北音樂學院)。他在考試現場演奏了自己創作的這一首二胡曲《客家歡歌》和板胡曲《公社春來早》。演奏一結束,便迎來了主考官李堅雄教授的強烈好奇,“小夥子,你的這兩首曲子叫什麼名字?”當他得知這是劉鳴鐘根據客家蕉嶺長潭山歌素材創作的作品時,又連忙問道,“小夥子,你願意到武漢讀書嗎?”求知若渴的劉鳴鐘當即篤定地回答到,“只要有讀書的機會,我哪裡都願意。”命運之神再次向他招手,1978年9月,劉鳴鐘幸運地考入湖北藝術學院音樂系(本科)二胡專業。在自己追夢的路上他又前進了一步。

在湖北音樂學院完成學業進行畢業分配時,劉鳴鐘毅然選擇了回鄉。 “嶺南開基灑熱血,終使它鄉變故鄉,四海漂泊多磨難,心繫中華久久長。北望中原故土,同沐華夏春光,客家是我的魂,客家是我心靈永遠的故鄉…”正如這首由劉鳴鐘作曲創作的《客家,我心靈的故鄉》中所唱,作為土生土長的客家人,故鄉深深地牽動著這位音樂才子的心。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隨後,他回到梅縣地區民間藝術團工作,次年擔任樂隊副隊長、劇團副團長和音樂編排、指揮工作,而後又隨民間藝術團合併入市山歌劇團。


根植客家沃土 孜孜耕耘


客家山歌文化逐漸讓劉鳴鐘入了迷,也讓他體會到它是民族民間音樂精華的一部分,很有特色。通過幾年在劇團的工作,根植客家山歌這個土壤裡,又使他醉心於客家山歌美妙、婉轉悠揚的旋律。他時常跟著演員們學唱原腔山歌,下鄉採風,有時還請教山歌大師湯明哲、餘耀南以及鬆口鎮老山歌手饒金星等。

“我們大致有7種山歌唱腔,其一是梅縣山歌,梅縣山歌較有特色的是“鬆口山歌”,鬆口山歌曲調非常豐富多彩,腔板多種多樣;其二是興寧市山歌,興寧山歌中有羅崗山歌、石馬山歌、水口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石馬山歌《新繡荷包兩面紅》,風趣幽默;其三是五華縣山歌,五華縣山歌有華城山歌、水寨山歌、上山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唱歌要上石馬峰》,抑揚頓挫,如行雲流水;其四是蕉嶺縣山歌,蕉嶺縣山歌中有蕉城山歌、三段山刃山歌、新鋪山歌、長潭山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長潭山歌《長潭行公王陂》,抒情優美…”訪談過程中,劉鳴鐘向我們介紹起了梅州市各縣較有特色的山歌唱腔,如數家珍。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2019年初夏,劉鳴鐘教授大西洲致敬生命公益訪談進行中


四十多年來,劉鳴鐘在學術研究上獨樹一幟,致力於被譽為客家文化的奇葩的“梅縣鬆口山歌”研究。他曾多次專程拜訪鬆口老山歌手饒金星,學唱鬆口山歌,瞭解創作山歌的情景,探山歌的創作方法。經他多年的摸索逐步掌握了客家山歌的各種腔板。 1988年,他調入嘉應學院(現嘉應大學)任音樂教師。利用教學閒餘時間,他收集積累了很多山歌素材,並堅持創作了一批新的客家山歌獨唱曲、合唱曲、器樂曲和廣東漢樂曲。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其中,他根據客家山歌及臺灣山哥、小調素材改編、配器並領奏的《農家樂》、《相思情》、《思鄉曲》、《猜調》、《戀歌》、《賣雜貨》、《離別》等器樂合奏曲,及同他輯詞、編曲配器的《新編客家情歌》、《生死情》等先後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選用,並被嘉應音像出版社、大平洋音像公司、夏裡巴音像出版社錄製成音帶向海內外發行,傾倒了無數客家山歌聽眾。 與此同時,他對自己的要求也絲毫沒有鬆懈。

1991年,他繼續赴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班進修,師從有“世界弓弦大師“美名的著名二胡演奏家閔惠芬。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2006年,劉鳴鐘教授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指揮廣東漢樂音樂會


持續學習,給他的音樂事業帶來了更多啟發。後來,由他創作的《嘉應大學之歌》在1997年獲全國“世紀之聲”銀獎;《客家,我心靈的故鄉》在2006年獲梅州市首屆新山歌創作比賽優秀獎、在文化部中國社會音樂研究會主辦的“2007歌壇在行動”全國詞曲創作比賽中獲佳作獎;《我家住在梅江邊》獲第二屆梅州市新山歌創作比賽優秀獎;《客家茶情》獲“全國民族之聲”徵歌比賽金獎;他創作並演奏的《客家敘事》獲“全國民族之聲”器樂創作比賽銀獎;受梅州市五華縣旅遊局邀請打造旅遊歌曲《傳奇的七目嶂》獲全國“感動中國”徵歌比賽銀獎。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多次對他採訪,報道其創作之路和客家山歌音樂的發展和探索。2006年,劉鳴鐘受邀赴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指揮漢樂音樂會。2008年,劉鳴鐘獲廣東省優秀音樂家獎。持續思考、持續創作、持續表演讓劉鳴鐘成為一位實踐經驗豐富的演奏家。


為人師表 追夢不停


自1988年調入嘉應學院(現嘉應大學)任教後,劉鳴鐘一直致力於弘揚客家音樂、培育山歌接班人的工作。他不僅在嘉應學院音樂系開設山歌課程,還組建音樂樂團,鼓勵學生積極加入。

此外,他還熱衷書法、寫作、閱讀文學作品。“我喜歡把自己的觸角伸出去,尤其是各個專業都要適當接觸、學習,這樣不僅能開闊視野,還能激發人的活力、樂觀心態。” 幾十年求學、鑽研、執教之路不簡單,更不容易。為此,他時刻在記憶中緬懷那些給過他莫大鼓勵與影響的人。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劉鳴鐘教授與學生們在一起


1978年,在參加高考之前,劉鳴鐘曾在平遠縣文工團的工作中,有幸與梅縣地區著名演員客家山歌王—張振坤老師、熊莉梅等一起籌備、參加廣東“羊城音樂會”。在排練演出期間,劉鳴鐘不僅感受到了山歌王對演唱藝術的嚴謹細緻,也被他的樂觀幽默所深深打動。“張振坤老師,會編劇、會寫山歌、會相聲,笑話故事他最多。當年就是他鼓勵我去考大學,要有信念和追求,要不斷上進…”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劉鳴鐘教授帶領學生們參加“客都國風”民族管弦樂團交響音樂會


另一位尤令他崇敬難忘的是被譽為“世界弓弦大師”的二胡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閔惠芬老師。“在我年少迷戀二胡時,偶然在電影《百花爭豔》中觀看到了閔惠芬大師演奏的《江河水》,拉出了刃劍的悲切,感人肺腑。”1991年,劉鳴鐘獲得了到上海交通大學文藝系研究生班進修的機會。他在校友的的介紹下,偶然見到了閔惠芬大師機會。“當時,我與校友黃波一起拜訪閔老師,並拉琴給她聽。她聽完當即表示願意收我為徒,我萬分高興!”劉鳴鐘坦言,正是閩老師為人謙謹真誠、對音樂的執著追求、在教學上的思維開闊深深激勵、指引著他。


劉鳴鐘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僅不忘恩師們的教誨,自己作為一位老師,也始終鼓勵學生們多做嘗試,從多面的學科中尋找靈感。在對自己一子一女的教育中他也身體力行。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劉鳴鐘教授的作品集《客家山歌新韻》封面正是由其女兒協助拍攝,而他兒子當兵的照片也在我們身後的牆上依稀


劉鳴鐘與妻子婚後育有一兒一女,女兒自小便在他的鼓勵下學彈鋼琴,兒子則學拉二胡。與此同時,他教學之餘也時常會在家中彈琴、拉二胡、唱歌。雖然兩個孩子到並沒有向他一樣走上音樂道路,但是劉鳴鐘卻了無遺憾。

“現在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學音樂會影響學習,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音樂是一門開發想象思維、開發智力的學科,是世界最美的語言。它能讓人更細心,情感更豐富、更有活力。如果能將音樂融入個人的生活、學習中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在他的薰陶下,女兒參加工作後,單位的文藝匯演工作時常由她牽頭負責。兒子則取得了二胡十級證書,目前正在部隊,退伍後將會繼續讀書深造。

語畢,劉鳴鐘教授再次為公益團隊即興演唱起了由他改編的客家山歌風格古詩詞,“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情感豐富,婉轉,高低起伏,濃郁的思鄉情歷歷在目。


劉鳴鐘:“客家第一胡”的音樂緣

大西洲公益團隊與劉鳴鐘教授及其家人合影


“音樂影響了我的一生,它為我開啟對美的追求,人生追求美,就會自然地追求真善美…作為一個老師,我就是一個引路人,我希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開放思維,多方面學習;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客家人,我迷戀二胡和客家山歌,更將努力傳承和探索創新客家山歌…“劉鳴鐘教授用他一生的時光在譜寫著一曲動人的旋律,不曾停止,仍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