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主題之辯:不要用愛國主義去綁架“逾牆走”的老翁

昨天用一種新的寫作方式創作了一篇短文石壕吏為什麼要狀告杜甫,要求杜甫給他們恢復名譽?

得到了讀者朋友們的認可,也引起了許多讀者的熱議。

很多朋友對這篇文章裡的一些失誤進行了指正,如糾正了新安縣在河南而不在陝西等等,在下在這裡一併致謝。謝謝各位讀者不啻指教,讓我又學習到了新知識。

《石壕吏》主題之辯:不要用愛國主義去綁架“逾牆走”的老翁

我要說一的點是,我寫這篇文章,並沒有把它和當前網民朋友中一些熱點的時事新聞掛鉤,而是隻純粹的當成歷史文章來寫。也就是說,我寫這篇文章,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遠那麼深,也不是借古諷今,甚至直指某個武漢女作家。

很多朋友對《石壕吏》的主題看法不同,並在留言裡和我進行了交流。在這裡我願意拋磚引玉,再次和大家探討一下《石壕吏》的主題問題,看看杜甫先生寫這篇文章,到底是為了什麼。

一、《石壕吏》 的主題

目前史學界和文學界於《石壕吏》 的主題有幾種說法。

一是愛國說 。我們知道杜甫是一們憂國憂民的詩人,他對老百姓的疾苦非常同情,但是他在創作《石壕吏》時,剛好大唐正在面臨尖銳的民族矛盾造成的緊張局勢 ,因此他也必須站在整個國家民族的立場來考慮問題。他一方面痛恨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另一方面又歌頌人民群眾在國難當頭之時,能勇敢的站出來承擔兵役,為國效力。 這種在愛國主義思想基礎上產生的矛盾心裡,被詩中的老婦表現出來,使得整首詩也有了愛國主義的思想內涵。

《石壕吏》主題之辯:不要用愛國主義去綁架“逾牆走”的老翁

二是支持說 。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安史之亂給大唐和人民造成的破壞有多大,所以他對政府平叛是支持的。杜甫也創作過許多謳歌人民抗擊安史叛軍的詩歌,最後平叛勝利時,他也會“初聞涕淚滿衣裳”,也會“白日放歌縱酒”。因此他在《石壕吏》中,塑造了一戶底層人民的形象,從這家三個兒子當兵和最後老婦去從軍,體現了人 民對政府平叛的支持。

三是揭露說。這種說法認為老翁不想服役,老婦最後的服役也是迫的。在底層小民身上,並不具備什麼愛國主義思想,他們只想過好“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日子,所以老翁在差役們上門時,才會“逾牆走”。 杜甫在創作這首詩時,也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真實的記錄和再現戰爭之下,普通小民的悲慘遭 遇,揭露了唐朝統治者的無能和安史之亂給廣 大人民帶來的痛苦 。

《石壕吏》主題之辯:不要用愛國主義去綁架“逾牆走”的老翁

二、《石壕吏》的創作背景

要想了解《石壕吏》的創作主題,就得先弄清楚杜甫是在什麼情況下創作這首詩的。

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安史叛軍首領安慶緒據守鄴城,唐朝派郭子儀、李光弼率九路大軍大軍圍攻鄴城。 由於種種原因,唐軍大敗,郭子儀被迫退守河陽,包括洛陽留守和河南尹在內的大唐高級官員四散而逃,天下震動,局勢非常緊張。 唐朝為了抗擊叛軍,只能再次徵集百姓入伍,以補充兵力之不足。

乾元元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遺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鄴城兵敗之時,杜甫正好由洛陽去往華州上任。他根據途中所見所聞,寫成了 《三吏》、《三別》等六首組詩,記錄和反映人民在戰火之下的痛苦《石壕吏》便是其中的一首。

《石壕吏》主題之辯:不要用愛國主義去綁架“逾牆走”的老翁


《石壕吏》通過“ 吏夜捉人” 這一事件,將一戶壯年丁男已盡,官府要求老翁入伍的普通事件如實記錄下來,但是詩的結尾,用老翁逃走、差人便把老嫗帶去入伍這一事件,揭露了安史之亂給人民帶 來的苦難。 讀了《石壕吏》,我們彷彿看到一千多年前, 兵荒馬亂中酷吏在橫徵暴斂、人民流離失所、叛軍四處劫掠的悲慘畫面,彷彿聽到了百姓們的哭聲。《石壕吏》是一篇血淚的控訴書,是一個年老體衰的老嫗的哭訴,是戰亂中慘遭迫害的人民的心聲。

三、《石壕吏》中的老嫗愛國嗎?

有些朋友從詩中的“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幾句,自然而然的把老婦人當做一個主動服役的愛國者形象,從而得出這首詩的主題是號召人民投入到保家衛國的戰鬥中的結論,其實這是比較片面的。

《石壕吏》主題之辯:不要用愛國主義去綁架“逾牆走”的老翁

《石壕吏》描述的是一場鬥智鬥勇的鬥爭。“吏”以捉住老翁為目的,老翁一家包括老嫗在內,以能躲過入伍為目的。正因為老翁並沒有主動應徵,害得差吏晚上來捉,所以他們才會“吏呼一何怒”。從這個“怒”字上來看,很有可能這並不是吏第一次來老翁家,因為正常的徵兵,沒有晚上來的;老翁也不會看到差人就跳牆而跑。

老翁跑掉後,老嫗向差役說了一番話。她在這番話裡,以守為攻、步步為營,顯然是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她先是表明了自己家對國家的貢獻(“三男鄴城戍” ) , 接著道明自己的困難(“室中更無人”),最後又向差人們訴苦(出入無完裙),這一切手段都沒有起到作用後,就自己上前搪塞。在她心中,必定是認為差役絕不會看中一個老嫗的,不可能會真的讓她去應役。如果真如她所想,那這件事就應該被搪塞過去了。

老嫗的所有舉動,都是為了保住自己家庭。當然她這麼做是可以理解的,何況她的家庭已有三個現役軍人,其中兩個犧牲了。她這樣想這樣做,不能說她錯了;可是杜甫詩的重點,並不是稱讚她和她的丈夫身上的愛國精神,這一點應該是確定無疑的。

《石壕吏》主題之辯:不要用愛國主義去綁架“逾牆走”的老翁

四、老翁和老嫗的真實想法

“老翁逾牆走”中的“逾牆”,寫出了老翁危急之中逃命的情狀,暗示老翁死也不會去從軍的真實想法。由於之前不久,徵兵的差役上過門,老翁拒絕了入伍的命令,所以他會想到可能官府會很快對他來硬的。因此這家人家人時時警 覺,一有風吹草動,老翁便馬上翻牆逃跑。也許他早就在牆邊以準備好了梯子,”逾牆而逃“才能那麼順利。

人一旦上了戰場,隨時都有戰死的可能,那個老嫗為什麼主動請求“急應河陽役”呢?因為老翁雖然跑了,但年齡已大,跑得不會太遠,極有可能被差役再次逮住。這家人家中,還有一個年輕的媳婦,從徵兵的角度來說,媳婦明顯比老嫗更加適合入伍。媳婦一旦被抓走,“乳下孫”怎麼辦?所以老嫗才會對差人們說,自己的媳婦“出入無完裙”,你們不要進她的屋,我來跟你們走!

杜甫“暮投石壕村”,第二天 “獨與老翁別”,目睹了“夜捉人”的過程,為何一言不發?為何天快黑了才去石壕村投宿,而不是去住為官員準備的驛站呢? 這隻能說明一件事,當時杜甫去華州,白天不敢走大路,也不敢住驛站,只能偷偷的行路,太陽落山了才偷偷地找個村子投宿。

《石壕吏》主題之辯:不要用愛國主義去綁架“逾牆走”的老翁

兵荒馬亂的年月,任何人都朝不保夕。老翁怕 被抓,杜甫也怕被抓, 這才是他屏聲斂氣,不發一言的原因。有人說杜甫是官身,身上有“告身”做為憑證,實際上在那兵荒馬亂之時,官身也並不安全,更不保險。差役們要是咬定你是冒牌貨,就算不抓你,將你搶白一頓,杜甫也沒有什麼辦法。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這種時候,會有人聽杜甫講道理嗎?

五、《石壕吏》的真實主題是什麼?

安史之亂給國家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對此杜甫是極為痛恨的。他在《北征》中寫道:“東胡反未己,臣甫憤所切”,他對唐朝政府的平叛是持擁護態度的。所以《 石壕吏》的主題並不會脫離這個基本態度,更不是什麼反戰的作品。

​《石壕吏》並沒有直接描寫戰爭本身,而是把目光對準了唐朝的兵役制度和統治階級的無能。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爆發四年多,官軍雖幾易其帥,但叛亂卻越來越嚴重。鄴城之戰中,正是唐肅宗任用非人, 結果唐軍損兵折將, 慘遭失敗。這種結果,讓杜甫極為痛心。

《石壕吏》主題之辯:不要用愛國主義去綁架“逾牆走”的老翁

官軍屢吃敗仗, 並不是敵人太過強大,而是在戰略戰術和臨場指揮中出了問題。杜甫希望官軍能知恥後勇,在戰場上能佔用叛軍,他應該對唐軍補充兵員的做法不會反對。也就是說,杜甫不會從根本上否定兵役制度和兵員補充, 而是想通過這些,去諷刺和揭露唐朝統治者軍事上的無能,以及這種無能給人民帶來的傷害。“三吏”也好,“三別”也罷,都反映的是這同一種主題思想。只不過表現的側重點不同而已。

​杜甫迫切希望政府能夠迅速平定安史之亂, 他也同情人民的苦難, 但他知道這種苦難是在戰爭這個特殊環境下,國家和人民必須去承受的,從大的方面說,甚至能說這是民族的苦難。所以杜甫內心很矛盾,他盼望官軍獲勝,但官軍獲勝必須要有兵源的保證;他痛恨差役們的做法,但不這樣做,又徵不到兵員。這才是他在詩中不發出自己的聲音和看法的真正目的。

《石壕吏》主題之辯:不要用愛國主義去綁架“逾牆走”的老翁

《石壕吏》的主題是複雜而深沉的,這正是這首詩的魅力所在。 老翁一家出了三個軍人,你很難說他不愛國;但是在國難當頭,他又翻牆而跑,你也很難對他這種行為進行肯定。只能說,“逾牆走”是特殊時間、特殊背景下普通人的正常反應,杜甫認為是可 以理解的,是值得同情的。所以他不說老翁愛國,也不說老翁反對兵役,就是在當時特定境遇下的特定心理。

無論如何說,《石壕吏》的主題都是通過安史之亂中一個夜晚發生的一起事件,揭示了戰爭中,底層百姓災難深重的現實 , 表達了詩人關心國家命運 、渴求叛亂早日平定的意願。表面上看,《石壕吏》中作者的態度是矛盾的,但這種矛盾又是統一的, 其統一的思想基礎便是儘快結束戰爭, 讓國家走上正軌,讓人民早日安居樂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