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清明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4月4日清明節,舉國哀悼,追思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的烈士和同胞。

清明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作為一個有著古老文化傳統的國家,祭祀不僅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古代中國把祭祀祖先列為第一件大事,而第二件大事是戰前動員,


清明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左傳·成公十三年》中有言:“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戰前誓師是一種特有的祭祀形式,這兩種祭祀形式都是公祭。這些祭祀的主持者要麼是地方諸侯,天子派員參與,要麼是天子本身參與的祭祀,都是和我們現在一樣的官方公祭。

清明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現代的祭祀,乃是祭祀祖廟,而我們曾經的公祭對象是華夏始祖,或者黃帝、炎帝,都是具有祖先性質的對象。在現代中國,我們豐富了國家公祭的內涵,比如在2014年,我們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汶川大地震期間,我們曾將5月19日至21日設為全國哀悼日,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為普通國民設立的全國哀悼日。從這一現象上看,公祭與遠古的祭祀有著實在的聯繫。

清明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儀式是文化的顯性表示,它是一種象徵,也是一種傳承形式。文化是一種抽象的表達,而各種外在的儀式則是其內涵的演繹。只有通過儀式這一外在形式,才能表達出對於文化的接受和認同,從而讓更多人來了解這一中華文化。

國際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主編理查德·霍頓3日發帖,他不僅肯定了中國方艙醫院在遏制病毒傳播上的有效成就,同時還倡議國際社會和中國民眾一道,為在新冠肺炎中死亡的病患、特別是因公殉職的醫護人員默哀致敬,使4月4日成為全球哀悼日。

清明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祭祀是中華禮儀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儒家禮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祀神致福。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祗、人神。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古代中國講究“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著嚴格等級之分。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自己的祖先和灶神。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是祭祖日。祭祀意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中國人向來講究慎終追遠,即謹慎從事,追念先賢,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後矣。”即謹慎地對待喪事,恭敬地祭祀遠代祖先,就能使民心歸向淳厚了。

《禮記》尤為重視喪、祭,其中記錄喪制、喪事、喪服的有《曾子問》、《喪服小記》、《雜記》、《喪大記》、《奔喪》、《問喪》、《喪服四制》等,論述祭祀的有《祭法》、《祭義》、《祭統》等。

《論語·八佾》中記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與不祭,如不祭’”。

孔子並不過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所說:“敬鬼神而遠之。”這一章他說祭祀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樣,並非認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強調參加祭祀的人,應當在內心有虔誠的情感。

篆書的“祀”,像一個人面對祖先牌位的禱告。

清明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祀”的異體字有把“巳”換成“冀”,有“希冀”的意思,也就是希望。

清明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祭”的過程,禱告是形式,目的是希望獲得神明祖先的引導,強化“祀”者的信心。

我們常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而中華文明之所以傳承千年不朽,與我們的祭祀觀必然有著某種聯繫。因為,祭祀的對象不只是祖先、神明、天地,還有為國捐軀的英烈、楷模。

現在還有句話我們也時常掛在嘴邊:生活需要儀式感。因為,儀式感,可以讓我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冀、信心。

清明國家公祭日,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從寒冬臘月,到鶯歌燕舞,多少人用自己的生命守護著他人的生命。英烈們為家園捨生忘死,逝世同胞亦期盼山河無恙。此刻,我們以國家公祭的形式祭奠逝者,緬懷先人,是為了更好的前進,接下他們手中的工作,將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盛。


文章部分內容源於網絡資料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寒泉映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