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能否勝任縣令之職?

珠峰玉鶴


李白有才的要死,狂的要死,又整天想著撈一個官做做,聽懂了沒有?可是天不遂人願,他家世不清,唐朝規定就是不讓他考進士。這麼一來他當官的路可就斷了。

其實他要比李賀幸運一點,李賀不能考進士,居然是因為他去世的老爸名叫李晉肅,晉和進士的進諧音,所以必須要避諱。

李白沒了科舉這條路,那隻能走偏門。他想要讓自己的才華發揮出來,他的夢想是成為大唐盛世裡的一位宰相,名垂青史。可惜李白雖說才華出眾,但是當個縣令估計都不合格。

李白拍馬屁的功夫,天下難找到第二個。

偏門也分很多種,李白這種沒什麼關係,又非常有才華的,就只能利用自己的才華給自己增加成本。為此李白不斷給名人寫詩詞,以此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

比如說他遇到了孟浩然以後,立刻給孟浩然寫了一句:我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這一句話就把孟浩然給逗樂了,立刻是請他大吃大喝。

在自己的好友汪倫送自己走的時候,李白更是藉著詩句表達自己的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些詩句還都是拍馬屁的小兒科,畢竟都是同級別的人,沒什麼馬屁好拍的。接下來這位就不一樣了,李白想要憑藉拍他的馬屁,成為朝中重臣。

安祿山反,轉側宿松、匡廬間,永王璘闢為府僚佐。璘起兵,逃還彭澤,璘敗,當誅。初,白遊幷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會赦,還尋陽,坐事下獄。---《新唐書》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永王李璘打算東征,這個時候李白就出現了。他一連串給永王東征寫了若干首詩,其中馬屁意味最強烈的是第九首:

祖龍浮海不成橋, 漢武尋陽空射蛟。 我王樓艦輕秦漢, 卻似文皇欲渡遼。

這個馬屁就拍的有些太直白太誇張了。他把永王李璘比作唐太宗李世民,甚至比秦皇漢武還要出色,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永王李璘可以重用自己。

李白想要靠關係上位,似乎並不靠譜。

李白用詩句拍馬屁的功夫,的確是達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稍微有點影響力的人,都希望李白能夠給他們寫首詩。

李白也毫不吝嗇,不懂得物以稀為貴,這一系列的詩句也就流傳開了。反正這腦子裡全是才華,倒一點出來也不會少的。

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擿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與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新唐書》

可是李白發現自己的仕途並沒有因此而得到改善,而且快要在長安餓死了。為此李白只好想辦法先解決生計問題。

這個時候他想到了入贅相府的想法,當朝宰相他就不要想了,根本攀不上,所以他就娶了唐高宗時期的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為妻,以此解決溫飽問題,順便希望通過這一層關係往上爬。

  1. 可惜人走茶涼,前任宰相的孫女婿,誰又會給你什麼面子呢?李白並不氣餒,繼續發揮自己的特長,逐漸在豪門大族之間遊走,終於,他的詩篇被唐玄宗李隆基給看中了。
  2. 李隆基覺得他很有才,所以就把他弄到宮裡去給他寫詩。沒錯,完全沒有什麼任職的想法,就是希望李白給他寫寫詩,跟梨園的那些戲子是沒什麼區別的。
  3. 起先李白還是充滿了政治幻想,認為接觸到了皇帝,什麼都好說了。所以李白一口氣給楊貴妃寫了好幾首拍馬屁的詩句,流傳千古。

結果詩句是寫了不少,但是官職是一點都沒見著。李白想要做宰相的夢想似乎就這麼破滅了。於是他開始飲酒狂歌,放蕩不羈起來,最終被唐玄宗給趕走了。

李白太愛喝酒了,這種人做了縣令,豈不是苦了老百姓?

李白鬱郁不得志,不少人為他感到惋惜,認為他那麼有才華,怎麼可能不得到重用呢?其實李白身上是有致命弱點的,那就是喜歡喝酒。

然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日沈飲,號"竹溪六逸"。---《新唐書》

他喝酒跟別人不一樣,別人喝醉了或許就呼呼大睡,他喝醉了,大嘴巴就開始吧啦吧啦說不停了。唐玄宗一看,好傢伙,把宮中的那些秘密都給抖出去這還得了?未免李白知道的太多,傳出去太多,唐玄宗索性就把他趕走了。

李白畢生的願望是成為宰相,其實莫說是宰相,就連一個縣令,李白都是管不好的。為什麼?因為他豪放的性格,不適合做父母官。

  1. 有錢就使勁兒花,花完了拉倒,這是當家過日子的樣子嗎?正如現在某個地級市領導,一口氣把地全都賣光了,房價被推得老高老高了,以後二手房迅速疲軟了,這該怪誰呢?
  2. 當家做主講究一個細水長流,李白顯然不是這麼個性格,所以他做不了縣令。再說了這位大才子是個愛喝酒的主。
  3. 愛喝酒本身沒錯,可是每次喝酒就把自己給灌醉了,這問題就不小了。這就好比在開縣委常委大會的時候,李白縣長喝得醉醺醺的,這大會開的還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說李白還是乖乖做一個浪跡江湖的才子好了,後人也樂得李白如此。只是可惜他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總結:李白生在宋朝,那他就完美了。

其實李白是生錯了年代,他是因為政審這一關沒過,所以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其實這問題根本就不大,他家上一代又不是什麼惡人,只是搞不清楚他家上一代是幹嘛的而已。

如果李白到了宋朝,那麼這個問題,其實就迎刃而解了。畢竟宋朝對文人的寬鬆政策,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以李白的才華,努力一點考個進士問題不大,到時候只要別那麼狂,莫說是縣令,說不定還真的可以成為宰相。可是不狂的話,他又怎麼配得上做李白呢?


江湖小曉生


李白根本就沒有機會任縣令之職,因為他年輕時連作縣政府的一個普通科員都無法勝任;(祥情後面敘述)雖然他以後靠達官貴人的推薦實現了夢想,成為唐玄宗身邊的近臣,他的同宗叔叔李陽冰在巜草堂集序》中記錄了這次可以引為家族驕傲的事情經過:“(玄宗)降輦步迎,如見綺皓”,“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羮以飯之。”足見唐玄宗對李白的重視。

然而,李白很快就發現,自己只不過是朝庭作詩應酬的翰林“供奉”陪侍皇帝左右,在酒宴歌舞中賦詩作記,這個職位,只要有文學才華的人,就可以勝任,完全適合李白的職位。

但是,李白志不在此,他二十五歲出川以後就一直滿腔熱血的想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做一番事業,雖然進了皇宮,仍然無法進入政界。李白在長安的十字路口徘徊,在酒樓暢飲沉醉,甚至“醉臥廣場”連呼:“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我想起了己故流沙河先生的巜仙人掌》詩:“它不想用嬌豔的笑臉取媚主人,卻遍身披上刺,它被逐出花園,在沙漠裡,它頑強的活著,繁殖著後代。”

得罪了高力士和楊貴妃,長安已經難以容身,已經察覺帝國危機的李白終於對自己和國家的前途完全失望。他重重地把酒杯一摔,在粉白牆上用漂亮的行楷寫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唐玄宗趁勢賜給李白黃金無數,向他揮揮衣袖:“去吧,你有劍氣縱橫三萬裡,一劍光寒十九洲的大志,去吧,兄弟!”

在唐代,由於李世民為了攬盡天下士子的人心,以科舉考試為必須的進身之階,沒有功名,進入仕途的機會很小。

而初唐的楊炯、陳子昂、王維、韓愈、白居易、柳宗元、劉禹錫、杜牧等,他們都是依靠自己的功名(科舉)和朝中有人的舉薦才進入仕途的,比如,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就是王維上面的人。

李白、杜甫雖然是大詩人,但是李白不屑於科舉,難得背那些“四書五經,經史子集”,而杜甫是由於自己北漂長安侯考時,奸相李林甫為了維持自己的班子,一連幾屆都不錄取,同時欺騙唐玄宗:“人才都招到政府部門了。”

北宋熙寧戊申年(1068)李白故里的江油大匡山上的巜中和大明寺住持記》碑:“翰林學士李白字太白,少為當縣小吏,後上此山,讀書於喬松滴翠之坪有十戴。”

這就是說,李白的父親在他15歲時故去,家庭並非豪紳人家,不得己而應聘去彰明縣(今江油市)政府擔任小吏的角色,所以今天江油市的公務員們,應該視李白為自己曾經的同僚。中秋節時,應該邀李白喝一杯。

李白賴以養家餬口的小吏生涯都因為自己的詩才而得罪縣令老婆,不得已而辭職。事情是因為一個牧童不慎將牛牽入內堂,縣長大人謝令的老婆不安逸了,橫加怒吼。

李白聞之作詩:“素面倚欄構,嬌聲出外頭。若非是織女,何必問牽牛。”縣長謝令驚異不己說道:“吔!你還整得來詩嗦?來、來、來,馬上備好筆墨紙張,縣長遙指遠處山火後,以江湖書法寫道:“野火燒山後,人歸火不歸。”(只能算三流水平)李白不屑的拿起抓筆瀟灑的接著寫道:“贔隨紅日遠,煙逐暮雲飛。”李白的續句將縣令的平淡瞬間異軍突起,意境優美,對仗工整。縣令已有幾分不悅。

青蓮故居依山傍水,涪江自岷山主峰雪寶頂下來後,如脫韁野馬,經常給沿江帶來災難。謝縣長突見一女子溺死江上,縣長大人搜索枯腸擠出一句:“二八誰家女?漂來依岸蘆。鳥窺眉上翠,魚弄口旁朱。”這幾句倒還將就,雖然稍嫌輕浮。沒有從業經驗的李白就應該學習今天的下屬們是如何應對的!雖然時光不能倒流。現在的白領們肯定個個作“抓耳撓腮”狀,雙手一攤:“認罰三杯!我無法跟上領導的“老幹體”!

耿直的李白隨口吟道:“綠髮隨波散,紅顏逐浪無。因何逢伍相,應是怨秋胡。”縣長大人馬上垮臉不悅,拂䄂而去。原來李白收尾二句用了兩個典故,一個“伍相”是指吳王夫差逼死伍子胥,將屍體裝入口袋丟進江中,叧一個“秋胡”是魯國大夫,衣錦還鄉時,為了考察留守妻子,在桑園調戲多年未見的妻子,被妻子義正辭嚴的罵了一頓後投河自殺。

李白的續句當然是無可挑剔,縣長大人卻認為是含沙射影罵了他。所以歷代文人都是“禍從口出。”也說明李白根本無法用多種面孔在圈子頭混,李白註定只能成為偉大的詩人,與蘇東坡一樣,終於寄情山水,磋跎一生。


良人執戟2


我是雨夜構想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按照李白的才能是完全可以勝任縣令一職的,但是他的才能沒有用在政治上。

李白作為一代詩仙,才幹和能力是沒得說。別說是一個縣令,就是給他一個州牧刺史也沒問題。可以說李白有著經天緯地之才,但是他的才能沒有發揮的地方。

李白最高的官做到了一個無關痛癢的小官,並且還沒有實權。可以說和政治一點關係都沒有。唯一一次和政治有關的事還是和謀反扯上了關係。可以說李白的一生也是比較坎坷的了,這一輩子沒遇到好的世道,眼看著山河破碎風飄絮,自己卻無能為力,只有寄情于山水文學,吟詩作對排解心中落寞之情。

按照李白的才幹要是在盛世,那將是一個世人皆知的治世之能臣。可是按照李白1性格又不能投身政治中去,他的情感投入到了文學創作和嗜酒如命中去了。這也是一個人的興趣使然,他不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放蕩不羈的性格定位成就了一代詩仙,也正是詩仙這個名號,使他沒有機會投身到報效國家,和實現政治理想的行動中去。也正是這個原因,才讓我們看到了那麼多膾炙人口,流芳千古的偉大詩篇。要是李白機緣巧合成了一位政治家,那我們肯定沒有機會看到這些著名的詩篇了。

在我們的歷史上從來就不缺偉大的政治家,但是李白就只有一個。基於這樣的情況,我們寧願歷史上的李白還是李白,不是那個所謂的縣令或者是別的什麼和政治有關的職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