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大西洲“致敬生命”人类数字化身公益项目,用影像与虔诚,向生命致敬。

客家山歌音乐圈的同仁们称刘鸣钟为“客家第一胡”。这位64岁的长者,五十余年前在一群爱好音乐的乡邻的熏陶下长大,在酷爱音乐的父亲的指引下与二胡结下了不解之缘。原以为只是一点小兴趣,却贯穿了他的求学与工作之路,谱写出一曲动人的诗歌。而今,尽管他已入古稀之年,却依旧走在音乐追梦的道路上。


童年时光 结下不解之缘


刘鸣钟1955年出生在在广东兴宁水口镇的一个偏僻山村。“童年时期,由于我的家乡地处比较贫困、偏僻的山区,我们的生活是比较单调的,除了读书就没有什么娱乐了。那个时候,连收音机也是非常稀罕的。当时我们只能从公社广播里欣赏到一点音乐,比如我们客家地区的汉调音乐《过江龙》、《磨豆腐》、《采茶调》,还有当时流行的歌剧选段《洪湖水浪打浪》等等…”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客家第一胡”--刘鸣钟长者


与此同时,他的家乡有一群爱好音乐的阿伯、阿叔、阿哥和阿姐们。每当夜幕降临,一天的劳作过后,他们便会通过音乐来调节自己的身心。这些音乐爱好者会聚集在屋前的禾坪或相约在小溪边,合奏广东汉调音乐、哼唱客家山歌。在他们的周围还常常坐着一群欣赏者,刘鸣钟就是其中一个忠实的听众。

刘鸣钟的父亲是一名教师,非常喜爱音乐,得闲时候,他就会拿起一把二胡或小提琴自拉自唱。刘鸣钟就常常趁父亲不在家时,偷偷地拉起父亲的二胡,模仿父亲的演奏姿态。父亲发现刘鸣钟的这一喜好后,便手把手教他拉二胡,练习简单的歌曲。就这样,在乡邻的感染中,在父亲的熏陶下,刘鸣钟从小便渐渐表现出了对音乐的痴迷。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刘鸣钟长者佩戴VR设备,体验“时空穿越”之旅


跟着父亲练了一年后,刘鸣钟已经可以跟着家乡的叔叔伯伯们一起合奏了。那时他才10岁,村里人对他能拉二胡都很好奇,经常叫他在大队的文艺汇演中独奏。“”刚开始我也不太好意思,后来给大家表演得多了胆子也就大了。也让我愈发有练习的热情了…“在年少的刘鸣钟看来,这些表演经验树立了他的自信心,催生了他对学习音乐的更多热情。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抱着对音乐的满腔热爱,刘鸣钟时常独自一人带上二胡,在村里的小禾坪、小溪边练习,有时还拉至深夜。琴弦伴着他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期。 高中毕业后,他参加工作被分配去看管河边的渡船。“那个时候,虽然处境让人很孤独,但二胡是我的朋友。”他会在夜晚拿起二胡,对着那川流不息的江河,练习《江河水》、《赛马》、《子弟兵和老百姓》、《喜送公粮》、《山村变了样》等民间乐曲,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着。

“当时正是二胡这位‘朋友’倾听着我心灵的感应,驱散我的孤独,伴我度过了许许多多个暴风骤雨、寒风凛冽的夜晚。也正是二胡给了我坚定的信念。我当时就暗下决心,’我必须用琴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走音乐专业道路!’”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正在进行表演的梅州地方剧乐团


为此,每当有剧团到水口镇演出,刘鸣钟就步行十多里到镇上,坐在乐队旁边听边学习,并逮住机会向剧团的演员们请教。时间长了,他发现,要想进一步提高,只靠自己自学有难度。

于是,他又萌生了投考剧团和音乐学校的想法。“在我的少年时代,我做过许多梦,其中最难忘的就是梦见自己成为二胡演奏家,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演奏他们喜欢听的乐曲…” 对音乐的热爱不仅滋养着他的内心,更驱动着他追梦的脚步。“功夫不负有心人”。19岁那年,刘鸣钟被梅县地区戏剧学校音乐班板胡专业录取。


勤奋自学 续写人生新契机


1977年毕业后,刘鸣钟被分配到平远山歌剧团任琴师。“从那时起,我便开始自己琢磨作曲,也就是在那时我试着写了一首二胡独奏曲《客家欢歌》…”淡淡的回忆在他的叙述中弥漫开来。刘鸣钟仿佛再次回到了四十多年前。彼时,他刚刚完成《客家欢歌》创作便得到了文工团副团长马廷凯的支持,不仅将他推荐到梅县地区音协参加音乐作品评选,还被当时时任梅县地区音协主席的刘天一看好,并被点名参加赴广东省音乐会的演出工作。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1978年高考恢复,刘鸣钟(右一)积极报考湖北艺术学院(现湖北音乐学院)并被成功录取


1978年高考恢复,刘鸣钟积极报考湖北艺术学院(现湖北音乐学院)。他在考试现场演奏了自己创作的这一首二胡曲《客家欢歌》和板胡曲《公社春来早》。演奏一结束,便迎来了主考官李坚雄教授的强烈好奇,“小伙子,你的这两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当他得知这是刘鸣钟根据客家蕉岭长潭山歌素材创作的作品时,又连忙问道,“小伙子,你愿意到武汉读书吗?”求知若渴的刘鸣钟当即笃定地回答到,“只要有读书的机会,我哪里都愿意。”命运之神再次向他招手,1978年9月,刘鸣钟幸运地考入湖北艺术学院音乐系(本科)二胡专业。在自己追梦的路上他又前进了一步。

在湖北音乐学院完成学业进行毕业分配时,刘鸣钟毅然选择了回乡。 “岭南开基洒热血,终使它乡变故乡,四海漂泊多磨难,心系中华久久长。北望中原故土,同沐华夏春光,客家是我的魂,客家是我心灵永远的故乡…”正如这首由刘鸣钟作曲创作的《客家,我心灵的故乡》中所唱,作为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故乡深深地牵动着这位音乐才子的心。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随后,他回到梅县地区民间艺术团工作,次年担任乐队副队长、剧团副团长和音乐编排、指挥工作,而后又随民间艺术团合并入市山歌剧团。


根植客家沃土 孜孜耕耘


客家山歌文化逐渐让刘鸣钟入了迷,也让他体会到它是民族民间音乐精华的一部分,很有特色。通过几年在剧团的工作,根植客家山歌这个土壤里,又使他醉心于客家山歌美妙、婉转悠扬的旋律。他时常跟着演员们学唱原腔山歌,下乡采风,有时还请教山歌大师汤明哲、余耀南以及松口镇老山歌手饶金星等。

“我们大致有7种山歌唱腔,其一是梅县山歌,梅县山歌较有特色的是“松口山歌”,松口山歌曲调非常丰富多彩,腔板多种多样;其二是兴宁市山歌,兴宁山歌中有罗岗山歌、石马山歌、水口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石马山歌《新绣荷包两面红》,风趣幽默;其三是五华县山歌,五华县山歌有华城山歌、水寨山歌、上山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唱歌要上石马峰》,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其四是蕉岭县山歌,蕉岭县山歌中有蕉城山歌、三段山刃山歌、新铺山歌、长潭山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长潭山歌《长潭行公王陂》,抒情优美…”访谈过程中,刘鸣钟向我们介绍起了梅州市各县较有特色的山歌唱腔,如数家珍。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2019年初夏,刘鸣钟教授大西洲致敬生命公益访谈进行中


四十多年来,刘鸣钟在学术研究上独树一帜,致力于被誉为客家文化的奇葩的“梅县松口山歌”研究。他曾多次专程拜访松口老山歌手饶金星,学唱松口山歌,了解创作山歌的情景,探山歌的创作方法。经他多年的摸索逐步掌握了客家山歌的各种腔板。 1988年,他调入嘉应学院(现嘉应大学)任音乐教师。利用教学闲余时间,他收集积累了很多山歌素材,并坚持创作了一批新的客家山歌独唱曲、合唱曲、器乐曲和广东汉乐曲。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其中,他根据客家山歌及台湾山哥、小调素材改编、配器并领奏的《农家乐》、《相思情》、《思乡曲》、《猜调》、《恋歌》、《卖杂货》、《离别》等器乐合奏曲,及同他辑词、编曲配器的《新编客家情歌》、《生死情》等先后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选用,并被嘉应音像出版社、大平洋音像公司、夏里巴音像出版社录制成音带向海内外发行,倾倒了无数客家山歌听众。 与此同时,他对自己的要求也丝毫没有松懈。

1991年,他继续赴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班进修,师从有“世界弓弦大师“美名的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2006年,刘鸣钟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指挥广东汉乐音乐会


持续学习,给他的音乐事业带来了更多启发。后来,由他创作的《嘉应大学之歌》在1997年获全国“世纪之声”银奖;《客家,我心灵的故乡》在2006年获梅州市首届新山歌创作比赛优秀奖、在文化部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主办的“2007歌坛在行动”全国词曲创作比赛中获佳作奖;《我家住在梅江边》获第二届梅州市新山歌创作比赛优秀奖;《客家茶情》获“全国民族之声”征歌比赛金奖;他创作并演奏的《客家叙事》获“全国民族之声”器乐创作比赛银奖;受梅州市五华县旅游局邀请打造旅游歌曲《传奇的七目嶂》获全国“感动中国”征歌比赛银奖。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多次对他采访,报道其创作之路和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和探索。2006年,刘鸣钟受邀赴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指挥汉乐音乐会。2008年,刘鸣钟获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持续思考、持续创作、持续表演让刘鸣钟成为一位实践经验丰富的演奏家。


为人师表 追梦不停


自1988年调入嘉应学院(现嘉应大学)任教后,刘鸣钟一直致力于弘扬客家音乐、培育山歌接班人的工作。他不仅在嘉应学院音乐系开设山歌课程,还组建音乐乐团,鼓励学生积极加入。

此外,他还热衷书法、写作、阅读文学作品。“我喜欢把自己的触角伸出去,尤其是各个专业都要适当接触、学习,这样不仅能开阔视野,还能激发人的活力、乐观心态。” 几十年求学、钻研、执教之路不简单,更不容易。为此,他时刻在记忆中缅怀那些给过他莫大鼓励与影响的人。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刘鸣钟教授与学生们在一起


1978年,在参加高考之前,刘鸣钟曾在平远县文工团的工作中,有幸与梅县地区著名演员客家山歌王—张振坤老师、熊莉梅等一起筹备、参加广东“羊城音乐会”。在排练演出期间,刘鸣钟不仅感受到了山歌王对演唱艺术的严谨细致,也被他的乐观幽默所深深打动。“张振坤老师,会编剧、会写山歌、会相声,笑话故事他最多。当年就是他鼓励我去考大学,要有信念和追求,要不断上进…”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刘鸣钟教授带领学生们参加“客都国风”民族管弦乐团交响音乐会


另一位尤令他崇敬难忘的是被誉为“世界弓弦大师”的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闵惠芬老师。“在我年少迷恋二胡时,偶然在电影《百花争艳》中观看到了闵惠芬大师演奏的《江河水》,拉出了刃剑的悲切,感人肺腑。”1991年,刘鸣钟获得了到上海交通大学文艺系研究生班进修的机会。他在校友的的介绍下,偶然见到了闵惠芬大师机会。“当时,我与校友黄波一起拜访闵老师,并拉琴给她听。她听完当即表示愿意收我为徒,我万分高兴!”刘鸣钟坦言,正是闽老师为人谦谨真诚、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在教学上的思维开阔深深激励、指引着他。


刘鸣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仅不忘恩师们的教诲,自己作为一位老师,也始终鼓励学生们多做尝试,从多面的学科中寻找灵感。在对自己一子一女的教育中他也身体力行。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刘鸣钟教授的作品集《客家山歌新韵》封面正是由其女儿协助拍摄,而他儿子当兵的照片也在我们身后的墙上依稀


刘鸣钟与妻子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女儿自小便在他的鼓励下学弹钢琴,儿子则学拉二胡。与此同时,他教学之余也时常会在家中弹琴、拉二胡、唱歌。虽然两个孩子到并没有向他一样走上音乐道路,但是刘鸣钟却了无遗憾。

“现在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学音乐会影响学习,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音乐是一门开发想象思维、开发智力的学科,是世界最美的语言。它能让人更细心,情感更丰富、更有活力。如果能将音乐融入个人的生活、学习中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在他的熏陶下,女儿参加工作后,单位的文艺汇演工作时常由她牵头负责。儿子则取得了二胡十级证书,目前正在部队,退伍后将会继续读书深造。

语毕,刘鸣钟教授再次为公益团队即兴演唱起了由他改编的客家山歌风格古诗词,“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情感丰富,婉转,高低起伏,浓郁的思乡情历历在目。


刘鸣钟:“客家第一胡”的音乐缘

大西洲公益团队与刘鸣钟教授及其家人合影


“音乐影响了我的一生,它为我开启对美的追求,人生追求美,就会自然地追求真善美…作为一个老师,我就是一个引路人,我希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开放思维,多方面学习;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我迷恋二胡和客家山歌,更将努力传承和探索创新客家山歌…“刘鸣钟教授用他一生的时光在谱写着一曲动人的旋律,不曾停止,仍在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