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底沟和三里桥遗址,发现五帝时代和夏朝之关键|真知堂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本文为转载,有删节。作者: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15年第3期。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个,寻找黄帝和传说中夏禹的轨迹。以下为原文。

庙底沟遗址面积约240000平方米,1956年9月30日至12月6日进行了第一次发掘,1957年3月26日至7月25日进行了第二次发掘,两次发掘了280个探方,揭露面积4480平方米。发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房址2座、灰坑168个,庙底沟二期文化房址1座、灰坑26个、窑址1座、墓葬145座,以及一批东周、汉唐文化遗存。

三里桥遗址面积约180000平方米,1957年4月12日至8月7日进行了第一次发掘,1957年10月7日至11月20日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1526平方米。发现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晚期后段的灰坑47个、窑址2座、墓葬2座,河南龙山文化灰坑103座、窑址1座、墓葬1座,以及一批东周遗存。


庙底沟和三里桥遗址,发现五帝时代和夏朝之关键|真知堂


庙底沟与三里桥遗址发掘及《庙底沟与三里桥》的主要学术贡献


  庙底沟与三里桥遗址在1957年11月结束发掘工作之后,即开展对发掘资料的整理以及发掘专刊的编写工作,并且在不到两年内,发掘专刊于1959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种快速的工作与研究方式,使得广大研究者较早地了解到遗址发掘的收获与研究成就,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以,《庙底沟与三里桥》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研究影响最大的一项成果。其学术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了仰韶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庙底沟与三里桥遗址的发掘,由于划分出四种文化内涵不同的文化遗存,尤其是庙底沟遗址的发掘划分出文化内涵单纯的仰韶文化层以及庙底沟二期文化层,使得仰韶文化的文化内涵首次得到了经大规模考古发掘的清晰表现。


  庙底沟遗址与仰韶村遗址相距不足50公里。这两处遗址的仰韶文化的文化面貌基本相同,只是仰韶村遗址在地域上更接近豫中。由于安特生对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没有掌控好发掘的遗址层位,将仰韶文化陶器与龙山文化陶器混在了一起,使得他命名的仰韶文化的文化内涵十分杂乱。所以,仰韶村遗址的发掘,在促进中国考古学的诞生,掀起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后续发展。


  庙底沟遗址的发掘以及一大批仰韶文化遗存的发现,为学术界展示了文化面貌单纯的仰韶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如仰韶文化的房址、灰坑、生产工具、陶器群以及彩陶等一大批文化遗存的基本特征。


  需要指出,安志敏在《庙底沟与三里桥》发掘专刊中没有否定仰韶文化一名,只是以庙底沟遗址的发掘成果修订仰韶文化的文化内涵与特征。现在看来,如果那时以庙底沟遗址的发掘成果将仰韶文化更名为庙底沟文化,那么50年后对这一考古学文化的认识,不至于像现在那样枝蔓难理,极不统一。


庙底沟和三里桥遗址,发现五帝时代和夏朝之关键|真知堂


  2.发现确立了庙底沟二期文化


  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是这次发掘的最大成果。发现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叠压在仰韶文化层之上,证明庙底沟二期文化晚于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的文化面貌,与仰韶文化以及在三里桥遗址发现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并且介于他们两者之间,既具有仰韶文化的余韵,又开河南龙山文化的先声,于是确立为由仰韶文化向河南龙山文化发展的过渡时期的文化遗存。


  由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确立,其他遗址的一批庙底沟二期文化的遗存也得到了明确,于是作为仰韶文化向河南龙山文化发展的过渡时期的庙底沟二期文化的房址、窑址、灰坑、墓葬、生产工具、陶器、家畜等遗存以及社会组织、经济形态等议题,都可以进行与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的对比研究,以揭示社会不断发展的状况。意义十分重大。


  3.厘正了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关系


  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关系,在庙底沟遗址发掘之前,一直不能明朗。庙底沟与三里桥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河南龙山文化是由仰韶文化通过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而来的,否定了仰韶与龙山混合文化的存在,还动摇了在学术界流行了20年的豫北地区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是两种来源不同的文化的认识。


  安志敏还将豫西三里桥龙山文化遗存及豫北后冈龙山文化遗存统一归入河南龙山文化,而且将河南龙山文化中的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典型陶器认作为是受山东地区龙山文化的影响,于是进一步认识到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很可能另有来源。这一认识被后来在山东地区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所证实。


  厘正了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关系,使得梁思永提出的仰韶文化由西向东发展,龙山文化由东向西发展的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发展格局的认识被终止

。这是庙底沟与三里桥遗址发掘研究产生的一个超越遗址发掘本身的重大成果。


  此外,庙底沟与三里桥遗址发掘成果还揭示了仰韶文化存在着不同的类型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庙底沟遗址的仰韶文化面貌与三里桥遗址的仰韶文化面貌不一致,安志敏据此提出了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但误认为庙底沟仰韶文化早于三里桥仰韶文化,其实是三里桥仰韶文化早于庙底沟仰韶文化。

庙底沟和三里桥遗址,发现五帝时代和夏朝之关键|真知堂


  结 语


  庙底沟与三里桥遗址的发掘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仅次于西安半坡遗址发掘的大规模发掘之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40多位刚入所的考古工作者以及全国各省区文博单位20位干部在这次发掘中得到了专业训练,这些人员后来成为该研究所以及那些文博单位田野考古工作的中坚。而发掘成果与研究认识则开创了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编年与谱系研究的新局面。其学术影响,蜚声海内外。


  庙底沟与三里桥遗址发掘及《庙底沟与三里桥》明确的仰韶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确立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及其文化面貌、解决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关系,清晰地展示了仰韶文化发展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为河南龙山文化与陕西龙山文化。由此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连续发展的线索开始厘清并得到公认。


  《庙底沟与三里桥》首次证实了中国新石器文化连续发展的史实,是中国古代文化连续发展的标杆之作。这也是中国考古学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重要的学术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