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民间老物件,很多都已经变成古董级别的了,现在家里还有的,就好好珍惜吧。

小时候的精神动力完全来源于它—收录音机。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还在用键盘直板机,也没有mp3,听歌还在用磁带,用的收音机。当时英语课,老师也就一盘磁带,轮番的拿回家,用收音机自己刻磁带,在那个时候这些事情都是妈妈帮忙完成的,还要先试放一下,万一在刻的过程中卡带就完蛋了,基本上就是一段空白,那一盘磁带也就浪费了。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再往后还有复读机,当时的梦想就是买一个复读机,天天听自己的声音,觉得特别好玩,现在还有复读机,不过也渐渐淡出去了。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如果经常去菜市场买菜的话,还会看到“石磨盘”,一般用来磨豆子,我们的话叫做“豆生”,用来拌饭,做汤再合适不过了,浓浓的豆味飘香四溢。大大的石磨就放在小摊的旁边,现买现磨,看着一颗颗饱满的豆子变成豆渣留下来,很过瘾,但是要推动重重的石磨还是需要很大力气的。现在石磨基本很少见了,大多用现代机器,类似料理机、豆浆机就可以完成,而且很方便,也不费力,小巧便捷。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黑白电视机,很多人应该只是见过,家里使用的时候应该也开始用液晶电视了吧。在农村生活的时候,在奶奶家,有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还在看卓别林,看的非常忘我,都没写作业,被奶奶限制看电视的时间。有时候看着看着电视突然没信号,出现彩虹一样的信号线,音频也对不上,就觉得电视机坏了,硬要找人来修,反正不论怎样也不能阻挡我看电视。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柴火灶,我们叫做大锅灶,农村用大锅灶做饭特别香,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菜量饭量增加,大锅就能派上用场了,看着打人在炒菜的时候挥动大勺,满头大汗,就知道这肯定是个体力活。在冬天做饭的时候,总是喜欢抬一个小板凳做到旁边,一边等饭吃一边烤火取暖,每个小孩子脸上都被烤的红彤彤。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算盘也算其中之一吧。因为现在我们总是依赖电子产品的方便和快捷,傻瓜都会用,大部分人都忘了怎么使用算盘,就算家里有算盘也不会用。不过珠算已经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大家还是提起算盘算算术吧。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牡丹牌缝纫机。虽然不会用缝纫机,但是小时候很喜欢去踩一踩,可以和外婆合作,外婆抱着我,我去踩,外婆在台上操作,外婆说,她们那个年代的嫁妆就是缝纫机,因为那个时候讲究贤良淑德,做饭补衣样样都要会,这样在家里才有地位。现在多是小巧便捷的缝纫机,不需要脚踩,手摇即可。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物件,件件都是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这些老物件大家都有印象吗,是不是引来了一波回忆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