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難產的一部正史:《後漢書》為何編修了四百多年?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漢書》則是第一部斷代史,在司馬遷與班固為後世的修史者開創先例後,第二部斷代史卻出現了難產的問題。

東漢末年,蔡邕曾與盧植、韓說等人寫了一本《後漢記》,但因遭遇黃巾、董卓之亂,故而未能成書。董卓被殺後,蔡邕在座中嘆氣觸怒了王允,因而被捕入獄。他上疏自陳,請求留一條活命,以便“繼承漢史”。但王允還是將他處死了。大儒鄭玄聽聞蔡邕的死訊之後,不禁長嘆說:“漢世之事,誰與正之!”

蔡邕死後,再已無能人承擔續寫《漢書》的偉業,因此,第二部斷代史被耽擱了下來。東漢滅亡之後,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史學家們忙於撰寫魏、蜀、吳的各自國史,無人兼顧已經久遠的漢朝舊事。因此,在西晉完成統一之後,陳壽在近人的基礎上,率先寫出了《三國志》,成為歷史上的第三部正史。

《三國志》從東漢末年一直記載到西晉平滅吳國,部分填補了《漢書》之後的空白,但是尚缺一本記載整個東漢時期的斷代史,以便將《三國志》與《漢書》銜接起來。從魏晉到劉宋時期,曾出現過許多版本的《續漢記》,但他們或者質量不佳或者遭遇兵火而散失。直到公元445年,范曄才寫出了《後漢書》,此時距東漢滅亡已經有兩百多年了,距《三國志》成書也有一百多年,可謂姍姍來遲。

歷史上最難產的一部正史:《後漢書》為何編修了四百多年?

《後漢書》比《漢書》晚了400多年

《後漢書》為什麼這麼難產?

二十四史裡,以“難產”而著稱的史書共有三部,分別是《後漢書》、《晉書》和《明史》。其中,《晉書》初稿成於晉武帝時期,以泰始元年為斷限,後代逐漸增補,是為官方《晉書》。晉朝滅亡後,謝靈運、臧榮緒等人都寫過有關晉朝的史書,然而直到唐朝初年才最終完成新《晉書》,距東晉滅亡已過兩百多年;《明史》從滿清入關第二年開始纂修,至乾隆年間定稿,也歷時九十多年,距明亡近百年。但要說最為坎坷的修史經歷,要非《後漢書》莫屬了。

在東漢初年,班固於光武帝及漢明帝年間寫出了《漢書》,專門記載西漢一朝的歷史。書成之後,明帝又令他與陳宗等人共同寫一部本朝的歷史,名為《世祖本紀》。這本書共有本紀一篇,列傳、載記二十八篇,記錄了光武帝起兵興復漢室的歷史,成為最早的東漢史作。

之後,每代皇帝都令史官修補,添加進《諸王》、《功臣》《南單于》等內容。到了漢桓帝時期,又命邊韶等繼續編纂,擴充至一百一十四篇,改名為《漢記》。

靈帝與獻帝的時候,續寫《漢記》的任務落到了蔡邕、盧植等人肩上,他們在東觀閣進行修史,故而書名改為《東觀漢記》。到蔡邕臨死之前,本紀部分已經續寫到了靈帝時期,又新增了四十二篇列傳,粗具規模,後因董卓、李傕、郭汜之亂,《東觀漢記》遭到焚滅,僅部分手稿存世,第一部東漢史以流產而告終。

曹魏建國之後,只修了一本《先賢表》,殘缺的《東觀漢記》由楊彪收藏,部分繼續流傳。西晉之時,秘書丞司馬彪有志續成漢史,寫了一部《續漢書》,起元光武,終於漢獻,分紀、志、傳共八十篇。同時,散騎常侍華嶠也對殘存的《東觀漢記》進行刪定,編成一部《後漢書》,共有帝紀十二篇、皇后紀兩篇、典十卷、列傳七十篇,另有三張年譜,共計九十七篇,篇幅比司馬彪的《續漢書》略大。當時的東漢史要首推華嶠版的《後漢書》,故而藏之秘府,成為西晉官方認可的正史。

然而不久之後,晉朝便遭遇八王之亂,繼而胡人入侵,神州陸沉,官藏圖書再度失傳。東晉時,東陽太守袁宏模仿荀悅的《漢紀》,寫出一部《後漢紀》,為編年體史書。一直到劉宋時期,宣城太守

范曄才廣集學徒,窮覽舊籍,續成一部新的《後漢書》,共有紀十篇,列傳八十篇。其好友謝儼幫忙寫了五篇志,因范曄獲罪入獄,謝儼害怕受到牽連,便將五篇志全部焚燬掉了。

劉宋滅亡之後,南梁人劉昭將司馬彪《續漢書》裡的三十卷志補入范曄的《後漢書》中,使其成為一本完整的正史。范曄版的《後漢書》集前人之大成,充分利用了東漢以來的眾多史料,又保留了司馬彪版的志,故而在流傳中漸居主流,經劉昭、李賢等人作注之後,漸成正史。從《東觀漢記》初稿到范曄版的《後漢書》問世,共歷時四百多年。

歷史上最難產的一部正史:《後漢書》為何編修了四百多年?

《東觀漢記》

總的來說,《後漢書》之所以這麼難產,要與時代背景有關。自東漢末年之後,全國就陷入了戰亂,朝廷屢次播遷,導致不同版本的《後漢書》屢造兵火,殘缺不全。在東漢時本已有一部《東觀漢記》,在西晉時又有華嶠的《後漢書》,皆因都城淪陷而失傳。進入劉宋之後,南北對峙形成,政局也趨於穩定,所以才能夠形成一部相對完整的范曄版《後漢書》,集前人之大成。

現今,有關於東漢的史書大多已經失傳了,僅存有一部紀傳體的《後漢書》和一部編年體的《後漢紀》。此外,《三國志》裡有許多地方也記載了東漢末年的事,對比三本史書,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認識東漢歷史。

《後漢書》與《三國志》記載上的不同之處

范曄版的《後漢書》雖然比陳壽的《三國志》晚了一百多年,但它所採用史料多是前朝舊史,有些是直接抄錄過來的,故而不能用成書年代來推定誰更古老。且《後漢書》的三十篇志是司馬彪的作品,他與陳壽是同一個時代的人,所以《後漢書》的30%內容與《三國志》一樣早。

在訴及東漢史的時候,《後漢書》是立足於漢室的角度來寫作,而《三國志》的立腳點則是曹魏政權。這點對比《後漢書》的《孝獻帝紀》和《三國志》的《武帝紀》就可以看得出來。《後漢書》說曹操自令冀州牧,自為丞相,自立魏公,自加九錫乃至於自為魏王,凡曹操升官加爵,都是他自封的,並非獻帝之本意;《三國志》則說是天子令曹公領冀州牧,之後又任命為丞相,策命為魏公,進而封為魏王,曹操的官爵全是漢室合法授予。從實權與虛名的關係來看,當時曹操掌有實權,而獻帝坐擁虛名,故而曹操能用權力來迫使獻帝配合冊封手續。因此,雖是出自曹操的本意,但卻也屬於程序上的合法。《三國志》便把這些程序、形式如實地記載了下來,而《後漢書》則拋棄形式,直接點明實質,說曹操的升官加爵都是親力而為,並非出自獻帝本意。

其他列傳方面,董卓、袁紹、劉表、呂布等人在曹魏篡漢之前便已死去,按斷代來說應屬於《後漢書》而不入《三國志》,但因他們與曹操的崛起息息相關,所以陳壽效仿《漢書》為陳勝、項羽立傳的先例,將其納入《三國志》裡。這樣就出現了董卓等人在《後漢書》與《三國志》中都有傳記的現象。

但范曄在寫《後漢書》的時候,並不是簡單的抄襲陳壽,而是新增了不少史料,寫法上也存在差異。例如在《袁紹傳》裡,范曄新增了陳琳討伐曹操的檄文,填補《三國志》的空白;又加入劉表勸袁譚不要投降曹操、審配勸袁譚兄弟和睦等第一手的書信史料。

歷史上最難產的一部正史:《後漢書》為何編修了四百多年?

《後漢書》與《三國志》存在不少重合之處,但敘述角度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