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家團隊留守武漢:攻堅最後“重症堡壘”-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根據國家衛健委統一安排,4月15日前,所有援鄂醫療隊撤離。但還有一支20位多學科重症診療專家團隊留守武漢,攻堅最後的“重症堡壘”。20人留守天團中有國家專家組8人,北京協和醫院5人,江蘇省人民醫院7人。

江蘇省人民醫院7位專家,分別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齊栩、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左祥榮、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張萍、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陳旭鋒、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金海、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褚敏娟和老年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劉輝。

此時,邱海波、鄭瑞強、潘純、左祥榮堅守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張萍、陳旭鋒、李金海、劉輝堅守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齊栩、褚敏娟堅守在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

4月17日晚,江蘇省人民醫院7位專家進行“行進時會議”,交流探討病例情況。

“撥雲見日之時更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要求我們堅持到最後,充分體現了國家衛健委對江蘇醫療隊的信任,我們一定堅持到最後一刻,竭盡全力跟‘死神’扳手腕。”在7人專家組組長齊栩看來,越是到最後的攻堅時刻,大家越不可以鬆懈,一定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我們有著此前在武漢市第一醫院與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病區的管理經驗,有著良好的專業基礎,相信在與當地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這個新冠肺炎‘重症殲滅戰’戰場上,我們一定可以降低病死率,提高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這是7人專家組的心聲。

分佈不同病區,駐守不同醫院的專家組有著略有不同的“攻堅戰術”。

“在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我們的救治方針關鍵在於‘四個集中’——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及醫護、集中救治,為每位患者制定最佳個體化治療方案,就疑難病例進行多學科診療。”齊栩表示。

“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我們的主要工作分為三部分——對患者救治進行把關和指導,包括對重點病人進行巡查、每日進行疑難病例多學科討論;根據病情,對所有患者系統化地分層、分類,做到個性化救治;嚴格把握出院標準,篩查符合出院的患者。”陳旭鋒告訴記者。

“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我和邱海波、鄭瑞強、潘純三位國家專家組專家一起,根據病情,對所有患者系統化地分層、分類,做到‘一人一方案’個性化救治,嚴格把握出院標準, 篩查符合出院的患者。”左祥榮說。

戰術略有不同,但“ICU裡幾乎所有的重症病人都是‘盯’出來的”做法是相同的。“有些時候,患者某一項指標的細微變化可能都會影響到病情走勢,只有謹慎、小心,在關鍵時刻才能護住患者。”李金海告訴記者。

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對他們的護理需要更加細緻。“我們每天進行危重病例的討論和會診,針對不同病人的治療方案,包括護理康復提供專家意見。”劉輝說。而在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褚敏娟加入壓瘡管理和氣道管理的多學科團隊。

“你以性命相托,我必竭盡全力”

在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齊栩和褚敏娟見到一張熟悉的面孔。“那一天,當我走進病區時,見到那位老年女性患者。4月3日,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金銀潭醫療隊曾通過多學科合作,成功對她實施高位食管支架置入術。當我認出她的時候,我從她的眼神中發現,她也認出了我。”齊栩表示,這一刻自己下定決心爭取讓她早日脫離呼吸機,早日康復,“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整個醫療隊的牽掛”。

在李金海的理念中,ICU應該是有溫度的。當他握住一位婆婆的手時,感受到這位婆婆手上的力量。他知道,這是這位婆婆期待康復的渴望。李金海說,有些時候,醫生幾句再簡單不過的話語,能夠幫助患者建立莫大的信心。

56歲的張萍,在即將退休的年齡毅然馳援武漢。“我很榮幸,我常年積累的經驗可以在這種危急時刻派上用場。”當見到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一名撤下ECMO的患者下地站了10分鐘時,張萍忘卻了自己連日奮戰的辛苦與壓力,“我相信未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段時間,左祥榮為“最好的醫患關係”所動容:“醫患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醫生只需要考慮怎麼為患者看病,患者只需要考慮如何配合醫生,即使不能成為家人,彼此也可以是朋友。”

“等我回來,定還你深深擁抱”

醫生們在前線鏖戰,離不開大後方的支持。

左祥榮的愛人是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員工。2月4日22時38分,她在朋友圈裡寫下這樣的文字:“沒有豪言壯語,只希望你能平安歸來!待到我們摘下口罩時,請給我一個深深的擁抱。”而此時,在遠方的左祥榮很想給愛人一個隔空擁抱。“我想對她說,謝謝你這麼多天的默默付出,讓我在前線能安心工作!等我回來,一定儘可能抽出時間多陪陪你,多幫你分擔一些家務。”左祥榮說。

4月17日是陳旭鋒妻子的生日。這一天,他特意從網上訂了一束鮮花。“這是我給她的生日祝福,也是為了表達對她的感謝,這段時間,她真的辛苦了!”陳旭鋒對記者說。

還有更多的關愛,藏在“默默不言”中。4月13日,李金海在朋友圈發佈一張與武漢民警的合影。他告訴記者,“發這張照片,是給我的愛人看的。因為她也是一名人民警察,我想告訴她,在這場戰疫中,她也辛苦了,我要向她致敬!”

親人的摯愛,讓前方的路不再危險。集體的溫暖,讓攻堅克難的信心更堅定。

“對他人的付出,我們從未有如此深刻的切身體會。”3月22日,左祥榮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他寫下這樣的生日感言:“黨和國家關愛生命,熱愛人民,不放棄每一條生命,作為醫生我們應挺身而出,勇於承擔起救治患者的重任,這是我最大最深的感受。國泰民安是每一個人的願望,願望背後是無數人默默無聞的奉獻,所有人都在向著一個目標付出,對他人的付出。”(沈崢嶸 葉真 謝詩涵)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