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倉不負耕耘漢什麼意思?你怎麼看這句話?

用戶9910697052110


觀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道德標準,而道德,它的基礎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前提下,經濟基礎所配套的上層建築的一部分,簡言之,道德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組成,本質上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一定階級對社會生活起制約性的產物。

在此之下,還有各種道德分界,譬如:

相較於西方文化自古希臘以來把道德視為一個獨立分離的單元(哲學中的倫理學),中國古代並沒有特別把道德領域(Moral)跟非道德領域(Amoral,異於指不道德的Immoral)切割開來(中文道與德兩字經常並用,對真善美三者亦無明顯區隔):兩者之間界線模糊又經常融為一體(儒家理想的天下觀即為一例,文史哲不分亦為一例,大體上是受到陰陽五行及天人合一思路的影響);希伯來、伊斯蘭和印度文化中,道德附屬於宗教,例如耶和華或安拉或法(印度哲學),並不是獨立的單元;原始部落中(非洲人、印地安人、澳洲土著、臺灣原住民等),道德通常附屬於傳統習俗,亦非獨立單元。(百度)

因此,簡要地說,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不同的文化指標,所對應的道德觀察和道德水平是不相同的。只有先承認了道德的有限性,那麼再來看這句“天倉不負耕耘漢”,我們才能認識到它的意義或許不再那麼的充分而飽滿。

從字面意思來看,天倉是中國古代星官之一,源於古代中國人民對星辰的自然崇拜(百度:屬於二十八宿西方七宿的胃婁宿,在婁之南,含6星,位於現代星座劃分的鯨魚座。每年農曆的正月二十五),這也就是說,在中國民間傳說裡,它是代表著倉神的生日,即天蒼節。

當然,這一天倉說,根本上還是體現了漢族民間百姓祈盼過上富足生活的美好願望,這十分符合自然狀態下小農經濟的樸素要求,所謂“自給自足”實在是歷朝歷代最大的維穩政策。

那麼通俗點說,這句話的意思無非是“天道酬勤”的老生常談,並無多少隱晦。

然而,筆者的觀點更在於,傳統社會的有限生產力條件下,缺乏一定的科學種植技術和育種方法,基本上還是處於老天爺賞飯吃的天人合一階段。這個合一,不是契合,而是順從,這個順從,不是人格意義上的服從性,而是順應自然規律的意思,當然,也帶有些許的不抵抗色彩。這也就是說,從這句話的話術上來看,它的邏輯儘管是在強調人為勞動的偉大象徵作用,旨在鼓勵勞作,但同時,這種主張的前提卻有一個“不負”的心理鋪設。

由此便可以看出,社會大眾在肯定人的努力的同時,依然要以一種象徵性的手法,希望藉助上天的某種自然力量,來補充成功背後的光環。這種祈求意識,是比較符合神話想象的魅惑力。

除了天人關係的呼應以外,還應該隱晦地提及,正如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感。對於農民階級,社會對他們的評價還是比較簡單的,並沒有太過於複雜的評判體系。而在古代,除了社會生產力的直接供應者以外,他們在文化上的地位和影響,多半處於被觀察、被描繪的弱勢地位。這裡的意思是,儘管一方面我們依然倡導所謂“勤勞”的萬能靈藥,但另一方面,我們對於社會現象的思考,譬如這句話的本義,可能還是侷限在一個所謂“天道酬勤”的意識牢籠當中。

當然,筆者並非想要作出某種恐嚇,而是想要指出:隨著社會生活環境的複雜化和人際關係的流通,很多時候,以“天倉”為代表的勝利果實,它不一定會把自己捆綁在單一的“勤勞”這一性格特徵身上。

這也就是說,假如可以做個誇張的比喻,那麼天倉,有時候也可以是負人的。更甚至於,勤勞也不一定能保證果實豐碩。

以上便是筆者拋出的假設,雖然看上去十分恐怖和反常,但或許也有一點思考價值。


大魔王的快樂


這裡的“天倉”在民間又稱為“老天倉”。每年的正月二十五,俗稱“老天倉”,也就是填倉節,這是民間一個象徵新年五穀豐登的傳統節日,希冀新春伊始風調雨順,一年裡百事稱心如意。也可以說成是一種樸素的民間傳統文化。所謂“天倉",就是填滿糧倉。耕耘漢,從字面理解就是種地的農民了。全句話寓意深刻,內涵豐富。

天倉不負耕耘漢,意思是隻有辛勤勞動,耕田種地的農民才會有五穀豐登的收穫,也才能填滿糧倉。深刻的寓意是:有美好的夢想,還要有明確的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美好的願望。只有辛勤耕耘,才能有收穫。辛勤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掉,能夠換來美好的前景。啟示人們要想成就事業,就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


土右鍾海濱


“天倉不負耕耘漢”的意思就是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旨在體現勤勞和恆心的重要性。大體意思倒沒什麼問題,但是如何取得最大限度的收穫,則是一門學問。

著手一件事情之前,必須要一個計劃

任何一件事情,如何要完美地解決,離不開“計劃-實施-檢查-調整-計劃……”這樣一個所謂的“PDCA循環”。這個循環的基礎是事前的計劃,計劃好了才能找到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法,一味地埋頭苦幹未必能取得好的成效。就拿種莊稼來說,什麼土質適合種什麼農作物,哪種型號的種子產量高、什麼時候是最佳播種時間,什麼時間節點該撒什麼肥料……這些都是需要在耕耘前要統籌考慮的,只有考慮全面,才能取得利益最大化。

任何行業都是一樣的道理,方法得當,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工作中需要對一批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有些人可能會用計算器一個一個地進行計算,有些人則在EXCEL中輸入公式,瞬間得到結果;又比如我們做悟空問答,如何開通收益呢?如果不瞭解其規則,有可能答再多的題也是枉然,如果先研究一下規則,那麼就會知道要保證原創性、垂直性等,也就會有針對性地進行答題,這樣也就會增大開通收益的幾率。

我們都知道南轅北轍的故事,如果方法不對,可能離目標會越來越遠。勤勞和恆心固然是取得成功的必備素養,但是,研究、謀劃和總結也是不容忽視的關鍵環節,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方向性的錯誤,為實現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