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德雲女孩”?

予我深情156


我喜歡聽相聲,一開始聽郭德綱和于謙說,然後感覺岳雲鵬和孫越說的也不錯,最近發現張鶴倫和郎鶴焱也挺逗。

  所以,對於“德雲女孩”,天然有一種好感。

  所謂“德雲女孩”,簡單地說是喜歡聽德雲社相聲的一群女粉絲,肇始於張雲雷,逐漸延伸至整個德雲社,成了德雲社的糰粉。

  從“綱絲”到“德雲女孩”,如今德雲社走紅的相聲藝人可謂一對接著一對,可見德雲社發展勢頭之良好,相聲發展正走在一條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路上。

  但今天只討論“德雲女孩”。

  1

  德雲社一群糙漢子,除了張雲雷等有限幾個還有得瞧——其實也談不上多帥,郭德綱都能當顏值擔當。

  因此,要說“德雲女孩”粉德雲社是始於顏值,顯然不是那麼站得住腳。

  那麼,是始於才華?始於幽默?始於快樂?……

  因人而異,可能都是原因,但有一點同樣不可或缺。

  如你所知,相聲有四門功課——說、學、逗、唱。既然是“德雲女孩”,這四門基本功當然得會點。

  換言之,“德雲女孩”的基本特點是對相聲感興趣,對傳統曲藝情有獨鍾,不然,何談德雲社的“fans”?

  2

  單憑這點,“德雲女孩”的格局和高度已然不是其他粉絲群體可以比較。

  或許,“德雲女孩”亦難免良莠不齊,其中也少不了衝動與瘋狂,可至少就這個整體而言,“德雲女孩”更“高一等”。

  原因在於她們要會太平歌詞:

  《照花臺》:一呀嘛更兒裡呀,月了影兒照花臺。秋香姐定下了計 ,她說晚傍晌來。

  要會一些傳統曲目:

  《探清水河》:桃葉兒那尖上尖,柳葉兒遮滿了天。在其位的這個明阿公,細聽我來言吶!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藍靛廠啊……

  更要吹得一手“彩虹屁”:

  “夢,每一幀都令人沉迷”

  “往來多諧趣,張生靈犀傳雅意。”

  ……

  3

  多麼詩情畫意,“德雲女孩”儼然就是粉絲群體中的一股清流。

  眾所周知,傳統粉絲群體只是一種被動的喜歡,粉絲被明星、偶像的魅力而俘虜,從而陷入進去,為之吶喊與尖叫,買ta的唱片,買ta的海報,從白天想到夜晚……無法自拔。

  最極端的例子,就是追劉德華的楊麗娟。

  自從迷戀上了劉德華,楊麗娟從此就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不上學、不工作、不交朋友,只是瘋狂的開始。

  為了見劉德華一眼,逼著父母賣房、賣腎、砸鍋賣鐵,

  待到夢想成真之後,自己的父親受不了跳海自殺,楊麗娟因此反過來埋怨劉德華。

  為追星而家破人亡,此事一時轟動整個社會。

  4

  今時不同往日,藉助於互聯網的便利和資本的催動,這是一個偶像養成時代,偶像與粉絲共同成長。

  傳統意義上的明星、偶像,要想出道、成名,需要有好的代表作,背後離不開經紀公司的安排。

  今天的“小鮮肉”則普遍不是,他們是粉絲造就的產物,粉絲為之製造話題,為之引起輿論關注,為之催生起強大的購買力,彙集之下就是所謂的流量。

  有粉絲、有顏值、有流量,就能站在娛樂圈的頂端,處於c位,聚集在鎂光燈下,享受著萬眾呼喚與崇拜。

  只不過,多數粉絲群體的各方面素質依然有待提高。

  曾有兩個偶像團體的粉絲掀起“小學生世紀罵戰”,只因不滿一方對自己“愛豆”的批評;

  曾有粉絲群體為慶祝自己偶像17歲生日,租下美國時代廣場11塊LED屏;

  曾有粉絲群體在電影院為自己偶像主演的爛片鎖場,狂買重點城市熱門影院黃金時段的場次;

  曾有粉絲群體為自己的偶像刷榜,引來“將中國水軍帶到西方”的國際嘲諷;

  ……

  從“歌迷”“影迷”到“粉絲”,再從“愛豆”到“飯圈”,體現著粉絲與粉絲之間、粉絲與偶像之間的物理空間在縮小,情感聯繫在增強。

  但只有“德雲女孩”的出現,才讓人有更多的歡喜——之於粉絲群體素質的提高,之於相聲的傳承,之於傳統曲藝的老樹發新芽……皆有不容忽視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