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21預算案與住宅:並非只有印花稅和貸款 | 熱點研究

上週英國公佈了2021年的預算案,內容很多:光是電子版的預算案主題內容就有上百頁,而跟著預算案一起的附加文件Build Back Better也有一百多頁的內容。

解讀2021預算案與住宅:並非只有印花稅和貸款 | 熱點研究

政府為了讓公眾理解起來不那麼困難,把預算案的要點提取了出來,公佈在官網。但即便提取後的要點,也還是有5個部分,超過60個要點。對於想要理解一下英國政府準備做什麼的人來說還是比較困難。

當然,中國投資者可能覺得這份預算案非常簡單,只需要看一個印花稅延期和一個高槓杆貸款恢復的政策就可以了,其他事情屬於英國的“內部矛盾”,與我們這些外國人的關係不大。

不過,我們在通讀了這次的政策文件後,發現印花稅和貸款雖然是最重要的兩個房市政策,其他的一些政策也會和房地產市場相關,即便只關注住宅市場,也都還有一些政策需要理解。因此,我們選出了一些與住宅市場關係比較大的政策,對它們進行一些解讀。

篩選後的相關政策

在完整的預算案本體中,政策被分成新冠肺炎、生產生活、公共金融、經濟恢復以及英格蘭外等5個大的部分,新冠肺炎主要是針對新冠疫苗和英國醫療系統方面的投入,與我們的主題直接關聯不大,此處略過,同樣英格蘭外的幾個區域也一貫是中國投資的冷門區域,因此也略過不說。

Build Back Better實際上跟房地產的關係是比較大的,但是由於它不是預算案主體,本文也暫不討論,如有機會將會在未來為大家解讀。

我們主要解讀的是生產生活,公共金額和經濟恢復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在官網上的要點共有47條,而其中的8條是我們認為與房地產市場的聯繫比較緊密的政策,因此我們主要解讀這8條以及與它們相關的部分其他政策(不是在這次預算案提出的)。

這些政策也可以分類,分類後構成我們文章的主體,主要有3個部分,如下所示:

  • 從對企業的政策看經濟環境恢復;

  • 從對購房的支持看住宅市場;

  • 從企業和購房政策前瞻槓桿情況;

下面我們開始第一個部分,與企業相關的政策。

企業政策與經濟環境的恢復

在2021預算案的要點裡,跟企業相關的政策是佔了最大篇幅的部分。我們這次選出來的相關政策總共有6條:

  1. 停工補助計劃延期到9月結束

  2. 自由職業者的補貼計劃也延期到9月結束

  3. 推出一個全國範圍的經濟恢復貸款計劃,幫助企業更容易獲取貸款

  4. 延長學徒招聘補貼至9月結束,並將補貼額度提高到3000英鎊

  5. 推出“靈活學徒制”,同一個人可以擔任不同公司的學徒(這些公司需要屬於同個行業),投資額700萬英鎊

  6. 優秀實習生計劃,投資1.26億英鎊創造4萬個就業崗位

從以上6條政策,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英國目前經濟環境的基調是保護就業(12456點都與就業有關),同時為企業資金的流動性助力。

而在保護就業方面,有兩個不同的手段,第一個是儘量維持原本的就業情況,方式就是延長停工補貼和自由職業者的收入補貼(之所以說盡量是因為這些補貼力度是會逐漸減弱的,一般都是7月之後降一個水準;這也是此次預算中絕大部分帶有補助色彩政策的共同特點);第二個是增長就業崗位,同時增長的都是入門級崗位,強調技能水準的提高。

那麼基於這種情況,我們第一個要解讀的點,就是政府這麼做說明了什麼問題。

我們認為,這種做法說明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英國經濟的恢復還無法在短時間內步入正軌。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政府還在保護企業。保護就業和為企業提供資金流動性都是保護企業的方式,因為企業員工流失和資金的匱乏都會對企業恢復到疫情前水準產生阻礙,基於此,政府就一方面替企業承擔保留員工的壓力,另一方面為企業融資開闢道路。

企業為什麼需要政府的保護呢?因為很多企業目前自己還獨木難支,沒有辦法完全獨立地參與疫情後的經濟活動。

倫敦政經學院曾經做過一個研究,如果政府不延長上述這些補貼計劃,上百萬的企業會面臨倒閉危機,涉及的僱員人數可能超過250萬,約等於整個英國勞動力總數的9%(也就是就業人數可能直接下跌9%)。

解讀2021預算案與住宅:並非只有印花稅和貸款 | 熱點研究

因此,如果政府不保護企業,企業自己又不能自保,那麼最終傷害的是整個英國經濟的基本面,政府必須要幫助企業。

從投資者的角度看,這就說明在短期內,英國整體的經濟環境還無法恢復得特別迅速。

但是英國經濟最終能不能恢復呢?根據目前的資料,還是可以的(具體為什麼可以涉及的內容太多,此處就不展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IMF和OECD對於幾大發達國家未來經濟態勢的判斷),也就是說經濟基本面的修復最終能夠完成。

經濟的基本面修復完成,對應到投資上就是各種投資標的如果在疫情中價值被打擊,那麼其估值修復也會最終完成;再進一步說,就是短期之內在英國尋找性價比高的標的還有機會。

除了經濟基本面之外,我們還可以從政府的這些做法裡看到推動學生公寓和私人租賃市場需求的力量。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政府在鼓勵學徒制和高素質實習。

解讀2021預算案與住宅:並非只有印花稅和貸款 | 熱點研究

學徒制是歐美國家常見的一種培養方式,但是在國內不太流行,我們這裡稍加解釋。

顧名思義學徒就是在公司或者工廠內學習的人,是為無法全職進行工作,或者因為缺乏相關資格認證或專業技能而無法獨立工作的人準備的;但是學徒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擔任的:英國通用的學徒制既然是一種制度,因此有固定的幾類系統,即使是要求最低的一類,也起碼需要完成初中畢業考試GCSE,而最高的NVQ級別可以媲美研究生水準。

解讀2021預算案與住宅:並非只有印花稅和貸款 | 熱點研究

由此可見,學徒制可以看作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高等教育方式,其衡量標準是教育水平,在學徒制中,公司既發工資又負責教育,因此學徒制是年輕人快速進入勞動市場的途徑之一。同時政府鼓勵學徒制的擴招,也是鼓勵高等教育或者繼續教育的一種方式。

至於高素質實習生,就不用說了,高素質從何而來?必然是從高等教育而來,因此投入1.26億英鎊來創造為高素質實習生服務的崗位,就可以看作是鼓勵年輕人進行高等教育的學習。

而接受教育,不論是在公司還是在大學,都涉及到人口的跨區域流動,為租賃市場以及更細分的學生公寓市場創造了需求。

住宅市場:已發佈的和未提及的

住宅市場上,直接相關的政策就是印花稅假期延期和高槓杆貸款的推出,這兩個政策大家都很熟悉了。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印花稅假期雖然延到了9月,但是免稅額度不是一直不變的。從7月1號開始,現行的50萬英鎊以下房產的3%印花稅稅率將套用到25萬英鎊以下,而超過25萬英鎊的部分則要變成8%的稅率。

解讀2021預算案與住宅:並非只有印花稅和貸款 | 熱點研究

除此之外,高槓杆貸款(首付只需5%)與之前流行的說法不一樣,把貸款對象定為了所有人(而不是像預測的一樣只貸款給首次置業者),這透露出一個明顯的信號,就是政府非常重視房地產的作用,並且預期僅僅讓首次置業者參與補助無法達到想要的效果。

這裡順便說一句,高槓杆貸款計劃是有時間限制的,預計到明年12月31日截止。

再加一句,目前已經明確了將會參與這項計劃的銀行是匯豐、Lloyds,、NatWest,、Santander,、Barclays和Virgin Money。

最後解釋一下這個計劃內的一個概念。這個計劃英文名叫Mortgage Guarantee Scheme,於是有人不免認為這是政府作為借款人的擔保,幫助借款人申請貸款的計劃,而如果不能還貸,政府也有責任。

這裡要注意,政府對於斷供的確有責任,但是這個責任不是為借款人負的,而是為銀行負的。簡單地說就是假如參與了這個計劃但是斷供了,政府是在銀行維護自己的利益(比如把房子拍賣掉)時承擔銀行的部分損失,而不是幫借款人還貸。

所以還不上錢不要指望政府會援助,政府是不負責的。

其他關於這兩項政策的信息大家想必都很瞭解了(其實也沒有太多的信息,這是兩個很直白的政策),這裡我們說兩個不是在2021預算案中,但是跟著兩個政策有關的事情。

第一個是海外買家稅。眾所周知海外買家稅即將在下個月開始實施了,而政府在預算案中對此隻字不提,潛藏意思就是這個政策會按時實施,屆時要在英國購買住宅,所有現行稅率就都要額外附加2%的海外買家稅(除非你買的是價值4萬,請注意,是4萬而非40萬英鎊以下的住宅)。

另一件事是當前的房地產市場交易時間。我們都知道這些稅收政策的交易判斷點,也就是一個人買的住宅符不符合印花稅假期以及海外買家稅,是按照交換合同的時間計算的,而Rightmove上目前的廣告刊登到交易的平均時間是57天,從交易開始到交易完成則平均需要126天。

解讀2021預算案與住宅:並非只有印花稅和貸款 | 熱點研究

也就是說,想要在房子相對好賣的時期(2021年9月30日之前)內出手的賣家,最好現在就開始刊登廣告(因為整個過程可能耗時長達180天,即6個月),而想要不交海外買家稅的買家,按照平均速度計算其實已經來不及了,如果已經看好了標的並且在資金面上沒有問題,那麼最好立刻諮詢專業的機構能否在短時間內完成交易

關於槓桿情況的前瞻

我們看完了經濟環境和住宅市場的信息後,很容易發現現在的企業實際上是在靠著政府生存,而起碼在今年9月前,住宅市場又很大程度上依託政府(稅收優惠)和企業(銀行或貸款機構的高槓杆貸款)合作而前進,也就是說,政府提高槓杆保護經濟,同時政府和銀行共同提高槓杆推動房市。

政府提高了槓桿等於政府借錢的比率上升,這是毋庸置疑的:當前英國政府的負債佔GDP比率已經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期了,雖然還不及二戰期間,但已經是1963年以來最高的水準,為近60年未有之高槓杆。

解讀2021預算案與住宅:並非只有印花稅和貸款 | 熱點研究

那麼既然有加槓桿的時期,就會有去槓桿的時期,英國政府不能一直借錢而不還錢,更不能一直通過清算資產來還錢,最合理的路徑仍然是把經濟導入正軌之後,就開始增加政府收入,開始去槓桿。

實際上英國政府在2021年的預算案中,對此也很明確,從2023年開始,政府的收入要逐漸增加了,而因為新冠導致的各項大幅支出造成的虧空也將彌補。

解讀2021預算案與住宅:並非只有印花稅和貸款 | 熱點研究

那麼銀行呢?銀行同樣有去槓桿的需求,因為95%的槓桿率很高,銀行其實並不非常樂於發放這樣一種貸款,這從鮑里斯約翰遜去年上半年就開始呼籲銀行這麼做,但直到今年出了預算案之後才真正鋪開就可以看出。

政府如果要去槓桿,那麼政府的做法就是增加稅收,比如提高印花稅的稅率;銀行要去槓桿,除了降低貸款比率之外,還可以提高利率,從而減少高槓杆申請數。

但無論如何,一旦去槓桿的行動開始,對於投資者來說,直接的影響必然是投資成本的上升。當然,投資成本上升,並不意味著無利可圖,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在投資成本會上升的時期,英國的經濟情況相比於現在肯定也會大為好轉。不過如果確信未來會有這樣一天的話,投資時機的權衡就顯得尤為重要:究竟是讓標的價值隨著經濟向好而開始修復或者上漲,還是捏著錢,不見兔子不撒鷹呢?

參考來源

Gov.UK (2021) Budget 2021

Propspect (2021) What is an apprenticeship?

LSE. (2021) A major wave of UK business closures by April 2021? The scale of the problem and what can be done

Gov.UK (2021) Higher rates of Stamp Duty Land Tax

Rightmove (2021)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market this month

Financial Times (2021) UK government borrowing reaches record in first half of fiscal yea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