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沒有獲得該獎項,但我們卻一點都不感到惋惜

一年一度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每年年初開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國家最高的科技獎項,每年全國僅有兩個名額,哪怕空置。


鍾南山沒有獲得該獎項,但我們卻一點都不感到惋惜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於2000年,由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自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800萬元。更重要的這不是錢的問題,是對一個科技工作者巨大貢獻的國家層面認可。

2020年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報工作已經結束,從公開渠道獲取的信息資源獲知,在武漢疫情一線奮鬥的、我們尊敬的李蘭娟院士獲得候選人資格,另外還有何繼善、葛昌純、汪品先、劉盛剛、李德仁、王大中等院士。


我們仰慕的鐘南山院士沒有獲得入選資格。

不過,作為國家民族的脊樑,鍾南山院士還需要用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來證明自己嗎?完全不需要。

鍾南山院士高尚的醫德、敢醫敢言的白衣英雄的精神已經融入到中華民族的精神之中,他是一個無需多言就被載入中國史冊的人,這樣的榮譽,即便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也未必能夠獲此殊榮。

不論經過多少年的中國人世間,只要病毒疫情沒有徹底在地球上消失,人們就不會忘記一個叫鍾南山的偉大醫生。而只要生命世界存在,病毒疫情就無法徹底在地球上消失!

鍾南山沒有獲得該獎項,但我們卻一點都不感到惋惜


他在2003年SARS疫情及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控制過程中所做的傑出貢獻,即使頒發一個諾貝爾醫學獎也是不為過的,因他的堅持,不僅讓很多人們從死亡線上被搶回,而且避免了千千萬萬人被傳染,規避了巨大的風險,挽救了千千萬萬條鮮活的生命。

在歷史的長河中,或許鍾南山可以與鼎鼎大名的醫聖張仲景遙相呼應。他們治病救人的醫學精神、不計名利、一心為國家、民族、人民奮不顧身的堅持、奮鬥,是任何一箇中國人應該具備的品質。

征戰2019年新冠疫情,我們忘不了鍾南山84歲倔強精神和挺拔的身軀、嚴肅的神情。他當時比任何人都知道武漢疫情的嚴重,從來是鐵漢的他,幾度老淚縱橫,幾度面對鏡頭哽咽。

他不需要說任何話,中國人都懂得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沉甸甸的份量。自2003年以來,鍾南山的一言一行就是我們的對疫情判斷的晴雨表。


鍾南山沒有獲得該獎項,但我們卻一點都不感到惋惜


在中國這種無需多言的信任,已經是對這位老人最高的獎項和榮譽了。此生如此,夫復何求!況且以鍾南山無欲則剛的人格,他很看淡這一切,在耄耋之年,他仍然最看重的就是用醫術救人一命,這比任何獎項都實在。

鍾南山沒有獲得該獎項,但我們卻一點都不感到惋惜


前幾日,鍾南山團隊研究新冠疫情論文被國際權威期刊退稿,是因為論文裡的數據與國外研究數據相差一倍。鍾南山團隊研究認為新冠疫情病例約6-7萬人以上,而國外研究認為總患病人數高達十幾萬人,這麼巨大的差距,為了謹慎,權威國際期刊採取了退稿處理。而鍾南山預言的高峰在2月中下旬及總人數,從現在公佈的數據來核對是十分吻合、準確的。對於退稿,鍾南山一笑了之。

隨後,2月18日,鍾南山在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發佈會上笑打記者提問,這是抗疫以來他第一次露出笑容。他的笑容傳遞的信息量很大,我們有理由相信,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日子已經看到頭了,和煦的春天真正到來了。

鍾南山沒有獲得該獎項,但我們卻一點都不感到惋惜


我們信任鍾南山是因為他從來都說真話,從來都是實事求是,從來都以人命關天為己任,他的一言一行,都成為我們在疫情期間的最信任的力量。

鍾南山心懷天下,心懷他的病人,至於什麼獎項,對他來說還是追求嗎?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鍾院士感到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