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6歲已婚男生,近5年無生娃打算,想花30萬購車,怎麼規劃?

有一位座標上海的網友,說自己近5年沒有生娃的打算,目前想花30萬買車,應該如何規劃?

這個網友的情況挺有代表性的,收入還不錯,房子有了,就差一輛車了,可是手頭積累的資金又不夠買車,應該怎麼辦呢?通過這個案例,來看看年輕家庭如何規劃,來解決買車的困惑。


上海26歲已婚男生,近5年無生娃打算,想花30萬購車,怎麼規劃?


01

基本情況梳理!

這位男生和愛人加起來到手年收入40萬,平均月薪3.3萬。現有存款20萬,其中60%投的貨幣基金,40%投的純債基金。房貸270w,每月還1.6萬。每月兩人平均開銷1萬元。


理財需求:準備花30萬購車,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多餘錢來旅遊,應該怎麼規劃?

目前這個小兩口年紀輕輕,收入挺高的,總體財務狀況挺好的,雖然開支不小,但是收入也覆蓋,還能有些結餘。但是一個良好的金錢狀況,被“想花30萬買車”計劃給打斷了。

由於上班時間短,積累還不夠多,需要買車這項大筆開支時,還是顯得資金不足了。


上海26歲已婚男生,近5年無生娃打算,想花30萬購車,怎麼規劃?


02

家庭買車如何進行理財規劃?

家庭目前有存款20萬,建議40%投資於貨幣基金中,低風險投資,作為家庭日常生活備用金。40%投資於純債基金中,中風險投資,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20%投資於一只優秀的指數基金,作為長期不用的錢,作為投資高風險投資的實踐嘗試,來提高家庭資產的投資收益率。


家庭每月收入3.3萬,扣除房貸1.6萬和日常開支1萬,每月結餘7000元,這樣每年可以攢84000元,2年就可以達到168000元。


這部分錢單獨存一個賬戶,作為買車基金,建議延遲2年買車,到時候添一點錢買入20萬左右的經濟型轎車。車是消耗品,買進來就需要花錢。每月油錢,車險,保養、停車費等,養車成本不小。30萬的車,一年下來估計需要3-4萬元。因此,還是儘量經濟實惠一些,能少花錢就少花一點,等經濟實力更強了,再來考慮換一部車。


如果這個男生就是想馬上買車,方案是把目前存款20萬作為首付一部分,其餘貸款10萬來買車,貸款分期3年,每月還款3000元,再加上養成的費用4000元左右,等於把目前的存款和未來三年收入的錢基本全部花掉,提前消費,來滿足30萬買車預期目標。這樣做恰恰不符合理財的基本原則,不要提前消費並承擔消費負債。

關於消費負債,舍費爾在《財務自由之路》書中,強調了他的觀點。

他認為,負有消費債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傢俱、汽車、旅行、音響、電視機和其他家用電器,是造成消費債的幾個典型理由。許多年輕人認為,在自己搬入新家的那天,他們必須有全新的裝修。而我要勸你打消消費債的念頭。記住:“我們想要的東西並不等同於我們需要的東西。”

消費債根本沒有優點。更確切地說:消費債是愚蠢的行為,對人產生破壞性的效果,打擊人的積極性,消磨人的精力,使人最終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因此,對於非必要商品,儘量避免消費債。正確的做法是制定目標攢夠錢延遲再買,而不是提前消費。


上海26歲已婚男生,近5年無生娃打算,想花30萬購車,怎麼規劃?

03

旅遊夢想如何實現?


目前家庭每月日常開支1萬元,在魔都上海也不算太高,但是也不低,建議每月控制開支1000-2000元,節省下來,作為旅遊夢想基金,可以單獨開一個賬戶,把錢做一個隔離,專款專用。理財收益不用太過在意,因為時間短,每年旅遊要用,無法獲得高收益。這樣每年就有12000元到24000元的旅行經費,完成有更多的錢來旅遊。

只要有旅遊目標就按照計劃提前一年攢錢,這樣就能夠做好旅遊規劃,而不至於打亂攢錢目標。


這樣在不動用20萬存款的情況下,完成買車和旅遊的夢想。

而對於買車就不建議貸款了,通過延遲2年買車,並適當降低預算來完成。從第三年開始就可以繼續攢錢目標,把每月5000元存入純債基金,2000元進行基金定投,進行長期投資,可以作為5年後小孩的養育基金。


總之,對家庭財務做好短期、中期和長期規劃,才能使家庭有穩穩的幸福。

(我是秋思說,高校教師,財經領域創作者,《互聯網投資理財》課程講授者,用理財思維,打造幸福人生,歡迎點擊關注@秋思說 ,查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