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吃香的职业:售货员

每个年代都有吃香走俏的职业,都有令人羡慕与垂涎的行当与工种。

  在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生活物资极为稀缺与匮乏,一切生活品都是定量供应购买,要想获得定量外的生活品,简直比登天还难。于是,与生活物资相关联的职业、工种,就成为人们令人垂涎的职业。

  第一大职业当属售货员,他们可以不用各种票证,并且花很少的钱或不花钱,获得生活上十分紧俏的必需品。而在所有售货员员行业中最牛B的要数肉店里卖肉的师傅。那个年代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半斤肉,工矿企业职工家属每人每月一斤肉,凭票购买定量的数量,没有肉票,你就是有十万、八万的钞票,也休想买到一两肉。这不能保证每个家庭能买到新鲜的猪肉,在有限的新鲜猪肉不能保证供应时,就只能吃到冰冻肉、盐腌肉。有点年纪的人就知道这两种肉的滋味:冰冻了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的猪肉,解冻后完全没有肉味;盐腌肉要放在水里浸泡几次,才能把盐味去掉,否则咸得无法下口。

曾经吃香的职业:售货员

  于是,肉店里卖肉的师傅就有天大的权利。首先,他或他家庭或他的亲戚朋友不用吃冰冻肉和盐腌肉;其次,可以用少量的肉票或不用肉票,买到新鲜猪肉,因为天下没有一个师傅在切割肉时,能保证时一刀下去整斤整两,定量供应与实际供应猪肉的差额,就被肉店或卖肉的师傅享用了。在那个油荤十分稀罕的年代里,每月多一两肉也是莫大的幸福与欣慰!

  陈先生今年50岁出头,在那个年代正是十五、六岁长身体的年龄,说起每个月一斤肉的日子感慨颇多,他还撰写了一篇《挤肉的神话》文章,发表在多家报刊上。他在文中叙述道:“因父亲经常出差,全家四口每月4斤肉的定量购买重任就落在我身上。工矿企业的肉店是一座十分简陋、肮脏,而且臭气冲天的平房,但还是阻挡不了职工家属们火热的激情。每到周末,肉店外面总是人山人海,人们都紧摞着肉票与钱,早早来到肉店,每天新鲜的猪肉就那么几大块(一大块就是半头猪肉),要想买到新鲜的猪肉,全靠力气来挤到窗口前,用撕心裂肺的声音,伸得不能长的手臂,乞叫着卖肉师傅把肉卖给你······”

曾经吃香的职业:售货员

  “买肉的窗口是半米高的石墙与上面半米高的木板门组成。厚厚的石墙里面紧挨一张厚厚的、十分油腻的木案板,再后面就是悬挂的杆称与乌黑发亮的铁架。当木板门一扇扇的打开,就犹如一场精彩大幕的开始。肉店内虽然灯光昏暗,但铁架上七八块散发着诱人色泽的新鲜猪肉,还是那么光彩耀目,瞬间激发出人们的肾上激素······”

  哇!是新鲜猪肉!新鲜猪肉!!!人群开始躁动与沸腾,男女老少们高举着肉票与钱,开始疯狂向前挤,要不是那半米高坚实的石墙,人群早就挤进店内。师傅!师傅!我买2斤、我买4斤、5斤······人们疯狂地叫喊着。此时,谁的身材高、手臂长、声音大,就有可能买到难得的新鲜猪肉,就会让干涸的身体得到油脂的浸润。

曾经吃香的职业:售货员

  此时,卖肉的师傅们才不管你外面的拥挤与吵闹,嘴上叨着香烟,或咬着叶子烟,不慌不忙、慢条斯理穿围腰,戴袖套,拿起割肉的刀子,在圆挫上上下打磨。陈先生说:“我那时个子小,虽然没有大人们的力气,但也有自身的优势,趁大人们挤进挤出的空隙,很容易就从人群后面挤到前面,但也十分不容易站住脚根,只要有买到肉的大人挤出来,一下就把我从前面带出人群,又不得不从头再来挤。”

  “好不容易挤到前面,我也高声呐喊:师傅!师傅!我买4斤、4斤!第一次去买肉,费了好大的劲才挤了进去,因不知道猪肉的结构,买回来的猪肉骨多肉少,吃亏不小。邻居的小孩更惨,一个月的定量肉票也由他去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到柜台前,因不知道猪肉的结构,结果买回几斤‘槽头肉’(猪头后面的肉,既不是肥肉也不是瘦肉,无法食用),被家长一顿痛打。后来,我也有了经验,放大眼睛认真观察猪肉的各个部位特点,几次下来就完全搞清楚了猪各个部位特点,哪个部位的骨头少、肥肉少、哪个部位的瘦肉多,适合做什么菜品等等。这个经验让我受益匪浅,若干年后还记忆犹新。”

  

曾经吃香的职业:售货员

  那个年代里,卖肉的师傅可谓风光无限,无论走到哪里,那里的都会待如上宾。到医院看病,可以不用排队挂号看病拿药;在职工食堂或餐厅吃饭,炊事员老远就会招呼你,至于给不给钱、给多少钱,都随师傅的意;电影院放映最新电影,只要卖肉师傅想看,放映员也会特意给你留上最好的座位。虽然卖肉师傅常年都是一身油腻,臭气哄哄的,但不管走到哪里在,认识与不认识的人都相敬如宾,待入上座。最让现代人不解的是,在厂矿企业家属区里,哪家哪户能把卖肉师傅请到家里吃吃饭、喝喝酒,周围的邻居也会羡慕不已,这家人的日子一定会十分滋润。

  卖肉的职业在那个年代吃香的程度,是今天不可想象的。当时,部队复员转业、社会招工、知青进城等,只有安排到肉联厂、食品站、肉店等与肉制品相联系的单位或岗位,全家人就会兴奋不已,欢呼雀跃,不仅全家人的生活提高了一个很大的档次,而且社会地位仿佛也上升了许多,腰杆也挻直得多。这一现象一直持续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农贸市场上有不要肉票的猪肉出售,以及后来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与成熟壮大,吃香的卖肉职业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回归为社会正常的职业形态,但这一职业却留给人们太多的印象与记忆。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