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福州“好戲連臺”賦能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福州10月10日電 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齊頭並進,數字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 近年來,面對數字經濟發展大潮,大力實施數字經濟領跑行動,數字經濟日益成為福州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作為全國最大紡織業集群地區之一的福州長樂區,借力數字技術和工業互聯網,傳統紡織業正變得輕盈而時尚。“以檢測工序為例,車間一天可生產8萬卷錦綸絲線,原來檢驗速度慢,產品無法及時出貨。”福建景豐科技有限公司廠長付重先說,以前人工一天只能抽檢1萬卷,效率慢、用工多,產品良率還不穩定。數字化改造後,通過“機器換工”可實現全部產品即時檢驗。“檢測條線用工從120多人降到30人,產品優等率穩定在98%左右。”

在景豐公司車間裡,只見眾多機器人高速運轉,卻很少見到工人身影。付重先說,目前已實現生產全流程數字化,用工不足傳統車間的1/3,生產效率卻呈倍數增加,綜合成本低於同行數百元。在行業產能總體過剩、今年市場嚴重萎縮背景下,公司1-8月份產量仍保持10%以上增長,保持盈利。

融入數字化浪潮已成為眾多行業共識。近年來,東南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投入數億元推行智能化車間改造項目,信息化系統覆蓋了研發、採購、生產、銷售、財務、人事等企業所有業務場景。公司董事長陳文豪說,智能化車間建設在提升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質量的同時,顯著降低了成本。

近年來,福州市數字產業化也在不斷加速。一批龍頭企業和科技型創新企業,不斷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延伸業務邊界。

成立8年以來,位於福州馬尾區的物聯網企業福建中電合創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從最初做傳感器加工發展成為如今的集傳感器製造、算法和應用創新於一體的“瞪羚”企業。公司副總裁嚴士政說,公司去年營收1億多元,通過“大數據”積累上的數字產業化業務探索,今年計劃保底營收3億元左右。

以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為核心,數字經濟已成為福州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近年來,借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場”之利,福州市不斷引資興業,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統計顯示,2019年,福州數字經濟規模達3900億元,已佔GDP的40%以上。

上機箱、組裝CPU、組裝內存條、裝機箱風扇……2分鐘內,一臺搭載國產化芯片的主機就能在福建省海峽星雲智能製造基地完成生產。這個由福州市高新區攜手華為聯合打造的國產芯片整機生產基地,今年5月實現全面量產,為福州數字經濟發展再添新動力。該基地芯片整機年生產量可達10萬臺,產品將率先在福建省推廣使用。

除高新區外,作為“數字福州”重要承載地,長樂區的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目前已吸引包括“國字號”平臺和行業龍頭企業在內的447家企業註冊和入駐,註冊總資本約386億元,初步形成大數據、雲計算產業鏈;在馬尾區的中國·福州物聯網產業基地,185家物聯網企業聯手推進該領域標準制定、產品研發、技術應用;在福州軟件園,770家軟件相關科技企業,技工貿年總收入超千億元。

目前,福州正加快推進“5G+光網”雙千兆城市建設,計劃到2022年建成超3萬個5G基站,推動3000家以上工業企業“上雲上平臺”。福州還在大力推動數字賦能平臺經濟發展壯大,促大平臺、大市場、大流通融合。去年6月以來,已有251個平臺經濟項目落地。

“今年福州數字經濟規模將力爭突破4500億元。”福州市大數據委黨組書記、主任張青雅說,福州將繼續發力數字新基建,加快推進數據開發利用,發揮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平臺效應,深化與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合作,多措並舉推動福州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