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每一个老洋房都有自己的呼吸,

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主人。”

这是热播剧《安家》里徐姑姑的一句话,相信大家都被这部剧中的老洋房吸引了眼球,这算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特色,像是一位智者,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和变迁。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应公馆

今天给大家要说的是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洗礼,仍然完好无损的老洋房。

凤阳路228弄的“应公馆”,一栋价值3.8亿的史诗级历史建筑,是《安家》老洋房的原型。

凤阳路(Fengyang Lu) 在上海市市区中部,跨黄浦、静安两区。东起六合路,西至南京西路。长1400米,宽12.2~13.6米,车行道宽8.0~10.3米。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填浜筑路,以光绪二十三年工部局总董名命名白克路(Burkill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安徽凤阳改今名。

应公馆,近黄河路,人民公园北侧,与国际饭店隔街相望。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这里过去的主人叫应子云,上海滩曾经赫赫有名的地产商,1880年生于宁波鄞县。19世纪末,通和洋行已是上海滩声名显赫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应子云白天在此上班,晚上补习英语,凭借着坚韧与努力,深受洋行器重,后一举成为通和洋行的首任买办。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洋房于1919年,在上海最昂贵的地段 ,耗资10万两白银,花3年时间建造,建成时曾轰动上海滩,与荣宅(Prada)齐名。夹杂在万国商业建筑群中的“应公馆”,无疑是当时全上海的住宅建筑地标,假四层,五开间,共27间,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其豪华与坚固,在当时上海滩花园住宅中,只有外滩汇丰银行可与之媲美。老宅以其恢宏气度、温婉的风格,成为左右时尚的地标,被誉为寻找老上海记忆的最佳观测点。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产证建面1338.64m²,实用面积1500.00m²,宗地面积1059.00m²,使用期限20020918 ~ 20720917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应家在这住了33年,1954年房屋以新币十七万五仟元,出售给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家搬至上方花园21号,一直住到1994年。应子云1969年因病在沪去世,终年90岁。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一层为古罗马风塔斯干柱,层高约4.5m;

二、三层外观古希腊风格的爱奥尼双柱廊,柱头涡卷的中间为玫瑰花雕饰,两侧的半圆筒状立面则带有强烈的巴洛克风格装饰,柱廊与柱廊间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檐齿,层高约3.75m;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四层分布为活动室、餐厨及储藏室,尖顶打开挑空,独一无二的彩窗穹顶及巴洛克风格彩窗,外滩各个时期的古典主义风格应有尽有,处处尽显上世纪初建筑师的用心所在。

山墙上养眼的隶书汉字:吟风,弄月

使人想起“人生贵极是王候,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怕是主人当时的一种心境阐述吧。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应公馆设计图


宅内的家居装饰,很多都是百年前的古董,台灯、电话、古钟、钢琴……每一处细节都能带来惊喜。仿佛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独立于时间之外的“不老神话”。

见证百年历史,“艺术品级”宝藏洋房轰动十里洋场

如果将全球所有资产放在一起衡量,在过去70年的时间里,跑赢了通胀、跑赢了美国股市、跑赢了黄金石油的资产非常稀少,但上海的老洋房一定在列。

不可方物的好东西,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的,上海优秀建筑代表的老洋房,尤其花园洋房,最初的拥有者皆是当时呼风唤雨的商界政要、达官显贵之士,承载了那个时代的上海滩传奇;

目前,上海所存老洋房总量4000~5000套,其中只有百余套产权清晰,可用于买卖交易(名人故居那就更只能用一句“奇货可居”来说明了)老洋房的独特和不可替代性,不仅作为居住房屋,更是顶尖企业办公及商业会所等的优先选择。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310102945190000295)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HP-J-033-V)

2011年入选SHANGHAITATLER杂志上海十年十大名居

沪房地产(黄)字2004第102922号

E N 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