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集團建成首個大采高智能化綜採工作面

“乳化泵、噴霧泵控制器、膠帶輸送機、三機控制器準備完畢,請求啟動!”“收到!”隨著一聲號令,零星的機械撞擊聲緩慢得由低變高。接著,皮帶開始轉動,破碎機開始運轉,轉載機開始滾動。

經過600多個日夜的反覆研究和試驗,潞安集團李村煤礦1306工作面終於用智能綜採設備割下了第一刀煤。

近年來,潞安集團李村煤礦加快煤礦智能化探索步伐,於近日建成了潞安集團首個大采高智能化綜採工作面,目前已進入井下試運行階段。

李村煤礦1306工作面平均採高4.85米,應用走長壁一次採全高後退式全部垮落綜合機械採煤法採煤,生產過程需要配備採煤機司機、支架工等工種。如何打造適合大采高採煤方式的智能工作面?

李村煤礦綜採隊成立了以隊長張奇為項目帶頭人的工作室,明確職責、目標和任務,結合礦井實際,推動智能化建設。

據介紹,1306工作面使用的綜採自動化系統主要由液壓支架電液控制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採煤機電控系統、三機泵站集控系統、順槽控制系統以及工作面數據上傳、雲端監控系統組成。

從泵站到各運輸設備,再到採煤機、液壓支架,全採面設備可實現一鍵啟停,實現了“以採煤機記憶割煤為主,人工干預為輔”的自動化生產模式,作業人數由原來的28人減至14人,作業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我們在工作面安裝了攝像儀,監控人員可通過視頻畫面監測工作面,減少了設備或各種不安全因素造成的隱患,提高了安全係數。”該礦負責人表示。

智慧礦山包含煤礦生產、地測、調度、機電、安全、通防、監控等眾多系統。面對複雜的監測環境,李村煤礦將綜採工作面液壓支架、採煤機、刮板運輸機、轉載機、破碎機、膠帶運輸機、視頻等系統集成起來,利用1000兆以太環網和井下雙數據交換主機,通過礦井綜合自動化系統向地面傳輸數據,讓職工在地面就能操控井下設備。

同時,該礦通過雲臺攝像頭,在採煤過程中對煤機前後滾筒區域進行跟機監控,確保對設備運轉、人員定位和生產情況實現在線可視化監管。

設備安裝完成後,綜採隊抽調精兵強將,與廠家技術人員一道,圍繞採煤機記憶截割、慣性導航、準確定位、支架追機移架、視頻監視及語音接入通信等軟硬件,利用手機、電腦等,查看採煤機位置、工作面瓦斯濃度等各類設備集控參數,實現雲平臺採面數據的實施監測。

“智能化礦井的建設需要各科室的協調配合,還有牽頭人員與各科室以及外部智能化研發部門的密切配合。要做好整個礦井的智能化工作,難度相當大。且做好之後,後續數據的更新、智能配套設備的維護等問題牽涉面廣,推進難度也非常大。”張奇說。

對此,張奇提出“以點帶面”思路,即結合礦井實際和GIS數據,建立三維數字化BIM礦井模型,讓無線技術覆蓋井下主要大巷、主輔運輸線路、回採工作面及掘進迎頭。

張奇認為,除了打好技術基礎外,還要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要從人員管理入手,區別工資待遇,讓辛苦的人多掙錢,讓懂技術的人多掙錢,讓作業環境危險係數高的人多掙錢。”張奇對筆者說。

目前,隨著大采高智能化綜採工作面的安裝完成,李村煤礦相配套的技術和管理均在完善中。(李佳琦、高勇)

編審:楊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