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投資3.68 億!陝西一教授取得重大突破,成果被湖北省政府表彰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佈了《2019年度科學技術獎勵結果》(鄂政發〔2020〕2號),由

西安科技大學建工學院鄧友生教授主持完成的《樁-土-植物複合增強結構變形控制與裂縫智能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湖北省2019年度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節約投資3.68 億!陝西一教授取得重大突破,成果被湖北省政府表彰

鄧友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橋樑基礎工程與房屋建築基礎工程、工程結構防災減災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40多種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80餘篇,其中被SCI與EI檢索20餘篇;主編出版教材5部,其中1部獲得北京大學出版社特等獎,參編《樁基工程手冊》(第2版);授權國家專利5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和省重點項目2項、參與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項目和交通部企業聯合攻關項目、中鐵大橋局集團科研項目等多項;獲省級科技獎勵3項。


該獲獎項目由鄧友生教授帶領研究團隊,與湖北工業大學、同濟大學、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大學、湖北交投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西安培華學院等7家單位共同完成的,重點針對超長群樁基礎的沉降特性、碳纖維智能檢測結構裂縫、樁周膨脹土的改良、黃土邊坡剝落髮育程度分類及採取微型樁-植物協同護坡的災害處治技術等,歷經近16年科研攻關,取得的重大突破。項目在研究期間,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培養博士和碩士生40名,發表論文120篇(其中SCI 收錄5 篇,EI收錄63篇),提出的"考慮樁身壓縮對超長樁沉降的貢獻"等研究成果已作為超長樁基沉降計算方法的理論依據,被納入國家行業標準《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範》(JTGD63-2007)和《樁基工程手冊》(第二版),並在湖北、陝西等地高速公路、鐵路得到了成功應用,節約工程投資3.68 億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節約投資3.68 億!陝西一教授取得重大突破,成果被湖北省政府表彰

今年的疫情防控對鄧友生教授正常開展科研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他在考慮如何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的同時,全力做好科研工作。他仔細梳理項目合同中未完成任務,主動和合作單位聯繫協商延期等相關事宜,並根據項目的實際開展進度,調整項目的計劃安排,合理安排任務分工和項目進度。自全國復產復工以來,鄧友生教授主動與項目所在地的施工單位、科研單位對接,通過郵件、視頻在線、微信語音等方式組織課題組與企業開展研討會,共同探討課題的重點難點問題,成功解決了高速公路、鐵路等施工單位現場實際問題,有序的完成了自己在疫情期間的各項科研任務。

節約投資3.68 億!陝西一教授取得重大突破,成果被湖北省政府表彰

在這個特殊時期,及時地將研究成果應用於湖北省當地施工現場,是西安科技大學科技工作者對湖北人民作出的一份貢獻,也是湖北省政府對西安科技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一種肯定。


關注"西安科技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源:西安科技大學新聞網、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