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是宇宙的本質,能量的遲滯幻化出觀察者眼中的物質世界

我們信奉“眼見為實”,我們眼中的物質世界被認為是客觀存在的。現代科學已認識到物質可以無限可分,但物質分割到原子以下就進入了微觀世界。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有很大的不同,微觀粒子具有疊加態可以同時處於不同位置。微觀粒子的行為是不確定的,要用波函數進行描述。

波粒二象性指的是所有的粒子不僅表現出粒子的特性,同時也表現出波的特性,是微觀粒子的基本屬性之一。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電效應的光量子解釋,人們開始意識到光波同時具有波和粒子的雙重性質。1924年,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假說,認為和光一樣,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據這一假說,電子也會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動現象,這被後來的電子衍射試驗所證實。

能量是宇宙的本質,能量的遲滯幻化出觀察者眼中的物質世界


在這裡,我們想指出的是:波粒二象性實際是物質同時具有的能量屬性與物質屬性的兩個方面。只不過是哪一方面表現的多,哪一方面表現的少而已。物質屬性也就是物質的質量屬性。質量與能量被認為是物質的兩種表現形式,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說明了兩者的關係。

宏觀物質是客觀存在的,這是其具有確定性的表現。宏觀物質可以無限可分,但是分割到微觀粒子,微觀粒子表現出不確定性,這是其波性質的表現。波是能量的基本形式,微觀粒子不確定的波性質表現,就是其能量面目的展現。

這就是說,微觀粒子更多的是物質的能量屬性的展現。在微觀粒子的探索中,有科學家提出弦論,認為微觀粒子是弦的高維振動形成的。這就是指物質無限可分最終發現物質其實是能量的展示。

波粒二象性就是因為物質同時具有能量屬性與質量屬性。宏觀物質由於質量巨大,就會表現出質量屬性,呈現確定性,波動性不顯現。微觀粒子質量小,能量屬性明顯,呈現不確定性,波動性明顯。

物質無限可分,分割到基本粒子階段,就會發現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也就是物質其實是能量的展現,本質是波動的幻象。基本粒子質量微小,能量屬性面目被顯露出來,表現出波的性質。

宏觀物質無限可分,最終會得到虛無的能量,這表明物質世界其實是能量的幻象。宏觀物質同樣具有波粒二象性,只是由於質量大,波動性不顯現。但宏觀物質卻是由微觀粒子構成,微觀粒子由波動的弦形成,那麼宏觀物質就是波動的幻象。


能量是宇宙的本質,能量的遲滯幻化出觀察者眼中的物質世界


運動與靜止是哲學的基本話題。物質的運動被認為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運動與靜止正好與基本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相對應。粒子的波動性是能量的表現形式,是根本的,也就是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是粒子的粒子性表現。運動與靜止,波動性與粒子性,每二者之間都是相互依存,互為展現,也是可以互相轉化。

物理學家在大型粒子對撞機實驗中發現,像夸克這樣的基本粒子,存在時間短,稍縱即逝,難以保持固定形態。這是基本粒子更多的是能量的面目。但是基本粒子依然被我們觀察到,這是其能夠呈現相對靜止的狀態,表現出粒子特性。

能量處於絕對運動之中,能量的遲滯就是相對靜止,相對靜止使得基本粒子物質屬性展現出來。而基本粒子構成了物質世界,所以物質世界實際是能量遲滯展現出的幻象。我們說物質是客觀的就是指其具有相對靜止的特性;在微觀世界中,相對靜止是微觀粒子的粒子性表現。

物理學家說宇宙中充滿了能量場,宇宙實際首先是能量的充斥。能量的遲滯幻化出物質,那麼是什麼遲滯了能量,還無法說清楚。能量的遲滯也許是能量被封閉了,封閉的能量顯現出物質屬性,就形成物質世界。

能量是宇宙的本質,能量的遲滯幻化出觀察者眼中的物質世界


物理學家說希格斯粒子遲滯了基本粒子的速度,使得基本粒子形成了質量,物質世界才得以顯現。而希格斯粒子的一個物理參數很重要,恰好好處。這個參數稍微有偏差物質世界便無法形成,宇宙只能仍處於能量場狀態,處於我們認為無的狀態。

而現在宇宙世界,我們認為充滿了物質,也許那隻能是我們認為的那樣。物質是能量遲滯的幻象,而幻象又是相對於觀察者而言,物質性就是粒子性,是觀察者眼中的相對靜止。其實能量的本質一直存在,只是觀察者觀察角度不同,能量就會幻化出不同的形態,出現了觀察者眼中的物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