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被稱為群經之首

,其深刻的思想影響中華幾千年的文明發展,而它獨特的思維方式,也成為華夏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礎。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一、物極必反 學習《易》學,就必須要領會物極必反的思想,因為周易中處處存在這個思想,例如居安思危、否極泰來等。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在很多古代典籍中都滲透著這種思想,或者說都有類似的語句表達了這種思想。

用老子的話說就是,“反者道之動”。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呂氏春秋·博志》說:全則必缺,極則必反。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易》把這個概念發揮得更加透徹。但真要領會這個意思其實不簡單的,說說容易。

二、窮變通久 《繫辭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事物是永遠在變化的,不要拘泥於一時一刻。例如《水火既濟》卦和《火水未濟》卦。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水火既濟》結構看上去似乎是個很完美的卦,可它不是最後一卦,它沒法定格在這個狀態中,這暗示著事物是沒有窮盡的。

《老子》中也有類似的思想:“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蘇軾也說過:“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生活中,可以引申為——凡事不要鑽牛角尖。事物永遠在變化,何必為眼前的一時不快而惱怒呢。

三、自強不息 這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天行健,君子應當效法天道,自強不息”。

學習就是這樣的,學無止境啊。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四、辯證看待 學《易》就必須陰陽一起學。

也就是不能只看陽而不看陰,看乾必看坤、看坎必看離、看否必看泰,都是一個道理。乾為天,離也可以為天。

天屬陽,但也不能拘泥於天屬陽,天屬陽是相對於地屬陰而言,沒陰就沒陽。一個男人一個女人,男為陽女為陰。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兩個男人,高的為陽矮的為陰;站著為陽坐著為陰;胖的為陽瘦的為陰;動者為陽靜者為陰。

春夏秋冬,春夏屬陽秋冬屬陰,春夏之中,春屬陰,夏屬陽。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最初的陰陽概念應該還不是從四季中得出,而是通過“立竿見影”的方法得出,太陽是陽,影子是陰。

也有說法是看日月交替得出。

其實上述幾種思維要表達的都差不多,基本上是一個意思。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五、無中生有 要明白無是什麼,無並不是沒有。

《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能很好地理解為什麼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的話,就能理解什麼是無了。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老子》四十五章也有類似語句:大盈若衝。

當然,理解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簡單,看個譯文就行了,但這樣就沒啥作用了,要自己去感悟、體會,是這種空的感覺。

六、全息思想 最早由董仲舒提出過類似的概念,叫人副天數。

全息思想可能在中醫中應用較多。

比如耳朵、手掌、腳底都可以代表你整個人體。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在周易預測領域內也應用廣泛。

中華文化看重的是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的某種聯繫,而不是給單個事物做無限解剖。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莊子·天下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人體和自然界有很多感應,在此不多舉例了。

七、要常聯想

看到這一面就要同時想到另一面,而習慣了1+1=2,G=mg這些東西,看問題就容易被框死,容易變得絕對。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比如有人問乾代表的顏色究竟是紅色還是藍色。

這本書說紅色,那本書說藍色,不代表他就是大赤色或藍色,他也可以是白色,也可以是其他的顏色。不要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比如陰陽,陰陽並不是具體的某個東西,黑白也是陰陽,你現在握著鼠標,手心手背也是陰陽,上面已經舉過例子了。

再舉個例子,坤,卦辭有一句是“利牝馬之貞”,牝馬是母馬,母,《象》中有一句,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教給我們的七種思維方式,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母親具有什麼特性,承載、包容、孕育,正和大地是一種屬性,所以坤為地為母,當然還可以為很多其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